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友亮走到第二个粮仓那根圆木底部,指着刚才那几小节没有完全烧毁的碳木头,说道:“同知请看,这是证明放火的最重要的证据。”
王子林等人不解地看着宋友亮,几小节没烧完的焦木头怎么证明是放火呢?
宋友亮说道:“粮仓种地,严禁烟火,这些小木头是干嘛的?”
宋友亮拿起一截,递给老衙役,“以前你可曾见过此物?”
老衙役接过之后,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又凑到鼻子边闻了闻,答道:“回大人,咱们仓库正如大人您说的,严禁烟火,更不可能会把这种松脂多的松木放在这里。这种松枝在乡下灶台乃是寻常物~~”
王子林虽没下过厨房,听老衙役的说辞,顿时恍然大悟,在粮仓这种严禁烟火的地方,出现这么一小堆引火之物,那不是用来放火是干什么的?看来,这里就是故意放火的起火点无疑。
“那会不会是那天才带进来的?”王子林想了想,“不是说是那几个库丁在仓库里点火烤饼,才引起火灾么?”
“天本来就旱,又是大夏天,就是泡在水里都嫌喝不够,谁会围着火堆?”宋友亮笑道:“再者说来,烤饼又不是烤肉,点堆篝火,架上就能烤~至少要有个烙饼的锅吧?”
“是这样啊~”君子远庖厨,王子林吃惯了现成的,对厨房里的事是一窍不通,“那放火的人是谁,目的何在呢?”
宋友亮笑笑:“这个暂时还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告诉王同知的是,这库房里好几间压根没粮食~”
“宋兄弟不要说笑~”王子林一本正经道:“那天是王某亲自看着伍仟石粮食入库,所有库房都是满满的~~”
“可王同知你看,北面的库房确实有粮食烧掉后的灰烬~~可从中间这间开始朝南面来,可有灰烬?”宋友亮手指一划王子林倒吸一口冷气,赈灾粮食不翼而飞,又被人故意放火毁灭罪证。看来这事还不是纵火那么简单的~~~“宋兄弟,本来王某只知道宋兄弟善于经营,没想到还善于勘察,真是佩服~”王同知对宋友亮的认可又多了三分宋友亮笑笑,说道:“《纳妾记》上有类似的案件,宋某不过是举一反三罢了~”
“《纳妾记》?”王子林嘀咕了一声,“居然还有人写这样的书?书名取得如此~~如此~~如此~~”王子林一下子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描述。他看了看宋友亮,这个年轻的千户据说还没娶妻,怎么先惦记上纳妾了?现在的年轻后生,真是世风日下宋友亮和王子林离开仓库废墟,宋友亮一再嘱咐仓库为人纵火一事需要绝对保密。王子林则恫吓那几个衙役,如果此事外传,以致走脱真凶,那就拿他们几个做替罪羊,吓得老衙役和几个年轻衙役头如捣蒜回到知府衙门,宋友亮把调查的结果告诉了陈国英,陈国英也觉得这次纵火和传出登州府要开仓放粮的谣言之间可能有联系。
这时,宋友亮脑海里忽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念头。“我听说当年孔有德就是从登州一带渡海投奔了后金,说明从海路大规模向辽东运输时可行的。现在仓库的粮食大量失窃后被人放火毁灭证据,会不是东虏的一个阴谋?”
陈国英和王子林皱了皱眉头,都觉得这也扯得太远了吧?事实上,当明朝遭遇小冰河危机,北方灾害不断的时候,更加北方的满清也在遭遇同样的灾害性天气。所以清军征服了出产粮食的朝鲜。但是朝鲜本身也遭了灾,为了给后金纳粮,“八道粮仓全空,倾尽国有”才向后金上贡了二千石,根本不太可能再为皇太极筹集太多粮食。《李朝实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两西空虚,六道未得耕种”,说明朝鲜本身也处于“小冰河期”里严重的灾荒之中;从“开市已定日期,而京中商贾绝无人往”中可知朝鲜当时的抵触情绪之大;而“新经兵火,财畜荡然,中江开市亦恐无以成形”更是说明朝鲜已经对后金开始阳奉阴违了。此时,要解决饥荒的皇太极只剩下南侵来筹集粮食一条路走了。
联系后世的历史,宋友亮认为这次的粮食被盗很可能是满清在捣鬼,打算重演当年孔有德渡海投降的一幕。首先把大量灾民吸引到登州府,接着盗走粮食,烧毁粮仓,激起民变,最后趁乱从海路把粮食运回辽东。如果这批粮食到了辽东,极有可能成为满清第四次入塞时的军粮。
孔有德部队多是辽东人,对辽东半岛地理熟悉,旧部尚多,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投清后,给明军辽东半岛南端至山东半岛的防御造成极大威胁。崇祯六年(1633)孔有德降清不久,就勾引清军南下,攻克旅顺,控制了整个辽东半岛。崇祯九年到十年(1636—1637),他们又充当了清军的急先锋,带领15万清军攻打朝鲜,迫使朝鲜投降清朝,使明朝失去了可靠的邻国和在东面牵制清军南下的重要力量。朝鲜投降不久,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原辽东叛将又与清军合攻有2万精锐明军防守的皮岛,占领皮岛,并不时侵扰长山岛。至此辽东半岛及沿海岛屿尽失,清军自海路南下的门户洞开,山东沿海已成为防清的最前线。
“既然孔有德能带着三千部署渡海投降东虏,那么运走几千石粮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宋友亮说道被宋友亮这么一说,陈国英和王子林也觉得宋友亮的猜测并不是完全没道理
【40】和八大汉奸有关?
“每座粮仓能放多少粮食?”
“每座刚好一千石~”王子林再熟悉不过”依方才所见,就是有粮食残渣留下的粮仓,其中也没有装满,估计被盗粮食超过三千石”
“三千石可是老大一批粮食了,它不可能悄无声息地被运出粮仓而没人知道,也不可能悄无声息地从登州运走”宋友亮说道:”赶紧派人彻查,街市上有没有人出售小麦粉~”
“小麦粉?”陈国英抬了抬眼“海阳卖出的粮食,都是麦粉,而且不掺泥沙,分量十足”王子林是看过宋友亮送来的麦粉的宋友亮摸了摸下巴,说道:”登州城才多大?能藏这么多粮食,又不会被人发现的地方会有几处?”
“嗯?”陈国英和王子林对望了一眼,又齐刷刷地望向宋友亮,三人异口同声道:”粮栈!!”
王子林开始有些紧张了,”饥民越来越多,抢夺粮食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民变一触即发,届时会饥民除了冲击官署外,首先想到的就是粮栈。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粮栈都应该会把这批粮食妥善收藏或者运走~”
“本府以为运走的可能比较大”陈国英也开始紧张了,”民变一起,饥民若发现府库无粮,定会掘地三尺找食吃。登州城就巴掌大个地方,藏到何处不会被发现?”
宋友亮点了点头,”那么请知府大人下令,从即日起,但凡出城的车辆都必须严格检查,一粒大米一颗小麦一丁点儿米粉麦粉都不许出城。同时派兵在海边各处巡逻,不许一块木板下海,一旦发现立刻擒来,如有抗拒,格杀勿论~”
陈国英为难地说道:”宋千户,各个官署加起来才一百多名衙役,如何做得了那么多事?”
“我倒是有兵,可是”宋友亮也是干着急,卫所军的指挥权归都指挥使司,违反调兵制度的话,也是大罪就在宋友亮、陈国英和王子林左右为难之际,一个意外的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吴孟明。
“他怎么回来登州?”宋友亮满腹狐疑地随陈国英一起去迎接。
吴孟明一身飞鱼服,腰挎绣春刀,腰板挺得笔直,从服饰来看,此刻的吴孟明已经是锦衣卫千户,在他身后十个虎背熊腰的锦衣卫也是昂首而立,威风凛凛陈国英上前行礼,”吴千户~”
吴孟明却不理会陈国英,径直走到宋友亮面前,”宋友亮,本千户此次前来是奉命追查登州粮仓纵火一事的~”
“什么?”宋友亮一惊,难道那几个衙役还是没能守口如瓶?
吴孟明看到宋友亮惊讶的神情,得意的笑了笑,”不是那几个衙役说的,纵火之人被锦衣卫当场捉拿,只是一直不肯招供~”
王子林听了这话,身上冷汗直冒,原来锦衣卫号称无孔不入,果然名不虚传锦衣卫在全国各个重要的府都设有派出机构,其建制与明朝军队类似,再登州城里就有一个百户所,设百户一人,正六品,试百户一人从六品。百户所下辖两个总旗,正七品。
吴孟明打量了一下宋友亮,”宋千户果然是年轻有为,在废墟堆里刨刨也能刨出宝贝来”吴孟明似笑非笑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