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史·选举志一》:“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
⒅ 路粹引孔融的话,见《后汉书·孔融传》。路粹,字文蔚,陈留(今河南
开封东南)人,曹操的军谋祭酒。他承曹操的意旨控告孔融,说孔融对祢衡讲过这
几句话,曹操便用“不孝”的罪名杀掉孔融。但曹操在《求贤令》中又说只要有才
能,“不仁不孝”的人也可任用,在这件事上自相矛盾,因此鲁迅说“教人发笑”。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汉献帝时曾为北海相,因而
有“北海先生”之称。
⒆ 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 英国哲学家。他是终身不娶的学者。
主要著作有《综合哲学体系》等。
⑿ “实用主义” 即实验主义,现代资产阶级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产生
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主要代表有美国的皮尔斯、杜威等。其基本观点是否认
真理的客观性,主张有用即真理。
[21] 哭竹 三国时吴国孟宗的故事。唐代白居易编的《白氏六帖》说:
“孟宗后母好笋,令宗冬月求之,宗入竹林恸哭,笋为之出。”卧冰,晋代王详的
故事。《晋书·王详传》说,他的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详解衣将剖冰求
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尝秽,南朝梁庾黔娄的故事。《梁书·庾
黔娄传》说,他的父亲庾易“疾始二日,医云:‘欲知差剧,但尝粪甜苦。’易泄
痢,黔娄辄取尝之。”这三个故事都收在《二十四孝》中。
[22] 《孝经》 儒家经典之一,共十八章,孔门后学所述。汉代列入“七
经”之一,后来又列入“十三经”
[23] “学于古训” 语见《尚书·说命》。
[2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见《孟子·离娄》。据汉代赵岐注:“于礼
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
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我之节烈观①
“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本是中国历来的叹声。
不过时
代不同,则所谓“日下”的事情,也有迁变:从前指的是甲事,现在叹的或是乙事。
除了“进呈御览”的东西不敢妄说外,其余的文章议论里,一向就带这口吻。
因为
如此叹息,不但针砭世人,还可以从“日下”之中,除去自己。
所以君子固然相对
慨叹,连杀人放火嫖妓骗钱以及一切鬼混的人,也都乘作恶余暇,摇着头说道,
“他们人心日下了。
”
世风人心这件事,不但鼓吹坏事,可以“日下”;即使未曾鼓吹,只是旁观,
只是赏玩,只是叹息,也可以叫他“日下”。
所以近一年来,居然也有几个不肯徒
托空言的人,叹息一番之后,还要想法子来挽救。
第一个是康有为,指手画脚的说
“虚君共和”才好,②陈独秀便斥他不兴③;其次是一班灵学派的人,不知何以起
了极古奥的思想,要请“孟圣矣乎”的鬼来画策;陈百年钱玄同刘半农又道他胡说。
④这几篇驳论,都是《新青年》⑤里最可寒心的文章。
时候已是二十世纪了;人类
眼前,早已闪出曙光。
假如《新青年》里,有一篇和别人辩地球方圆的文字,读者
见了,怕一定要发怔。
然而现今所辩,正和说地体不方相差无几。
将时代和事实,
对照起来,怎能不教人寒心而且害怕?
近来虚君共和是不提了,灵学似乎还在那里捣鬼,此时却又有一群人,不能满
足;仍然摇头说道,“人心日下”了。
于是又想出一种挽救的方法;他们叫作“表
彰节烈”⑥!
这类妙法,自从君政复古时代⑦以来,上上下下,已经提倡多年;此刻不过是
竖起旗帜的时候。
文章议论里,也照例时常出现,都嚷道“表彰节烈”!要不说这
件事,也不能将自己提拔,出于“人心日下”之中。
节烈这两个字,从前也算是男子的美德,所以有过“节士”,“烈士”的名称。
然而现在的“表彰节烈”,却是专指女子,并无男子在内。
据时下道德家的意见,
来定界说,大约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
他便节得愈好。
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
尽;一种是有强暴来污辱他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
这也是
死得愈惨愈苦,他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
议论。
万一幸而遇着宽厚的道德家,有时也可以略迹原情,许他一个烈字。
可是文
人学士,已经不甚愿意替他作传;就令勉强动笔,临了也不免加上几个“惜夫惜夫”
了。
总而言之: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将这类人
物,称赞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国便得救了。
大意只是如此。
康有为借重皇帝的虚名,灵学家全靠着鬼话。
这表彰节烈,却是全权都在人民,
大有渐进自力之意了。
然而我仍有几个疑问,须得提出。
还要据我的意见,给他解
答。
我又认定这节烈救世说,是多数国民的意思;主张的人,只是喉舌。
虽然是他
发声,却和四支五官神经内脏,都有关系。
所以我这疑问和解答,便是提出于这群
多数国民之前。
首先的疑问是:不节烈(中国称不守节作“失节”,不烈却并无成语,所以只
能合称他“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照现在的情形,“国将不国”,自不
消说:丧尽良心的事故,层出不穷;刀兵盗贼水旱饥荒,又接连而起。
但此等现象,
只是不讲新道德新学问的缘故,行为思想,全钞旧帐;所以种种黑暗,竟和古代的
乱世仿佛,况且政界军界学界商界等等里面,全是男人,并无不节烈的女子夹杂在
内。
也未必是有权力的男子,因为受了他们蛊惑,这才丧了良心,放手作恶。
至于
水旱饥荒,便是专拜龙神,迎大王,滥伐森林,不修水利的祸祟,没有新知识的结
果;更与女子无关。
只有刀兵盗贼,往往造出许多不节烈的妇女。
但也是兵盗在先,
不节烈在后,并非因为他们不节烈了,才将刀兵盗贼招来。
其次的疑问是: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照着旧派说起来,女子是“阴类”,
是主内的,是男子的附属品。
然则治世救国,正须责成阳类,全仗外子,偏劳主体。
决不能将一个绝大题目,都阁在阴类肩上。
倘依新说,则男女平等,义务略同。
纵
令该担责任,也只得分担。
其余的一半男子,都该各尽义务。
不特须除去强暴,还
应发挥他自己的美德。
不能专靠惩劝女子,便算尽了天职。
其次的疑问是:表彰之后,有何效果?据节烈为本,将所有活着的女子,分类
起来,大约不外三种:一种是已经守节,应该表彰的人(烈者非死不可,所以除出);
一种是不节烈的人;一种是尚未出嫁,或丈夫还在,又未遇见强暴,节烈与否未可
知的人。
第一种已经很好,正蒙表彰,不必说了。
第二种已经不好,中国从来不许
忏悔,女子做事一错,补过无及,只好任其羞杀,也不值得说了。
最要紧的,只在
第三种,现在一经感化,他们便都打定主意道:“倘若将来丈夫死了,决不再嫁;
遇着强暴,赶紧自裁!”试问如此立意,与中国男子做主的世道人心,有何关系?
这个缘故,已在上文说明。
更有附带的疑问是:节烈的人,既经表彰,自是品格最
高。
但圣贤虽人人可学,此事却有所不能。
假如第三种的人,虽然立志极高,万一
丈夫长寿,天下太平,他便只好饮恨吞声,做一世次等的人物。
以上是单依旧日的常识,略加研究,便已发见了许多矛盾。
若略带二十世纪气
息,便又有两层:
一问节烈是否道德?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
利,才有存在的价值。
现在所谓节烈,不特除开男子,绝不相干;就是女子,也不
能全体都遇着这名誉的机会。
所以决不能认为道德,当作法式。
上回《新青年》登
出的《贞操论》⑧里,已经说过理由。
不过贞是丈夫还在,节是男子已死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