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金手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如此了。
    “背给我听听。”赵勇咳了声,他花了几日功夫才背下的东西,这两个孩童才一会儿就能背下来?
    陈任与陈子诚先后背了一遍,两个男孩的记忆力都不错,背得虽然有些磕巴,不过基本没有错的。赵勇向小翠做揖道:“这两个就麻烦翠儿妹妹带走吧。”
    翠儿抿着嘴笑了笑,招呼陈任和陈子诚跟着自己,在众孩童或羡或妒的目光中离开了这座院子。
    几乎就在他们离开院子的同时,孩童们嗅到了扑鼻而来的香味,不仅仅有米饭的香味,更有那油汪汪的红烧肉香味。有些孩童自出生以来,还未曾吃过红烧肉,但嗅到这香味,便知道那是好东西了。
    “嗅到没有,今晚吃红烧肉!”赵勇见所有孩童都忍不住向香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颇有些得意地说道:“好生背家规,背过了的便有红烧肉吃,背不过的便在这嗅香吧!”
    孩童们都是精神一振,起初赵与莒说背完的才有晚饭吃,他们虽然担心挨饿,却没有现在这种动力。一时间,孩童们都大声背诵起来,三十余人的声间,立刻就将这院子吵得鸡飞狗跳。
    就连李邺也全神贯注,再不去胡思乱想——红烧肉的威力,可比方才那一竹鞭强大得多!
    赵勇每念三遍便会停下一阵子让孩童们自己背诵,不断有孩童背完全部家规被小翠领走,仅半个时辰,院子里就只剩下两个孩童,这两个留在最后的正是李邺与龙十二,两人相互瞪视,都觉得对方面目可憎,似乎自己到现在也背不出来,是因为对方在视线中的缘故。
    “你们两个快些,到时若不成的话,我自己可要去吃饭了。”赵勇不耐烦地吼道,最初他来教这些孩童背家规,还有些扯着虎皮做大旗的威风,可现在新鲜劲早过了,他有的只是不耐烦。如果不是怕误了赵与莒的事情被老爹责骂,他早溜出去耍子。
    龙十二心里默念了几句,觉得自己能够背下了,便向赵勇伸手——这是赵与莒让赵勇教他们的规矩之一,要发言便得将手斜斜向上伸直,身体也得绷紧来。这种礼节可是大宋朝前所未有的,要到九百年后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才会由纳粹人施出来。
    “你背。”赵勇说道。
    龙十二心里默念了几句,觉得自己能够背下了,便向赵勇伸手——这是赵与莒让赵勇教他们的规矩之一,要发言便得将手斜斜向上伸直,身体也得绷紧来。这种礼节可是大宋朝前所未有的,原是罗马帝国礼,九百年后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又将之发扬光大了。
    龙十二本身背得就有些艰苦,被他这一闹,心中一慌,便将后半段家规忘了,吭噗了好半天也没有背出来。赵勇极失望地摇了摇头:“不成,不成,你得接着背!”
    李邺掩嘴偷笑,龙十二则愤愤地瞪着他,不过龙十二也是个倔脾气,倒没有在赵勇面前指责李邺捣鬼。
    “我能背了。”李邺在肚子里反复默诵了两遍之后,觉得自己可以勉强背出来了,立刻嚷嚷道。哪知赵勇只是翻了他一眼,却怎么也不理他,他这才省悟,又伸出右手:“报告,我能背了!”
    得到赵勇许可之后,李邺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为了防止龙十二用他那招对付他,他还特意闭上眼,眼不见为净。龙十二无法,只能眼见着他背完走人,然后院子里只剩余他一个了。
    这让龙十二心中更慌,时间已经到了,他伸出手请求再背一次,可是慌乱之中仍然是背了一半卡住了。赵勇不耐地说道:“今日别背了,你晚上就饿着吧。”
    说完这话,赵勇便快步出了院门,若大一个院子,只剩下龙十二一人,他手足无措地站了会儿,眼泪无声无息地流了出来。
    无论他是多倔犟的一孩子,终究只有十岁。
    “你便是那唯一一个背不出家规的么?”不知过了多久,龙十二听得有人在身边说话,他抹了泪水看过去,发现赵与莒这位大少爷不知何时又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心中一惊,垂下头不语,等待着接下来的嘲笑与责骂,可出乎他意料,赵与莒没有嘲笑他,而只是淡淡地说道:“我不养无用之人,只是背个家规罢了,若是连这等小事都做不成,我还能把什么事情交付与你?”
    “”龙十二沉默着把头垂得更低了。
    “大少爷,还是给他吃吧,这孩子挺可怜的。”跟在赵与莒身边的小翠轻声轻语地说道。
    赵与莒回头看了看小翠,小翠虽然早就习惯了他出人意料的言行举止,可仍然被他眼中与年龄不相称的凌厉所吓住了。
    “今日尚未正式开始,翠儿姐姐你为他说情,我便听你一回,明日起便是再可怜他们,也不要为他们说情了,否则”赵与莒冷淡地说道。
    并不是他厌恶小翠的同情心,而是他对这些孩童寄予厚望,百年大计,乃至千年大计,都要从这些孩童身上开始,怎么能让妇人女子的同情心干扰了!更何况,他要做的事情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他不希望开身边人说情的先河!
    小翠垂下头去,眼睛里有些泪光,被一个七岁的孩子训斥,即使是这家的丫环,也会觉得羞愧。
    “不要不要说情,我自己能背出来!”
    龙十二这时突然打破了平静,他声音很低,也很沉。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六、立威(上)
     更新时间:2009…3…4 1:01:28 本章字数:2353


    (牛年到了,祝大家牛年牛运,家庭幸福美满,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龙十二最终还是吃到了红烧肉,只不过是到了夜幕完全降临之后才吃到的。
    依着孩童们的习惯,天色一晚便是睡觉之时,因为此时既没有油灯又没有电,许多人还营养不良缺少维生素,一到天黑便什么都看不见。可在这地方却不成,赵与莒在给孩童们教育上极舍得投入,油脂做的火把点了四个,照得第四进的正屋亮堂堂的。
    孩童们都极好奇地看着赵与莒,还有他身后的那一套行头。
    那是一块巨大的木板,黑漆刷得发亮,赵与莒手中拿着一块白色的东西,神情有些恍惚。
    他仿佛回到了近一千年后,就在他曾经支教的西部某个山沟沟里,用自制的简陋工具,传播现代文明的火种。
    黑板倒简单,那粉笔的制做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用石膏、粘土按比例调配好。赵与莒只是知道配方,因此试制花了不少时间,最终制出来的也是他手中这不太规则的东西。
    但这就足够了。
    “今夜起,每晚你们都将在此学上一个半时辰。”赵与莒定了定神:“每月会有一考,考试不合格者饿一日并笞十下。”
    孩童们闻言都是大吃一惊,自古以来,未曾听闻主家在买来丫环僮仆的第一日就让他们读书的。
    僮仆家奴在此时地位极低,不唯自身不得参与科举,便是子孙也须改业削籍三代之后,能参与科举(注1),故此,读书对于他们这些已经卖身为奴仆的孩童几无意义可言。
    “今日要教你们的是数字。”赵与莒没有给这些孩童太多惊愕的时间,他顿了一下之后,举起了粉笔。
    虽然他自制的粉笔远没有后世那么光洁,但他写出的粉笔字却仍然漂亮,这几日他没少练习,为的便是这个小小身躯能如后世一般灵活掌握粉笔。他先是将从零至九这十个汉字写在黑板的上排,又在每一个汉字下标出相应的阿拉伯数字。这种由印度人发明的符号甚为简洁,对于智商不是很高的孩童而言,正适合数学启蒙所用。
    “无论是算帐还是丈量田亩,都少不了这些数字。”赵与莒在写时是习惯性地从左往右写,若是饱读诗书的大儒看了定然会不习惯,但这些孩童几乎都不识字,自然没有这个问题。
    选择数学作为对这些孩童进行基础教育的第一个内容,赵与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是因为赵与莒认为,数学乃所有学科之始,哲学为所有学科之终,特别是自然学科上没有数学基础,必然寸步难行;其次无论他如何保密,以他一人之力在这个时代里总难免有疏漏之处,教育僮仆算数不会引起那些执掌舆论的士大夫们猜忌,毕竟如他所言,数学可以用来算帐与丈量田亩;其三是因为这些孩童的年纪,正是开始学习基础数学的时候,若是到了小翠或者赵勇那年纪,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已经弱化,想要学好便困难了。
    中华古人对数学并非不重视,否则数学也不会成为儒家六艺之一(注2)。甚至在隋唐之后的科举中,数学也是考试的一项内容,唐时科举常科(注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