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鲁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我并非将欧化文来比拟陶元庆君的绘画。意思只在说:
  他并非“之乎者也”,因为用的是新的形和新的色;而又不是“Yes”“No”,
因为他究竟是中国人。所以,用密达尺〔4〕来量,是不对的,但也不能用什么汉朝
的虑傂尺〔5〕或清朝的营造尺〔6〕,因为他又已经是现今的人。我想,必须用存
在于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心里的尺来量,这才懂得他的艺术。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三日,鲁迅于上海记。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九日上海《时事新报》副刊《青光》。

  〔2〕陶元庆(1893—1929) 字璇卿,浙江绍兴人,美术家。曾任浙江台州第
六中学、上海立达学园、杭州美术专科学校教员。鲁迅前期著译《彷徨》、《朝花
夕拾》、《坟》、《苦闷的象征》等书的封面都由他作画。
  〔3〕作者在陶元庆第一回绘画展览时所说的话,即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六日所作
的《“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收入《集外集拾遗》)。
  〔4〕密达尺 法国长度单位 Metre 的音译,一译米突。后来为大多数国家
所采用,通称为“米”。
  〔5〕虑傂尺 东汉章帝建初六年(81)所造的一种铜尺。
  〔6〕营造尺 清朝工部营造工程中所用的尺子,也称“部尺”,当时用作标准
的长度单位。


                             读书杂谈〔1〕

                  ——七月十六日在广州知用中学〔2〕讲

  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
不过
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
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
是我个人
的意见,姑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

  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

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
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
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
我想在坐的诸君之
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3〕,然而不得不学,
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
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
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

  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
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
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
一而来的。
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
但现在的
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
职业的读书。

  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罢。
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
——
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
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
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
有趣。
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
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
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
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
这样。
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
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
算是下品。

  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样的时
候还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
生较多的兴味罢了。
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
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
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
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
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
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
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
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

  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

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
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
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
觉得有趣。
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

  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我看现在的青年,为兴味的读书的是有的,我也常常遇到各样的询问。
此刻就
将我所想到的说一点,但是只限于文学方面,因为我不明白其他的。

  第一,是往往分不清文学和文章。
甚至于已经来动手做批评文章的,也免不了
这毛病。
其实粗粗的说,这是容易分别的。
研究文章的历史或理论的,是文学家,
是学者;做做诗,或戏曲小说的,是做文章的人,就是古时候所谓文人,此刻所谓
创作家。
创作家不妨毫不理会文学史或理论,文学家也不妨做不出一句诗。
然而中
国社会上还很误解,你做几篇小说,便以为你一定懂得小说概论,做几句新诗,就
要你讲诗之原理。
我也尝见想做小说的青年,先买小说法程和文学史来看。
据我看
来,是即使将这些书看烂了,和创作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事实上,现在有几个做文章的人,有时也确去做教授。
但这是因为中国创作不
值钱,养不活自己的缘故。
听说美国小名家的一篇中篇小说,时价是二千美金;中
国呢,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的短篇寄给大书铺,每篇卖过二十元。
当然要寻别的
事,例如教书,讲文学。
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
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这也是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的苦处。
苦倒也
罢了,结果还是什么都弄不好。
那证据,是试翻世界文学史,那里面的人,几乎没
有兼做教授的。

  还有一种坏处,是一做教员,未免有顾忌;教授有教授的架子,不能畅所欲言。

这或者有人要反驳:那么,你畅所欲言就是了,何必如此小心。
然而这是事前的风
凉话,一到有事,不知不觉地他也要从众来攻击的。
而教授自身,纵使自以为怎样
放达,下意识里总不免有架子在。
所以在外国,称为“教授小说”的东西倒并不少,
但是不大有人说好,至少,是总难免有令大发烦的炫学的地方。

  所以我想,研究文学是一件事,做文章又是一件事。

  第二,我常被询问:要弄文学,应该看什么书?这实在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

先前也曾有几位先生给青年开过一大篇书目〔4〕。
但从我看来,这是没有什么用处
的,因为我觉得那都是开书目的先生自己想要看或者未必想要看的书目。
我以为倘
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5〕去摸门径去。
倘是新的,
研究文学,则自己先看看各种的小本子,如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6〕,厨川
白村的《苦闷的象征》〔7〕,瓦浪斯基们的《苏俄的文艺论战》〔8〕之类,然后
自己再想想,再博览下去。
因为文学的理论不像算学,二二一定得四,所以议论很
纷歧。
如第三种,便是俄国的两派的争论,——我附带说一句,近来听说连俄国的
小说也不大有人看了,似乎一看见“俄”字就吃惊,其实苏俄的新创作何尝有人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