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传习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说:“‘尽精微’的目的就是用来‘致广大’‘道中庸’也是‘极高明’的原因。应该说心的本体原本就是广大地,人如果不能‘尽精微’那就一定是被私欲所蒙蔽,就变得再小不过了。所以,心要能够做到细微曲折、无所不尽,那么私欲就无法蒙蔽它了,没有这些私欲的障碍遮蔽,怎么会不广大呢?”

再问:“这里所说的精微是思虑的精微还是事理的精微?”

先生说:“思虑的精微就是事理的精微。”

【解读】

阳明的“精微”说,主要是说“义理”“事理”上的精微:“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有此“精微”,乃为做人之“精微”,他获得了道理,他克服了私欲,他的良知就通畅就开阔。对“义理”“事理”的精微,说到底,也是对良知的精微把握。

第11章 见性

【原典】

先生曰:“今之论性者,纷纷异同,皆是说性,非见性也。见性者无异同之可言矣。”

【译文】

先生说:“现在谈论本性的人,议论纷纷各有异同,虽然都是在说本性,其实都是不明白本性,对于认识到本性的人而言,没有什么异同。”

【解读】

王阳明认为,性没有一定的格式,古人论性不尽相同,只是所见有浅深;今人论性不同,也只是说性而非见性。见性者无异同之可言,只有从性的本体与发用、源头与流弊等不同方面看到它们的统一本质,才可谓见性。这种见性的思想,直接驳斥了朱熹将性分为形而上与形而下两截的观点。

第12章 声色货利之交

【原典】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

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发无蔽,则声色货利之交,无非天则流行矣。”

【译文】

黄以方问:“音乐、美女、财货、利益,这些东西恐怕良知里也不能没有吧?”

先生说:“是有。不过在刚开始试着来致良知的人,却需要把它们统统扫除干净,不要存留,这才能在碰到这方面的事情时,不会被它们所牵累,顺其自然地应付。致良知也只有在音乐、美女、财货、利益这些方面用功,才能将良知致得分明彻底,不会被任何事物遮蔽,到那时你再遇到音乐、美女、财货、利益等,就会像流水行云般自然遵行天理处之了。”

【解读】

王阳明在这里对“欲”做了某种程度的肯定,“醇儒”所鄙夷的行为不仅得到了肯定,甚至被涂抹上了一层高尚的道德色彩。明朝中晚期商品经济发达。阳明在儒家思想的论域内对声、色、货、利等行为的阐释和包容,无疑是对这种社会现实的积极反映。

第13章 实去用功

【原典】

先生曰:“吾与诸公讲‘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讲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诸君听吾言,实去用功,见吾讲一番,自觉长进一番。否则只作一场话说,虽听之一何用。”

【译文】

先生说:“我与诸位讲‘致知’‘格物’,天天都是这样去讲,讲了一二十年还是如此,诸位听进了我的学说,用心去做,那么,每次再听我讲就会觉得自己又有了长进。否则只当随意地一番闲聊,听了也没有什么用处。”

【解读】

王阳明不把为学仅仅看做书本上的事,而强调实事磨炼与身体力行,这正是他根据“知行合一”原则教人在实践中锻炼思想与意志,培养优良品质与行为习惯的治学方法。

第14章 后天的感应

【原典】

先生曰:“人之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译文】

先生说:“人心的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常常是在有感之后才通悟感应的。没有感应不是先,受到感应也不是后。”

【解读】

良知并不是后天经验所综合形成的,而只是通过功夫使它显现或者说是“悟”出来。先天赋予主体的良知在致良知的展开之前是不会被主体自觉把握的,离开后天的“致”的过程,它亦只是一种寂然不动的本体。在这里,“感”和“应”可以看做是后天功夫的展开过程。良知诚然在逻辑上先天而有,但其内容和作用唯有通过后天的感应(功夫)才能得到展示,没有功夫,良知也就不会体悟出来。

第15章 超越见闻

【原典】

一友举佛家以手指显出,问曰:“众曾见否?”

众曰:“见之。”

复以手指入袖。问曰:“众还见否?”

众曰:“不见。”

佛说还未见性。此义未明。

先生曰:“手指有见有不见,尔之见性常在。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骛,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尽不睹不闻,实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岂以在外者之闻见为累哉!”

【译文】

一位友人以佛家的方式给众人演示,举一手指问:“你们看见了吗?”

众人说:“看见了。”

他再把手缩进袖子中举手问大家:“你们还能看见吗?”

众人说:“看不见。”

友人说:“按佛家的说法,你们还没有认识到一切众生普具的佛性,佛理未明啊!”

先生说:“手指可以看见也可以是看不见的,你所谓的认识到一切众生普具的佛性常在。而人的心神只在看见和听见的地方说事,却不在看不见、听不见的方面用功。其实听不见、看不着之处,才是良知的本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是致良知必需的功夫。儒家学者能够时刻看见其眼睛看不见的、听到其耳朵所听不见的,这样就有个用功的途径。久而久之,功夫成熟了之后,就不用费力了,不需要提防检点,人的真性自然就生生不息了。哪会以外在的所闻所见为累呀!”

【解读】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就是要用自己的心,超越外在的见闻,去见到那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本体。可惜绝大多数人都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只是因为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住了。

第16章 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功夫

【原典】

问:“先儒谓‘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同一活泼泼地。”

先生曰:“亦是。天地闲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唯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译文】

学生问:“先前的儒家学者说的‘鸢飞鱼跃’和‘必定的事情’,同是天地的规律吗?”

先生说:“也对。天地的规律,就是我们说的理,就是我们的良知川流不息,‘致良知’就是针对‘必定有的事情’去下工夫。这个理非但须臾不可离,实在也是时刻离不开的。没有什么不是道,也没有什么不是功夫。”

【解读】

“鸢飞鱼跃”如同孟子的“必有事焉”,是天地之间无时不然、无处不在的道的体现。人有良知流行不息,天有大道流行不息,天人本来就是一体的,所以王阳明说“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功夫。

第17章 一掴一掌血

【原典】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症,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译文】

先生说:“诸位在这里,务必要立志成为圣人,时时刻刻都要下死功夫去修炼学习,一棒子一条痕、一巴掌一把血。这样才能听我说话,才能句句入心入脑。如果茫茫然地混日子,就像一块死肉,打也不知道痛,恐怕最终也学不到什么,回家去之后依旧是往日伎俩,难道不可惜吗?”

【解读】

《儒林外史》中人说八股文做得好时也就有了一掴一掌血的功力。真是一番气在千般用,就看你干什么了。阳明的思路一言以蔽之,像所有的宗教要求“起信”一样,要求必须发起成圣的信心。

第18章 何足为恃

【原典】

问:“近来妄念也觉少,亦觉不曾着想定要如何用功,不知此是工夫否?”

先生曰:“汝且去着实用功,便多这些着想也不妨,久久自会妥帖。若才下得些功,便说效验,何足为恃!”

【译文】

学生问:“近来觉得妄念渐渐少了,还觉得自己不用去想着如何用功修炼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