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的诗人,还大抵相信上帝,有的竟以为诗人死后,将得上帝的优待,坐在他旁边吃糖果哩。〔11〕然而我们现在听了这些话,总不至于连忙去学做诗,希图将来有糖果吃罢。就是万分爱吃糖果的人,也不至于此。
就因为上述的一些有益无害的原因,所以终于还要尽微末之力,将这献给中国的读者,连老人和成人,单是借此消遣的和研究文学的都在内,并不专限于儿童。
世界语译本上原有插画三小幅,这里只取了两幅;最可惜的是为了经济关系,那难得的十二幅壁画的大部分只能用单色铜版印,以致失去不少的精采。但总算已经将匈牙利的一种名作和两个画家绍介在这里了。
一九三一年四月一日,鲁迅。
EE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一年十月上海湖风书店出版的中译本《勇敢的约翰》。
《勇敢的约翰》,长篇童话叙事诗,裴多菲的代表作。它以流行的民间传说为题材,描写贫苦牧羊人约翰勇敢机智的斗争故事。孙用据世界语译本转译。
〔2〕PetogfiSándor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傺览诗人、革命家。一八四八年三月他参加领导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布达佩斯起义,次年九月在同协助奥国侵略的沙皇军队作战中牺牲。〔3〕K。deKalocsay克。德。考罗卓(1891—?),匈牙利诗人、翻译家,《勇敢的约翰》的世界语译者。
〔4〕SándorBélátol山陀尔。贝拉(1872—1949),匈牙利画家。
〔5〕学生杂志一种以青少年为对象的月刊,朱元善等编辑,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九一四年七月创刊,原名《学生月刊》,一九二○年起改用本名。一九四七年八月出至第二十四卷第八期终刊。〔6〕哥萨克原为突厥语,意思是“自由的人”或“勇敢的人”。他们原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农奴和城市贫民,十五世纪后半叶和十六世纪前半叶,因不堪封建压迫,从俄国中部逃出,定居在俄国南部的库班河和顿河一带,自称为“哥萨克人”。他们善骑战,沙皇时代多入伍当兵。
〔7〕AlfredTeniers通译奥尔佛雷德。德涅尔斯,奥地利作家。
白莽(1909—1931),原名徐祖华,笔名白莽、殷夫,浙江象山人。作家,“左联”成员。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所译的德涅尔斯的文章题为《彼得斐。山陀尔行状》。〔8〕I。Schnitzer施尼策尔(1839—1921),匈牙利记者、诗人、翻译家。
〔9〕湖南军阀何键在一九三一年二月给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的咨文中说:“近日课本。每每狗说。猪说。鸭子说。以及猫小姐。狗大哥。牛公公之词。充溢行间。
禽兽能作人言。尊称加诸兽类。鄙俚怪诞。莫可言状。“(见一九三一年三月五日《申报》)
〔10〕骑了巨人到仙人岛去做皇帝这是《勇敢的约翰》结尾的情节。
〔11〕诗人死后坐在上帝身旁吃糖果,见德国诗人海涅(1797—1856)的诗集《还乡记》中的第六十六首小诗。原诗的译文是:“我梦见我自己做了上帝,昂然地高坐在天堂,天使们环绕在我身旁,不绝地称赞着我的诗章。我在吃糕饼、糖果,喝着酒,和天使们一起欢宴,我享受着这些珍品,却无须破费一个小钱。”
《远方》按语
《远方》是小说集《我的朋友》三篇中之一篇。
作者盖达尔(ArkadiiGaidar)〔2〕和插画者叶尔穆拉耶夫(A。Ermola-ev)〔3〕都是新出现于苏联文艺坛上的人。
这一篇写乡村的改革中的纠葛,尤其是儿童的心情:好奇,向上,但间或不免有点怀旧。
法捷耶夫〔4〕曾誉为少年读物的名篇。
这是从原文直接译出的;插画也照原画加入。
自有“儿童年”〔5〕以来,这一篇恐怕是在《表》〔6〕以后我们对于少年读者的第二种好的贡献了。
编者三月十一夜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三月十六日《译文》月刊新一卷第一期,在《远方》译文之前。
《远方》,苏联盖达尔所作中篇小说,曹靖华译,鲁迅校阅。
后于一九三八年六月中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2〕盖达尔(A。h。YaPiaT,1904—1941)*樟难ё家,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远方》、《铁木儿及其伙伴》等。
〔3〕叶尔穆拉耶夫(A。STjLiaVH)苏联画家。
〔4〕法捷耶夫(A。A。
kaiVVH,1901—1956)苏联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毁灭》、《青年近卫军》等。
〔5〕“儿童年”一九三三年末,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根据上海市儿童幸福委员会的呈请,定一九三四年为上海市“儿童年”。
一九三五年三月,国民党政府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呈请,定一九三五年八月至一九三六年七月为全国“儿童年”。
〔6〕《表》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I。haWOVMVVH)的中篇小说,鲁迅译。
描写十月革命后,苏联儿童教养院教育、改造流浪儿的故事。
一九三五年七月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
《越铎》出世辞
于越〔2〕故称无敌于天下,海岳精液,善生俊异,〔3〕后先络驿,展其殊才;其民复存大禹〔4〕卓苦勤劳之风,同勾践〔5〕坚确慷慨之志,力作治生,绰然足以自理。
世俗递降,精气播迁,则渐专实利而轻思理,乐安谧而远武术,鸷夷乘之,爰忽颠陨,全发之士,系踵蹈渊,而黄神啸吟,民不再振。
辫发胡服之虏,旃裘引弓之民,翔步于无余〔6〕之旧疆者盖二百余年矣。
已而思士笃生,上通帝旨,转轮〔7〕之说,弥沦大区,国士桓桓〔8〕,则首举义旗于鄂。
诸出响应,涛起风从,华夏故物,光复太半,东南大府,亦赫然归其主人。
越人于是得三大自由〔9〕,以更生于越,索虏〔10〕则负无量罪恶,以底于亡。
民气彭张,天日腾笑,孰善赞颂,庶猗伟之声,将充宙合矣。
顾专制久长,鼎镬为政,以聚敛穷其膏髓,以禁令制其讥平,瘠弱槁枯,为日滋永,桎梏顿解,卷挛尚多,民声寂寥,群志幽閟,岂以为匹夫无与于天下,尚如戴朔北之虏也。
共和之治,人仔于肩,同为主人,有殊台隶〔11〕。
前此罪恶,既咸以归索虏,索虏不克负荷,俱以陨落矣。
继自今而天下兴亡,庶人有责,使更不同力合作,为华土谋,复见瘠弱槁枯,一如往日,则番番良士〔12〕,其又将谁咎耶?是故侪伦则念之矣,独立战始,且垂七旬,智者竭虑,勇士效命,而吾侪庶士,坐观其成,傥不尽一得之愚,殆自放于国民之外。
爰立斯报,就商同胞,举文宣意,希翼治化。
纾自由之言议,尽个人之天权,促共和之进行,尺政治之得失,发社会之蒙覆,振勇毅之精神。
灌输真知,扬表方物,凡有知是,贡其颛愚,力小愿宏,企于改进。
不欲守口,任华土更归寂寞,复自负无量罪恶,以续前尘;庶几闻者戒勉,收效毫厘,而吾人公民之责,亦借以尽其什一。
猗此于越,故称无敌于天下,鸷夷纵虐,民生槁枯,今者解除,义当兴作,用报古先哲人征营治理之业。
唯专制永长,昭苏非易,况复神驰白水,孰眷旧乡,返顾高丘,正哀无女。
〔13〕呜呼,此《越铎》之所由作也!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二年一月三日绍兴《越铎日报》创刊号,署名黄棘。
原无标点。
《越铎》,即《越铎日报》,一九一二年一月三日由越社创办于绍兴。
一九二七年三月停刊。
早期曾得到鲁迅的支持。
〔2〕于越晋代贺循《会稽土地记》:“少康封其少子,号曰‘于越’。
越国之称始于此。“
〔3〕海岳精液,善生俊异晋代虞预《会稽典录。朱育》:“(虞)翻对曰:
‘夫会稽上应牵牛之宿,下有少阳之位。
……山有金木鸟兽之殷,水有鱼盐珠蚌之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