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鲁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
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六月五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七日《京报副刊》。

  〔2〕即收入本书的《“碰壁”之后》。

  〔3〕汪懋祖(1891—1949) 字典存,江苏吴县人,当时的女师大教员,是杨
荫榆迫害学生事件的积极参加者。
杨荫榆宴请评议员于西安饭店,他也列席。
他在
这篇致“全国教育界”的意见书(载一九二五年六月二日《晨报》)中,诬蔑学生,
颠倒黑白,对杨荫榆大加推崇:“杨校长之为人,颇有刚健之气,欲努力为女界争
一线光明,凡认为正义所在,虽赴汤蹈火,有所不辞。
今反杨者,相煎益急,鄙人
排难计穷,不敢再参末议。

  〔4〕阿丕 即曹丕(187—226),曹操的次子。
参看本卷第520页注〔17〕。

阿植,即曹植(192—232),曹操第三子。
参看本卷第520页注〔18〕。

  〔5〕《七步诗》 《世说新语·文学》载:“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
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明代冯惟讷《古诗
纪》选录此诗,注云“本集不载”,并附录四句的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
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清代丁晏的《曹集诠评》中关于此诗也说:“
《诗纪》云‘本集不载’,疑出附会。




                               杂感〔1〕

  人们有泪,比动物进化,但即此有泪,也就是不进化,正如已经只有盲肠,比
鸟类进化,而究竟还有盲肠,终不能很算进化一样。凡这些,不但是无用的赘物,
还要使其人达到无谓的灭亡。
  现今的人们还以眼泪赠答,并且以这为最上的赠品,因为他此外一无所有。无
泪的人则以血赠答,但又各各拒绝别人的血。
  人大抵不愿意爱人下泪。但临死之际,可能也不愿意爱人为你下泪么?无泪的
人无论何时,都不愿意爱人下泪,并且连血也不要:他拒绝一切为他的哭泣和灭亡。

  人被杀于万众聚观之中,比被杀在“人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快活,因为他可以
妄想,博得观众中的或人的眼泪。但是,无泪的人无论被杀在什么所在,于他并无
不同。
  杀了无泪的人,一定连血也不见。爱人不觉他被杀之惨,仇人也终于得不到杀
他之乐:这是他的报恩和复仇。
  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
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菌的并无恶意的侵入,不是我自
己制定的死刑。
  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
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
的。
  但厌恶现世的人们还住着。这都是现世的仇仇,他们一日存在,现世即一日不
能得救。
  先前,也曾有些愿意活在现世而不得的人们,沉默过了,呻吟过了,叹息过了,
哭泣过了,哀求过了,但仍然愿意活在现世而不得,因为他们忘却了愤怒。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
  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因为愤怒只是如此,所以他们要愤怒一生,——而且
还要愤怒二世,三世,四世,以至末世。
  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类等等,——
  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2〕,没有已时者有望。
  但太觉疲劳时,也无妨休息一会罢;但休息之后,就再来一回罢,而且两回,
三回……。血书,章程,请愿,讲学,哭,电报,开会,挽联,演说,神经衰弱,
则一切无用。
  血书所能挣来的是什么?不过就是你的一张血书,况且并不好看。至于神经衰
弱,其实倒是自己生了病,你不要再当作宝贝了,我的可敬爱而讨厌的朋友呀!
  我们听到呻吟,叹息,哭泣,哀求,无须吃惊。见了酷烈的沉默,就应该留心
了;见有什么像毒蛇似的在尸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驰,就更应该留心了:
这在豫告“真的愤怒”将要到来。那时候,仰慕往古的就要回往古去了,想出世的
要出世去了,想上天的要上天了,灵魂要离开肉体的就要离开了!……
  五月五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八日北京《莽原》周刊第三期。
  〔2〕二六时中 即十二个时辰,整天整夜的意思。


                            战士和苍蝇〔1〕

  Schopenhauer〔2〕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
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
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
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
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
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
们!
  三月二十一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北京《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
刊》第十四号。
  作者在同年四月三日《京报副刊》发表的《这是这么一个意思》中对本文曾有
说明:“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
先烈;苍蝇则当然是指奴才们。”(见《集外集拾遗》)
  〔2〕Schopenhauer 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这里
引述的话,见他的《比喻·隐喻和寓言》一文。



                            这个与那个〔1〕

                             一 读经与读史

  一个阔人说要读经〔2〕,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
岂但“读”而已矣哉,
据说还可以“救国”哩。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那也许是确凿的罢,然
而甲午战败了,——为什么独独要说“甲午”呢,是因为其时还在开学校,废读经
〔4〕以前。

  我以为伏案还未功深的朋友,现在正不必埋头来哼线装书。
倘其咿唔日久,对
于旧书有些上瘾了,那么,倒不如去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须是野史;
或者看杂说。

  现在中西的学者们,几乎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5〕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
弯总要软下来似的。
其实呢,书的原式是改变了,错字是加添了,甚至于连文章都
删改了,最便当的是《琳琅秘室丛书》〔6〕中的两种《茅亭客话》〔7〕,一是宋
本,一是四库本,一比较就知道。
“官修”而加以“钦定”的正史也一样,不但本
纪咧,列传咧,要摆“史架子”;里面也不敢说什么。
据说,字里行间是也含着什
么褒贬的,但谁有这么多的心眼儿来猜闷壶卢。
至今还道“将平生事迹宣付国史馆
立传”,还是算了罢。

  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
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
看宋事,《三朝北盟汇编》〔8〕已经变成古董,太贵
了,新排印的《宋人说部丛书》〔9〕却还便宜。
明事呢,《野获编》〔10〕原也好,
但也化为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