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和尚的白粥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戒嗔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些天每天打开杂物间的人是智惠师父。

戒嗔走进杂物间,屋子里有股怪怪的味道,而这怪味的来源就是杂物间中间放置的那张刚刚重新被油漆过的桌子。戒嗔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几天智惠师父打开杂物间的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这股怪味散发出去。

在之前的几天,戒嗔每天站在屋外,凭借着个人的猜想,去判断这个把房门打开的人的目的,甚至不断地找寻打开房门的人的错误。

而事实上,直到戒嗔走进房门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才是错的那个人。

我们有多少次站在屋外判断是非的经历?又有多少次把自己的猜疑和不解放在别人身上来找原因呢?

也许当我们判断人生的是非曲直时,也应该这样想,那个执迷不悟的人可能正是我们自己。

第04个 我的十一岁和十二岁

快要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应该是戒嗔十一岁那年的事情。那时戒嗔还不是和尚,住在小山村里,在山里的小学校上课。就在那年,学校里用了很多年的桌椅都换成新的了。当然新只是相对以前的桌椅而言,新来的桌椅都是城里的小学淘汰下来的。

坐在新椅子上,一刻不停地摇晃,戒嗔觉得那是无比的快乐,以前的椅子只要使一半力气就会散架。

书桌上还留着不少使用者的痕迹,比如谁谁谁在此一游,也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可能是考试时打的小抄。

课堂上的光线很好,因为屋顶至少有十处地方透光。

这里有一位女老师,是学校里唯一的老师,所有课程都是她一个人教。她脾气很暴躁,时常在课堂上把学生挨个叫起来训斥,她嗓门挺大,同学们都不愿意坐在前排,耳朵很不好受。

不记得从哪一天开始,老师忽然不再骂我们了,偶尔还笑眯眯地表扬我们几句,走进课堂的时候会哼着小曲。在课间的时候,她坐在窗边望着外面出神,一动也不动,嘴角会有微微的笑,那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再后来,老师嫁人了,她丈夫在县城里上班,老师自然要跟过去。

走的那天,老师哭了,一屋子小孩子茫然地看着,以前都是她骂得我们哭。

老师说,我要走了。有个同学忽然放声痛哭起来,慢慢地感染了其他同学。戒嗔记得自己哭得很难受,只是不知道为什么。

老师走了以后,托人从县城里给同学们带了一些糖回来,每个同学都分到两三颗。

糖后来的去向记不清了,吃掉了?被别人吃掉了?又或者是丢掉了?

但是老师在戒嗔手上打板子的情形,戒嗔还是记了好些年。

人是否都这样,只记得别人的坏处,不记得别人的好处。

老师离别的伤痛持续了一整天。

第二天开始,戒嗔便和那些不用背书包的同学在山上飞奔了。

山上有棵很古老的树,有人说有三百年,也有人说是五百年。

大家都喜欢攀在粗大的树枝上,远望自己的家,这里是山的顶端,每根树枝都能让人望得更远。

那次手握着断树枝从树上摔下来的情形,戒嗔一直没有忘记过。

戒嗔重重地摔在地上,听见围观的人在哄笑,想站起来却没有力气,侧头看身边,一片殷红,有人惊恐地呼喊着戒嗔的名字,记忆就在这里断裂了。

在处处飘浮着消毒水味的屋子里醒来,戒嗔看见挺着大肚子的她正在和医生交谈着。大夫一边说,她一边流泪。

没有在医院住很多天,县城里的医院太贵。戒嗔回到家里,依然吃着很苦的药,想吐出来。她说,很贵的药不能吐掉,戒嗔只好一口口咽下去,因为很贵。

在床上睡了很多天,慢慢地开始能行走了,又能蹦跳了。

戒嗔听见有婴儿的哭泣声。

弟弟出生了,戒嗔十二岁了。

一直以来戒嗔都想问她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有人愿意收养弟弟,而你为什么一定要送我上山?

每年见到她,其实只有一两次,每次见到她都想问,但却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理由让戒嗔不能张口。

还记得第一次上山的那一刻,她在前面走。

戒嗔说,我以后不爬树了。

她没有说话,头也没有回,只是紧紧地抓着戒嗔的手。戒嗔依稀记得自己在用力,用力地摆脱她的手,她尴尬地回望过来,想牵又不敢牵。

有人摆脱你的手,是因为他想离开你;也有人摆脱你的手,是怨恨你不肯抓住他。

记得向师父磕头的场景,不记得磕了多少个,戒嗔只知道那时的自己,没有一个是情愿的。

师父默默地点头,听见师父的叹息声,她笑着哭了。

站在寺门下,看着转身而去的她,这是我们第一次背道而驰。

她没有回头,戒嗔回头了,跟在那个手有残疾的师父后面,走进曾经不属于我的所在。

随风而动的羽毛,微不足道,轻轻停靠在天明寺的匾额上面。

你心中可曾像我一样不停地回头在看?

那个问题,困扰了戒嗔很久,不敢问寺里的师父们,因为不想从那里得到答案。不是所有问题,都愿意拿出来求解,有些问题,求解的总是自己。

曾经想换上在家人的衣服,找个不认识的施主问问答案,也许在家人对俗世的理解比出家人还要强。但是最后并没有去,因为即便是去了,又有多少人认不出戒嗔是和尚呢?

出家人被尘缘困惑是不是一件挺奇怪的事情呢?其实不奇怪,如果以经文做标准,或许是件奇怪的事情,但如果以自己做标准,或许只是一件小事。

你我之间的差别只不过是一个字而已。

深夜也曾常常难眠,偷偷摸出床下出家人不应该看的书,寻找答案,一本两本,一无所获。

以为静心打坐可以得到答案,也未有得,戒嗔一直以为自己的修行不够。

有一天在寺里看电视,这里信号不好,不像镇里已经用了有线。这里只能收到几个台,雪花点也很多,听到电视中有人在问:“你想知道什么答案?”

在禅房中没有领悟的答案在这里终于找到了,那一刻戒嗔不再困惑,在不能改变结果的事情面前,答案显然已不重要。

没有了恨,是否就真的空了?为何在雪地中为她奔跑?原来还有爱!

无惑了吗?当然还有,只是戒嗔已经把它们藏于心底。

伸手摸摸头上那块曾经让戒嗔差点儿丢掉性命的伤疤,已经不那么明显了,是时间的缘故吧。

第05个 尘世中的净土

记得有一次看周星驰施主的片子《大内密探零零发》,中间有一段品酒的部分,让人记忆深刻,应该是这样的情形:有位女施主拿了一杯葡萄酒让很多人品尝,大部分人都把酒一饮而尽,结果多数人都说,这个葡萄酒又酸又涩,实在不好喝。

后来周星驰施主是这么说的,这是一杯好酒,只是有的人品的方法不对,品味酸涩的味蕾在舌头两侧,而甜味的味蕾在舌尖部位,想品出葡萄酒的好,就要把舌头卷起来,只让舌尖的味蕾品到甜味,而避开两侧味蕾品到的酸味。

生活其实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要学会剥离掉酸涩的部分,去体会香甜的感觉。

戒嗔所住的茅山,山路很窄小,它是一条由小青石板拼接而成的道路,只是不知道这些石板是什么年代的。因为没有人负责修葺,有些路段的石板已经变成了碎石,不太好走。

戒嗔三位师父之一的智缘师父,因为佛法修为高深,所以极受小镇里施主的欢迎。每隔些日子,智缘师父便会在寺里讲些佛经里的故事,这是施主们最喜欢的内容,因为那些在常人眼中高深莫测的佛经,由智缘师父讲来,总是那么简单直白,通俗易懂。

有一次,在智缘师父说故事日子的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山路被雨水浸泡后,变得很泥泞,稍用力踩上一脚,便会把石头下面的泥水给带出来。

因为知道智缘师父第二天会在寺里讲故事,所以,即使山路很不好走,还是有不少施主赶到了寺里。

这样的路途,施主们的鞋子上难免会沾着不少泥土。虽然进寺之前,那些施主会在门旁的石块上把鞋踏干净,但这样做依然不彻底。只是一小会儿,戒嗔就发现寺前院的水泥地,已经满是泥块了。

戒嗔叹气道,看来下次应当放个刷子在门前,这样可以把施主们的鞋子弄干净些,避免弄脏院子,也不会影响别的施主了。

戒嗔听见有人笑,转头去看,原来是智缘师父,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戒嗔的身后。

智缘师父从旁边走过,迈进满是泥水的小院,他小心地走着,每一步都踏在院子中干净的地方。

走到佛堂前的智缘师父转过身说,戒嗔你看,泥水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