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以为我只是热衷于发展儿子的大脑,这是错误的。我不喜欢没有爱好和常识的人。我和妻子同心协力培养儿子在常识、想像力和爱好等方面的能力。我还努力培养儿子的情操和情感,使他具备高尚的道德和爱憎分明的品质。
    我讨厌所谓学者。所谓的学者都是些呆头呆脑、形同枯木、板着面孔、难于接近的人。他们只懂得自己的那一点专业,为了显示他们有高人一等的学识,不论对谁,走到哪里,总是一味卖弄他的专业,不管人家是否欢迎。对于专业以外的东西,他们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比如,他们非常缺乏常识,就像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对时事问题等发表的拙劣看法,也会成为人们的笑柄。这就是所谓的学者。再听听他们所说的或看看他们所写的东西吧,他们用些很少听到过的学术用语和难于理解的装腔作势的话,让人不知所云。他们视那些具备常识和爱好广泛的青年为凡夫俗子,贬低那些善交际、具有生活情趣的人。我怎么能把儿子培养成这样的学者呢?说我要造就神童而一鸣惊人的说法,更只不过是诬蔑而已。什么是神童呢?不就是温室里的花草吗?!如果我有把儿子培养成什么神童的企图,那我不就成了伤害他人、冒犯神灵的人了!
    一般说来,儿童智育方面的超前发展容易锋芒毕露,例如我们曾经耳闻的,某某孩子8岁时就己学会了6国语言,某某孩子刚9岁就上了大学,某某孩子年仅1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等等。但是,对于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发育到底如何,一般容易为父母和周围的人忽视,而且也不易被人们作为衡量他们才能的尺度。
    对此,老威特的做法值得所有为人父母者关注。他的理想是要把威特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他特别下力量的与其说是智育莫如说是德育。他这样做也符合自己的身份,他是一位严肃认真的牧师,因而特别注意对儿子性情方面的培养。威特从小就受到特别虔诚的教育,凡与他相识的人都夸他“像天使般的纯洁”。他确实是个非常虔诚的、富于情爱、和蔼可亲的孩子。他从未跟人争吵过。对待自然,不要说动物,就是一朵野花也舍不得乱摘。
    威特所受的教育和所取得的成就,大致如上所述。可能有人要问,受到那样的教育,他的健康是否受到了影响呢?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威特不仅在小时候,就是长大以后也一直是非常健康的。语言学家海涅在一封信中写道:在威特10岁时,他考过威特。当时他不仅为威特的非凡语言学才华而诧异,同时也为他的健康、天真和活泼、肉体上和精神上都没有任何不正常之处而惊讶。
    也可能有人认为,威特受到那样的教育一定是光坐在书桌旁啃书,从而使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在毫无乐趣之中度过的。
    然而这也不是事实,德来登在一首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没有比品尝真理的滋味更为幸福的了,享受到真理的幸福是永生难忘的。从小就享受到真理滋味的威特,比任何一个儿童都要幸福。而且,正如前面已经叙述过的,由于父亲的教育是非常优秀的,单纯坐在桌旁专心致志学习的时间是很少的,他有着充足的时间尽情游戏和运动。
    由于威特从小就通晓事理,知道很多其他儿童所不知道的事,而且对每件事都有成熟的看法,所以孩子们和他一块儿玩时都感到很愉快。他的知识是其他儿童所望尘莫及的,但他却一点也不骄傲,也决不嫌弃和看不起其他孩子。即使有的孩子无理取闹,他也会圆满处置,决不做同他们争吵的傻瓜,自古以来人们就说“学者必痴”,可是威特无论在小时候还是在长大以后都不是枯燥乏味的书呆子。在他的脉搏里自小就流淌着文学的血液,他不仅从小就精通自古以来的文学作品,而且还很早就写出了优秀的诗词和文章。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研究“但丁”的天才,成为研究“但丁”的专家也绝不是偶然的。

第一部分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不要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
    威特父亲的教育方法是严格的,然而并不专制。所谓专制,是指强迫孩子盲从。威特的父亲反对专制,他不论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注重讲道理。
    他认为教育之重要就在于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损坏孩子的判断力。所以他在批评孩子时,决不使孩子在挨了批评后仍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再没有比父母弄错了事实而错误地批评孩子更糟糕的了。退一步讲,即使父母的斥责和阻止是正确的,如果不让孩子知道其中的原因,那也是不好的。可是,看看我们周围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强迫和不容分说如此普遍。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糟糕的,它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是他们判断力失常的根源。与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就斥责孩子的父母不一样,威特的父亲则努力弄清事实,避免错误地批评孩子。在斥责或禁止他做某事时,总是一一说明原因,使孩子先在思想上弄通。
    威特父亲说,一旦孩子失去正常的判断力,那么他一生就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的正误好坏了。他在书中写道:
    如果儿子对他人说了些鲁莽的话,我并不马上斥责他,而是先立即给对方道歉:“我儿子是在乡下长大的,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来,请您不要介意。”这时儿子就已省悟到自己可能说了不合适的话,过后他一定会询问个中原因。等他问我时,我才向他说明:“刚才说的那些话从道理上来讲也没什么不对,而且我也是那样认为的。但是在别人面前那样说就不好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当你说了之后,N君的脸都怔得发红了!人家只是因为喜欢你,又碍着爸爸的面子,所以才没有作声。但他一定很生气,后来N君之所以一直沉默不语,就是因为你说了那种话。”我这样对儿子讲明道理,也不会伤害他的判断力。
    为了让父母真正全面地理解这种教育方法的好处,老威特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假设在我向儿子提出批评以后,他继续反问:“可是我说的是真的呀。”这时我就会进一步开导他:“是的,你说的是真的。但是N君很可能想:‘我有我的想法,你那么小的孩子知道什么。’再说即使你说的话是真的,你也没有必要非将它说出来不可。因为那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事,你没有发现别的人都是沉默不语吗?如果你认为那事只有你才知道,那你就太傻了。再打个比方,大人指责孩子的缺点本来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缺点,说出来也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即使这样,人们对你的缺点不是都装着不知道吗?如果你以为人们都不知道你的缺点,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人们已知道你的错误但都沉默不语,这是因为考虑你的面子,为了不使你丢脸而已。这样你就明白了人们对你的好意了吧。而你在发现别人的缺点以后应该怎么做呢?也应当这样。圣书上不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道理就是这样。所以在人面前,揭别人的短是很不好的。”
    听了上面的开导后,孩子由于年幼肯定还是感到困惑,因为他们的心理还不像成年人那样复杂,而且这种处世方法很可能被视为不诚实或过早地世故。但老威特觉得父母这样做有他的道理,且听他是怎样对儿子做出解释的:
    不,不能说谎。说谎就成了说谎的人,伪君子。你没有必要说谎,只要沉默就可以了。如果所有的人都互相挑剔别人的毛病和过错,并在别人面前宣扬,那么世界不就成了光是吵架的世界了吗?那我们也就不能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了。
    威特父亲的教育方法就是这样的合乎人情。由于他的教育是合情合理的,绝不专制,所以没有蒙蔽孩子的理性,伤害孩子的判断力。当然老威特的这种“成人化”的教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效,还得益于他对儿子的语言潜能开发。由于小威特语汇丰富,通达词义,故一点就透。
    世间的一般孩子,由于语汇的限制,父母往往在实施这种合理的教育时就会碰钉子。因此,我们经常发现父母见到孩子在这种场合的表现后,就会当面训斥,有的还拳脚相加,还怪罪自己的孩子不懂礼貌,但就是不检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为了使孩子更加明辨事理,必须尽早教给孩子以丰富的语言知识

第一部分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愉快而幸福地玩
    威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