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传习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渐变成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之学,最终免不了变成异端,背诵、词章、功利、训诂四家学者,虽终身苦读,但于身心却没有半分的益处。反而那些仙佛的弟子们,清心寡欲,超然于世俗的负累之外,儒家子弟反而不如他们了。今日的儒学之士不必去排斥仙佛,还是先笃志于圣人之学吧,圣人之学学明白了,那么仙佛之诱自然会在心中泯灭。不然的话,儒生之所学怕是要被仙佛之徒所不屑,想让二道俯首称臣,不是很难吗?我粗浅的想法就是这样,先生认为我说得对吗?”

先生说:“你所讲的大体上是对的,但所谓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也是人们理解有失偏颇。至于说到圣人大中至正的道,首尾相连,是连贯的一个整体,哪有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易·系辞》上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结合就是天理,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百姓又光知道怎么做却讲不出其中的道理,所以如何成为君子的道理很少有人懂了’。仁与智怎么能不称作道,但认识片面了,难免就成了邪说。”

“用蓍草占卜固然是《易》,但用龟甲占卜也是《易》。”

【解读】

王阳明心学具有鲜明的佛禅特色。上面这段话中,王阳明基本上赞同学生的说法,但同时认为,所谓“上一截”“下一截”,也是人们主观上的偏见所致而已,因为圣人之学是彻上彻下、一以贯之的,无所谓“上一截”“下一截”。比如,阴阳交替变化即是“道”,可是,仁者见这个道就叫“仁”,智者见这个道就叫“智”,而老百姓天天实践这个道却不认识它,可见“道”无所谓上下,只是人们认识上的偏颇所致。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所讲完整而无上下之分的“道”,是圣人之“道”,是儒家大中至正之“道”,而非佛教之“道”。

第28章 仁者恻隐心怀

【原典】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

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

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

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译文】

陆澄问:“孔子说周武王没有达到尽善,恐怕他对武王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吧。”

先生说:“对武王来说,得到这样的评价已经不错了。”

再问:“假如文王没死,结果会怎么样?”

先生说:“文王在世时,天下的三分之二已归文王,如果等到武王讨伐商纣时,文王还在,或许就不用兴兵了,剩下那一部分也自然会来归顺。剩下的事儿只是如何妥善处置商纣王,使他不能再放纵作恶罢了。”

【解读】

这段话中,王阳明显然和孔子一样,对武王以武力推翻纣颇有微词。阳明先生讲内圣之学,彻上彻下,彻里彻外,无不通透。以良知讲本体,天、命、心、性无不贯通;以致良知说功夫,言默动静无不得宜。但说到外王学,仍然是以道德心的延伸直接说外王,终究是难以成立。文王如在,真能不动干戈而得天下?所谓“天下来归”,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要民众有选择的自由,二要民众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可惜这两个条件古今都不具备。阳明先生一生征伐,多用教化,确见仁者恻隐心怀。但历史有历史的轨道,政治有政治的准则,仁心再莹彻,也正不了正德,化不了刘瑾,救不了大明上上下下。此所以政治之道,必立足于人心之在蔽,难奢望于天理之伸展。

第29章 权变之道

【原典】

唯乾问:“孟于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有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译文】

唯乾问:“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是什么含意?”

先生答:“中就是天理,就是个变化。天理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怎么能固执不变呢?因此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很难预先给中确定一个标准。比如后世儒者总是琢磨着要将中的道理阐述得完美无缺,便先确定个固定的规范放在前面,而这样做恰恰是偏执。”

【解读】

王阳明在这里对孟子的这种权变之道予以充分肯定,并加以更清楚的解释,认为道德法则虽然有普遍性,但要“因时制宜”。

第30章 自愿原则

【原典】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译文】

唐诩问:“立志就是心中常存一个善念,就是要行善去恶吗?”

先生说:“善念存在心中,就是天理。这个意念就是善,还去想别的什么善呢?这个意念不是恶,还要除去什么恶呢?这个意念就像树的根芽。立志的人永远确立这个善念就行了。《论语·为政》篇中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志向达到成熟的程度了。”

先生说:“精神、道德、言行,常常以收敛为主,向外扩散是出于无奈。天地人物都是这样。”

【解读】

阳明之学有别于程朱理学的表现之一,是注意到了被程朱理学完全否定的自愿原则。正统儒学从孔孟到董仲舒直至程朱,认为封建伦理纲常出于天命、天理,人们对天理,只能认识它,自觉地顺应和服从它,而绝不能抗拒。王阳明以内在的良知为本体,因而注重自愿原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即出于自愿,而这是以“志到熟处”为前提的。这就是说,遵循道德规范应贯彻与意志自由相联系的自愿原则。可以说,阳明心学之所以风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突出了久被正统儒学所忽视的自愿原则。

第31章 良工心独苦

【原典】

问:“文中子是如何人?”

先生曰:“文中子庶几‘具体而微’,惜其早死。”

问:“如何却有续经之非?”

曰:“续经亦未可尽非。”

请问。

良久,曰:“更觉‘良工心独苦’。”

【译文】

陆澄问:“文中子(王通)是个什么样的人?”

先生说:“文中子差不多已经具备了《孟子·公孙丑上》所说的‘具体而微’,只可惜他早早地死了。”

陆澄问:“可是他怎么会做出仿造经典这样的事呢?”

先生说:“仿造经典也不都是错误的。”

陆澄问先生原因。

过了很久先生才说:“我更能体会到杜甫所说的‘优秀的工匠内心都是很煎熬的’这句话的意思了。”

【解读】

在前面的《徐爱录》中,王阳明已在与徐爱的讨论中肯定了文中子王通,在这里,当陆澄问及文中子时,阳明先生再次肯定。面对学生的不理解,阳明先生借用了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中的“良工心独苦”感叹,意为优秀的功匠匠心独运,却因此而常受到庸人们的非议,可是跟一般俗人又无法沟通,所以很苦闷。

第32章 “治生说”误人

【原典】

“许鲁斋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

【译文】

先生说:“许鲁斋说的‘儒者以谋生为先’的说法也是误人子弟的。”

【解读】

许鲁斋就是许衡,鲁斋是他的号。许衡是宋元之际学者,与姚枢、窦默等讲程朱理学。忽必烈即位后,许衡与刘秉忠等定朝仪官制,为元统治者策划“立国规模”,主持元初国学,以儒家六艺为国学内容,对汉、蒙文化融合和交流,起过一定作用。许衡曾经说,为学者先要保证基本的生计,虽则他也强调求生计的财货要讲求道义,但是仍然引起了明清学者的批评。对许衡“治生说”的评说影响最大的当为王阳明。在阳明看来,这失却了为学的纯粹性,即学是保持良心或良知之天理等。

第33章 阳明与道教

【原典】

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

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译文】

陆澄向先生请教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先生说:“这三者是同一件事物,气即运行,精即凝聚,神即妙用。”

【解读】

王阳明的心学,道教色彩非常浓厚。他自称八岁即好神仙之学,《年谱》载阳明31岁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