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鲁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年十二月停刊,共出二十四期。所刊除小说外,尚有戏剧、论文、杂著等。
  〔10〕《劫余灰》 十六回,叙写一对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故事。
  《发财秘诀》,又名《黄奴外史》,十回,叙写一穷汉在香港靠投机发家的故
事。《上海游骖录》,十回,叙写一个地主的儿子投靠革命党的故事,其中对革命
党人多所攻击。
  〔11〕《新石头记》 四十回,以庚子事变前后的北京为背景,借贾宝玉之名,
幻设事迹,与原《红楼梦》故事无关。
  〔12〕《近十年之怪现状》 又名《最近社会龌龊史》,二十回,叙写当时社
会黑暗情况,可视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续集。
  〔13〕《恨海》 十回,以庚子事变为背景,叙写两对青年男女的婚姻悲剧。
《胡宝玉》,又名《三十年上海北里之怪历史》,全书分八章,叙写名妓胡宝玉等
人的故事。
  〔14〕《还我灵魂记》 原题《还我魂灵记》,是吴沃尧一九一○年为药房写
的一篇广告文字。其中的商人指中法大药房老板黄楚九,所颂的药为艾罗补脑汁。
(据一九一○年七月二十二日《汉口中西报》)
  〔15〕《趼廛笔记》 共七十二则,内容有记叙传闻,亦有读书札记。《趼人
十三种》,即《光绪万年》、《无理取闹西游记》、《立宪万岁》、《黑籍冤魂》、
《义盗记》、《庆祝立宪》、《大改革》、《平步青云》、《快升官》、《查功课》、
《人镜学社鬼哭传》、《趼廛賸墨》及《趼廛诗删賸》。先后均发表于《月月小说》。
吴趼人死后,由他人汇集成册印行。
  〔16〕《我佛山人笔记四种》 即《我佛山人笔记》,汪维甫辑。
  收《趼廛随笔》、《趼廛续笔》、《中国侦探三十四案》及《上海三十年艳迹》
四种。前二种与《趼廛笔记》内容基本相同。《我佛山人滑稽谈》,收笑话之类一
百七十余则。《我佛山人札记小说》,四卷,五十三篇,所记多属奇闻轶事。
  〔17〕《新小说》 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创办于横滨,共刊行两卷,
以小说为主,旁及诗歌、戏曲、笔记等。
  〔18〕刘鹗(1857—1909) 曾官候补知府,后弃官经商。除《老残游记》外,
编有甲骨文《铁云藏龟》等。
  〔19〕吴大澂(1835—1902) 字清卿 号愙斋,清吴县(今属江苏)人,官
湖南巡抚。撰有《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等。
  〔20〕徐桐(1819—1900) 字荫轩,汉军正蓝旗人,历任礼部、吏部尚书。
顽固守旧,反对维新变法。李秉衡(1830—1900),字鑑堂,海城(今属辽宁)人,
官山东巡抚、巡阅长江水师大臣等。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战败自尽。
  〔21〕《小说林》 黄摩西主编。一九○七年一月于上海创刊,一九○八年九
月停刊,共出十二期,多载翻译小说。
  〔22〕曾朴(1872—1935) 字孟朴,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辛亥革命
后任江苏财政厅长、政务厅长等职。曾创办小说林书店。
  所撰小说除《孽海花》外,尚有《鲁男子》等。《孽海花》前六回为爱自由者
(金松岑)所作,经曾朴修改。
  〔23〕李慈铭(1830—1894) 字炁伯,号莼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官
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撰有《越缦堂日记》、《白华绛跗阁诗集》、《湖塘林馆骈体
文钞》等。
  〔24〕关于《孽海花》续书。《碧血幕》,包天笑撰。有光绪丁未年(1907)
《小说林》本,未写完。《续孽海花》,陆士谔撰。原题《孽海花续编》,书内题
作《孽海花三编》。后又续写四、五、六编,题名《新孽海花》。曾朴初撰《孽海
花》时曾拟六十回回目,然初稿仅成二十回。此续书系据曾朴拟定之回目,自二十
一回始,至六十回止。
  〔25〕“黑幕小说” 一九一六年十月《时事新报》辟“上海黑幕”专栏后逐
渐风行的一种小说,代表作品有《绘图中国黑幕大观》等。

后记

  右中国小说史略二十八篇其第一至第十五篇以去年十月中印讫已而于朱彝尊
〔1〕明诗综卷八十知雁宕山樵陈忱字遐心胡适为后水浒传序〔2〕考得其事尤众于
谢无量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3〕第一编知说唐传旧本题庐陵罗本撰粉妆楼相传亦罗
贯中作惜得见在后不及增修其第十六篇以下草稿则久置案头时有更定然识力俭隘观
览又不周洽不特于明清小说阙略尚多即近时作者如魏子安韩子云辈之名亦缘他事相
牵未遑博访况小说初刻多有序跋可借知成书年代及其撰人而旧本希觏仅获新书贾人
草率于本文之外大率刊落用以编录亦复依据寡薄时虑讹谬惟更历岁月或能小小妥帖
耳而时会交迫当复印行乃任其不备辄付排印顾畴昔所怀将以助听者之聆察释写生之
烦劳之志愿则于是乎毕矣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三月三日校竟记〔4〕

         ※        ※         ※

  〔1〕朱彝尊(1629—1709) 字锡鬯,号竹垞,清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所
撰《明诗综》,一百卷,卷八十辑录陈忱诗一首,称“忱字遐心,乌程人”。
  〔2〕《后水浒传序》 即《水浒续集两种序》,见《胡适文存》二集卷四。
  〔3〕谢无量(1884—1964),名蒙,四川梓潼人,曾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撰
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等。《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后改名
《罗贯中与马致远》。
  〔4〕本文原无标点,为便于读者,试加标点如下。
  右《中国小说史略》二十八篇,其第一至第十五篇以去年十月中印讫。已而于
朱彝尊《明诗综》卷八十知雁宕山樵陈忱字遐心,胡适为《后水浒传序》考得其事
尤众;于谢无量《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第一编知《说唐传》旧本题庐陵罗本撰,
《粉妆楼》相传亦罗贯中作,惜得见在后,不及增修。其第十六篇以下草稿,则久
置案头,时有更定,然识力俭隘,观览又不周洽,不特于明清小说阙略尚多,即近
时作者如魏子安、韩子云辈之名,亦缘他事相牵,未遑博访。况小说初刻,多有序
跋,可借知成书年代及其撰人,而旧本希觏,仅获新书,贾人草率,于本文之外,
大率刊落;用以编录,亦复依据寡薄,时虑讹谬,惟更历岁月,或能小小妥帖耳。
而时会交迫,当复印行,乃任其不备,辄付排印。顾畴昔所怀将以助听者之聆察、
释写生之烦劳之志愿,则于是乎毕矣。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三月三日校竟记。
序言

  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1〕中,而后
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
  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然而有作者,三年前,偶当讲述此史,自虑不善言谈,
听者或多不憭,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又虑钞者之劳也,乃复缩为文言,省
其举例以成要略,至今用之。
  然而终付排印者,写印已屡,任其事者实早劳矣,惟排字反较省,因以印也。

  自编辑写印以来,四五友人或假以书籍,或助为校勘,雅意勤勤,三年如一,
呜呼,于此谢之!
  一九二三年十月七日夜,鲁迅记于北京。

         ※        ※         ※

  〔1〕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 最早有英国翟理斯《中国文学史》(一九○一
年伦敦出版)、德国葛鲁贝《中国文学史》(一九○二年莱比锡出版)等。中国人
所作者,有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一九○四年出版)、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
(一九一八年出版)等。林著排斥小说,谢著全书六十三章,仅有四个章节论及小
说。

题记

  回忆讲小说史时,距今已垂十载,即印此梗概,亦已在七年之前矣。尔后研治
之风,颇益盛大,显幽烛隐,时亦有闻。如盐谷节山〔1〕教授之发见元刊全相平话
残本及“三言”,并加考索,在小说史上,实为大事;即中国尝有论者〔2〕,谓当
有以朝代为分之小说史,亦殆非肤泛之论也。此种要略,早成陈言,惟缘别无新书,
遂使尚有读者,复将重印,义当更张,而流徙以来,斯业久废,昔之所作,已如云
烟,故仅能于第十四十五及二十一篇,稍施改订,余则以别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