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殊异,鬼事不过什一而已。他如江阴金捧阊〔29〕之《客窗偶笔》四卷(嘉庆元年
序),福州梁恭辰〔30〕之《池上草堂笔记》二十四卷(道光二十八年序),桐城
许奉恩〔31〕之《里乘》十卷(似亦道光中作),亦记异事,貌如志怪者流,而盛
陈祸福,专主劝惩,已不足以称小说。
※ ※ ※
〔1〕瞿佑(1341—1427) 字宗吉,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曾官国子助教、周王府长史。撰有《存斋遗稿》、《归田诗话》等。所撰《剪
灯新话》,四卷,二十一则,模拟唐人传奇小说。据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子部
小说类注:“瞿佑又有《剪灯余话》(按应作《新话》),正统七年癸酉李时勉请
禁毁其书,故与李桢《余话》皆不录。”
〔2〕明嘉靖以来将说部刻为丛集的,有:陆楫等辑刊《古今说海》,李栻辑刊
《历代小史》,吴琯辑刊《古今逸史》,王文浩辑刊《唐人说荟》(一名《唐代丛
书》)等。这些书真伪错杂,鲁迅在《破唐人说荟》、《唐宋传奇集·序例》等文
中曾予以批评。
〔3〕关于蒲松龄的生卒年,清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称,松龄“以康熙五十
四年(1715)正月二十二日卒,享年七十有六。”据此推知其生年为崇祯十三年
(1640)。
〔4〕黄州 此处指北宋时谪居黄州的苏轼。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一:“子
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日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谈谐放荡,不复为
畛畦。有不能谈者,则强之说鬼;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于是闻者无不绝倒,
皆尽欢而去。”
〔5〕关于蒲松龄搜集异闻事,见邹彛度杪侍浮罚骸跋啻壬酉缋铮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甖,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
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
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
此书方告蒇。”
〔6〕关于王士祯欲市《聊斋志异》事,据清陆以恬《冷庐杂识》云:“蒲氏松
龄《聊斋志异》流播海内,几于家有其书。相传渔洋山人爱重此书,欲以五百金购
之不能得。”倪鸿《桐阴清话》也有类似记载。
鲁迅《小说旧闻钞》中《聊斋志异》条按语指出:“王渔洋欲市《聊斋志异》
稿及蒲留仙强执路人使说异闻二事,最为无稽,而世人偏艳传之,可异也。”
〔7〕这里所说的《聊斋志异》始刊于严州,指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柯亭刊
本,赵起杲刊刻。严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
〔8〕但明伦 字天叙,一字云湖,清广顺(今贵州长顺)人,曾官两淮盐运使。
他注释的《聊斋志异》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刊行。
吕湛恩,清文登(今属山东)人,他所作的《聊斋志异》的注文,曾于道光五
年(1825)单独刊行,道光二十三年(1843)注文与《聊斋志异》原文合刻。
〔9〕《聊斋志异拾遗》 一卷二十七篇本未见。另有道光十年(1830)得月簃
丛书本《聊斋志异拾遗》一卷,光绪四年(1878)北京聚珍堂本《聊斋拾遗》四卷
等。
〔10〕袁枚(1716—1798)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清钱塘(今浙江杭
州)人,曾任江浦、江宁等县知县。撰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11〕沈起凤(1741—?) 字桐威,号红心词客,清吴县(今属江苏)人。
所撰《谐铎》,十二卷。
〔12〕和邦额 字闲斋,号霁云主人,清满洲人。
〔13〕浩歌子 即尹庆兰,字似村,清满洲镶黄旗人。
〔14〕管世灏 字月楣,清海昌(今浙江海宁)人。
〔15〕冯起凤 字梓华,清平湖(今属浙江)人。
〔16〕邹彛∽趾卜桑畔粝婀菔陶撸褰鹭眩ń窠瘴尬┤恕
撰有《三借庐笔谈》等。
〔17〕黍余裔孙 即屠绅,参看本书第二十五篇。
〔18〕金武祥(1841—1924) 字淐生,号粟香,清末江阴(今属江苏)人。
撰有《粟香随笔》、《江阴艺文志》等。
〔19〕盛时彦 字松云,清北平(今北京)人。纪昀门人。下面的引文见《阅
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自序。
〔20〕此段引文见《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自序。
〔21〕乐钧 字元淑,号莲裳,清临川(今属江西)人。撰有《青芝山馆诗集》。
〔22〕许秋垞 清海昌(今浙江海宁)人。撰有《琵琶演义》等。
〔23〕汤用中 字芷卿,清常州(今属江苏)人。
〔24〕王韬(1828—1897) 字紫诠,号仲彛趾盘炷隙蒇牛宄ぶ蓿ń窠
苏吴县)人。著译甚多。所撰《淞隐漫录》,又名《后聊斋志异》;《淞滨琐话》,
又名《淞隐续录》。
〔25〕宣鼎(1834—1879) 字瘦梅,清天长(今属安徽)人。撰有《返魂香
传奇》等。
〔26〕许元仲 字小欧,清松江(今属上海)人。
〔27〕俞鸿渐(1781—1846) 字仪伯,清德清(今属浙江)人。
撰有《印雪轩文钞》、《印雪轩诗抄》等。
〔28〕俞樾(1821—1907) 字荫甫,号曲园,清德清人。著述颇多,总称
《春在堂全书》。
〔29〕金捧阊(1760—1810) 字玠堂,清江阴(今属江苏)人。
所撰《客窗偶笔》,原八卷,后散佚,其孙辑得四卷,与《客窗二笔》一卷合
刻。
〔30〕梁恭辰 字敬叔,清福州(今属福建)人。
〔31〕许奉恩 字叔平,清桐城(今属安徽)人。
第二十三篇 清之讽刺小说
寓讥弹于稗史者,晋唐已有,而明为盛,尤在人情小说中。然此类小说,大抵
设一庸人,极形其陋劣之态,借以衬托俊士,显其才华,故往往大不近情,其用才
比于“打诨”。
若较胜之作,描写时亦刻深,讥刺之切,或逾锋刃,而《西游补》之外,每似
集中于一人或一家,则又疑私怀怨毒,乃逞恶言,非于世事有不平,因抽毫而抨击
矣。其近于呵斥全群者,则有《钟馗捉鬼传》〔1〕十回,疑尚是明人作,取诸色人,
比之群鬼,一一抉剔,发其隐情,然词意浅露,已同嫚骂,所谓“婉曲”,实非所
知。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敗北祝嫠颍仍谑苛郑黄
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吴敬梓字敏轩,安徽全椒人,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
《文选》,诗赋援笔立成。然不善治生,性又豪,不数年挥旧产俱尽,时或至于绝
粮,雍正乙卯,安徽巡抚赵国麟举以应博学鸿词科,不赴,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
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
而家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乾隆十九年卒于客中,年五
十四(一七○一——一七五四)。所著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
〔2〕诗七卷,皆不甚传(详见新标点本《儒林外史》卷首)。
吴敬梓著作皆奇数,故《儒林外史》亦一例,为五十五回;其成殆在雍正末,
著者方侨居于金陵也。时距明亡未百年,士流盖尚有明季遗风,制艺而外,百不经
意,但为矫饰,云希圣贤。敬梓之所描写者即是此曹,既多据自所闻见,而笔又足
以达之,故能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
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
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但如集诸碎锦,
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敬梓又爱才士,“汲
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程晋芳所作传云)故
书中攻难制艺及以制艺出身者亦甚烈,如令选家马二先生自述制艺之所以可贵云:
“……‘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
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
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到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