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戒嗔轻轻地叹了口气,虽然电视是旧的,但是也是个大件电器,这样打的话,只怕电视以后也修不好了。
电视依然没有亮,小施主一掌接一掌地打下去。戒嗔看得心里一跳一跳的,觉得那巴掌像打在自己身上一样。
这时候外面传来小施主母亲的声音,戒嗔赶快站起身,拦住小施主,把他送还到母亲手中。女施主很疑惑地看看戒嗔,戒嗔想她可能在疑惑为什么戒嗔的脸色发白,天不热却在冒汗吧。
女施主向戒嗔道谢后,把小施主带下山去了。
戒嗔忍不住看着电视叹气,小施主无意中的一次成功,其实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他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成功的模式,结果成功却不再来了。
我们习惯在一条曾经成功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但最终却发现是走不通的。
有时候成功并不是下次成功的垫脚石,而是它的羁绊。
第37个 钻木取火
寺里的戒痴非常有探索精神,常常把书本上看到的一些内容拿出来实践。比如在戒傲喝的水里洒上很多盐,最后证明出,原来盐放到一定数量后,便不再溶解,而是饱和了。同时他也证明出另一个很少被人发现的自然现象,那就是,一个人如果喝下一杯高浓度的盐水,就会咳嗽很久。
那天在寺院里,看到戒痴和戒尘围在一起,不知道在做什么,戒嗔探过头去看,原来戒傲站在中间,他手中拿着一根木棍在另一块木板上使劲地钻动着,木板上还放置着一些碎纸屑。
戒嗔奇怪地问他们,你们在做什么。
戒痴说,我们看到书本上说,如果用足够的力气在木板上钻动,是可以钻出火的。
戒嗔听了一愣,因为现在人好像再也不需要用这么原始的方法去生火了,这个实验即便成功也没有什么意义。而关于钻木取火,戒嗔其实在很小的时候也在书上看到过,但是并没有实践过,也不知道是否是真的,总觉得是书本上编出来的故事,寺里的戒言动不动就在桌子腿前蹭来蹭去,也没有见生着火。在我的想象中,钻木取火,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戒嗔忍住笑,对他们说,你们别把院子烧着了。
戒嗔站在戒傲旁边,看了一会儿,戒傲头也没有抬,专心地转动着手中的木头。过了一会儿,那块木头忽然冒出火星来,戒傲轻轻地吹着火星,慢慢点燃了纸屑,火苗越来越大,最后竟然烧着了。
围观的人既是兴奋,又觉得吃惊。戒痴和戒尘轮番上去实验,在戒傲的指导下,很快也点着了木头。
三个人得意地走开了。
下午的时候,戒嗔路过院子,看到他们没有收走的木板,好奇心起,顺手找了根木棍,效仿着戒傲的动作在木板上钻动,只是钻了很久,却连火星也没看见。
戒嗔有些不服气,回想戒傲上午的动作,感觉自己做的并没有错,于是又实验了很久,却一点效果也没有,于是气馁起来。
戒嗔跑去问戒傲木头点不着的原因,戒傲看着戒嗔手中的棍子,笑着说,如果我拿着一根潮湿的木棍去钻,一定也钻不出火来。
我们常常以为花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花费了更大的力气,便一定会有收获,但事实上我们常会被小小的细节打败。
第38个 不必回望
戒嗔平时也出远门,当然最远也就是去附近几个乡镇,宝光寺在淼镇附近,隶属于马家镇,离天明寺是有一段距离的。戒嗔有时候要替师父送东西给宝光寺的法师,就在镇中心乘坐23路公交车前往。
淼镇的居民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存在,所以在公交车上见到我们大多也是见怪不怪了,只有些外地的施主才会好奇地研究我们。
有一次,有位女施主抱着孩子,坐在我们旁边,她的孩子是个刚会说话的小施主,女施主指着我们问她孩子,我是什么人?那个孩子指着戒嗔的头说:“球,球,球。”
可能戒嗔没有头发的头,确实很像个球。女施主那次特别不好意思,急忙向我们道歉,请我们不要介意。女施主可能不知道戒嗔的法号,这种事情也介意的话,怎么能戒嗔呢?
计较一句无心而出的语言,更不是修行人所为。
有段时间没有去宝光寺了,前段时间师父又让戒嗔去宝光寺送东西,戒嗔站在公交车站等车,和戒嗔一起等车的还有另一位大婶,她也是在等23路公交车。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原本挺多的23路公交车,今天却一辆都没见到。
很多时候我们在路口等待,来来去去的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又过了一会,戒嗔疑惑地跑去站牌处看了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23路公交车已经改道了,现在去马家镇,必须乘坐27路公交车了。而刚才等车的那段时间,27路公交车开过去了好几辆。
幸好27路公交车也挺多,只过了一小会,戒嗔和等车的大婶便上了车。
那时是春天,路两边一片翠绿,田间绿油油的新苗,让人心情舒畅,远处小山上山花盛开,远望过去,一团团的粉色在绿荫中点缀,风从车窗外吹进,夹杂着野花的淡香,有种悠然的山野味道。
戒嗔从窗口欣赏着路边美景,耳中却听到刚才一起等车的大婶在和人唠叨,原来她在车上遇上了熟人,戒嗔听到她不停地诉说着刚才错过车子的经历。
戒嗔以为,有时候错过固然可惜,但既然已经发生且无从改变,便不需要执意往回望,如果因此再错过了两旁的美景,那才是真正的可惜了。
第39个 会飞的戒痴
世间万物都会有自己的特征,鸟在天上飞,戒言在地上跑,落叶在天地间盘旋,流水在指间滑落。
其实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性情,我的师弟戒痴是一个很奇怪的小和尚,他喜欢模仿各种事物。
记得几年前,那时戒痴大概六七岁年纪,有次戒嗔在佛堂中,忽然有位女施主跑到戒嗔身边,神情慌张地告诉我:“戒嗔,快去看看你的师弟怎么啦,我刚才看到他倒在院子里,我没有敢扶他,怕摸你们犯戒,你快去看看吧。”
戒嗔急忙随着女施主跑到院子里,看到戒痴趴在地上,心里正紧张,却看见戒痴在地上扭动起来,身体左右摆动。走上前去看,戒痴翻起身子。戒嗔问他在做什么?
戒痴说,我在学蚯蚓跑步。
戒嗔又好笑又好气,心中也暗自庆幸,幸好他没有学蚯蚓吃泥巴,否则戒嗔就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那段时间,戒痴身上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了不少,每次师父们不免要说上他几句,戒痴也肯接受师父的意见,只是他花样翻新得也很快,这件事不做了,必然还会有新的事情发生。
戒痴八岁时,寺里买了一个电视机,虽然山里的电视能收到的台并不多,信号也不好,大部分台的雪花点都挺多,可是大家对电视的兴趣还是挺大,特别是戒痴,。电子书下载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窝在电视前。有时他会把电视里的节目学给我们看,有些古怪,有些神似,常惹得大家发笑。
记得有一天,电视上播放了一档杂技节目,几位施主在空中飞来飞去,表演各种惊险动作。虽然明知道施主们技术已经练习得很纯熟了,不会掉下来,可是心里还是有些替他们担心。
就在那个节目播放后的几天,有天下午,戒痴笑咪咪地跑到我身边,对我说,师兄我刚才去飞了。
我也没有特别在意地问了一句,怎么飞的?
戒痴说,我在小山坡上飞的。
我忽然意识到有些问题,仔细去看一脸笑容的戒痴,只见他身上的衣服破了好几处,脸蛋上还有擦伤的痕迹,我再翻看身上,他的手脚上都有一些小伤痕。
我追问戒痴,才知道他一个人跑到小山坡上往下跳,弄伤了自己。
我急忙带着戒痴跑去山下的医务所里擦些药,防止感染,并叮嘱他不要再做这么危险的事情。
戒痴笑眯眯地答应了我。
这件事情过了很久后的一天,我问戒痴,那天飞的感觉如何?
戒痴笑着说,很好玩。
我苦笑着问他,摔跤的感觉呢?
戒痴苦着脸说,很痛。
我又问戒痴,那为什么还要跳。
戒痴回答我说,跳的时候只是觉得很好玩,没有想到会摔跤的事情。
我轻轻地叹气,因为大多数人都和戒痴一样的。
我们常常会钟情高飞时的喜悦,而全然忘却摔下时的感觉。
第40个 木盆中的戒言
每个人都有很多习惯,其实狗也一样,我们寺里的戒言也有很多习惯,比如喜欢在经常来寺里进香的香客身上蹭来蹭去。
戒嗔也无法评价戒言这个习惯好或不好,因为对于戒言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好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