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跟他对敌的人只要中招,必然被打得飞出一丈之外,足见其爆发力之巨大了。
郭云深的功夫,有两个特地,一个是动作快,电光石火,人动拳到,另一个是反应敏捷,不管对方拳棒有多快,都能避开,结合上他的爆发力极强的崩拳,很是风光,堪称一代大家。
“崩拳的步法,全在一趟一蹬,前脚进时,似铁牛耕地。不偏不倚,要中直,抢占对方中门。后脚蹬时,要快迅、猛烈,如箭出弦。意一动,身一抖,便进身,不能有丝毫迟疑之感。正如拳经所说的,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宁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崩拳如射箭,打倒还嫌慢,重在一个狠字。”老头儿一边儿给范无病讲解,一边儿当场给他演练了两下。
范无病试着练了两招,就发觉郭云深的半步崩拳,纯粹是以爆发力取胜,不管你的体重,防御能力,是否练过硬功夫等等,一律都是一拳击飞。
而据老头儿说郭云深的崩拳,当时已经到了只要接触一点点,就可以击飞壮汉的地步,这个爆发力已经超过李小龙很多了,属于典型的以内家功力取胜。
范无病一听,就觉得这套功夫正适合自己,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内家真力给发挥到极致,达到一击命中即可取胜的目的,真是省时又省力。
不过范无病练了几下,就觉得有点儿不对头儿,半步崩拳,顾名思义应该就是直拳了,可是直拳最多能够把人给打出去,但是从费老师所言,当时郭云深是可以把人打飞的,也就是说把人给打得升到空中,这个是怎么做到的呢?
范无病提出了这个问题,费老师想了一下后说道,“崩拳所走的路线,许多人认为是一条直线,是一个直拳动作,其实从崩拳的技术动作来分析,它并非走直线,而是在它的运动过程中,包含着一定的弧线。”
老头儿说着就跟范无病比划了两招儿,让他体会。果然,当顺步崩拳转变为拗步崩拳,或拗步崩拳转变为顺步崩拳时,后拳沿着前手小臂,向前打出,里面暗含着向下压的劲,拳面又有前顶之劲,在发劲的一刹间,小臂又有向前裹钻、向上猛挑的劲力,而要发挥这些劲力,并不是一条直线所能够做到的。
单凭一个直力是无法将人打得升高,而只能将人打出。因为每个人在遭到外界打击时,都会作出防御性的反应。当用崩拳打击对方时,对方必然会产主一个向上的抗劲,而崩拳者可借其抗劲,再往前上裹钻、猛挑,借力用劲,使对方失去重心,拔根而起,紧接着催发劲力,对方必然会被打至升高,而后跌出。
老头儿大半辈子精研拳术,虽然并不是主修半步崩拳,但是对于这套拳法的机理还是深入研究过的,因此这么一解释,倒是深入透彻,范无病体会了一会儿,渐渐地就明白了这套拳法的道理。
再加上范无病这年余时间都跟着范天澜学医,对于人体构造和真气运行有了很深刻的了解,两相结合之下,就发觉了其中奥妙,果然是受用无穷。
对于普通人而言,半步崩拳可能很难奏效,将人打飞,但是对于内功底子极为深厚的范无病而言,这套拳法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旦悟透了其中的奥妙,这种简单的拳法实在是太有效果了。
实际上要学崩拳,首先基本功就要过硬的,然则范无病有内家功夫傍身,这个基础的功夫自然而然地成型,根本不需要考虑其他,此时所需要的,就是崩拳诀窍以及发力的方式而已,经过同老头儿的一番切磋之后,已经深有体悟,自觉练习一两天,必然就能够深得其中三昧。
于是范无病也不跟老头儿多说了,直接找了个地方,避在一旁练习崩拳,细细地体会从全身发出来的力道,在外人看上去就好像有点儿如鲠在喉的样子,一套拳法愣是打不出去,看得人分外难受。
但是范无病自己就觉得全身的力道集于一点,这个打击力度是相当大的,如果能够打到对方的要穴之上,瞬间就能够封闭他的血脉,到达一招制敌的效果。
那边儿的演示台上,正有练习空手道的人在互相切磋,两个日本人呼来喝去的,看上去倒很有几分威势,显然并不是初学者,范无病冷眼旁观,觉得这些人的功夫底子是非常深厚的,院系里面的这些学生们,怕是应付不过来的。
但是随后上台的两名外援学生表演了一套太极拳,就让范无病刮目相看了,很明显这二位也是练家子,一套简单的招式下来,就同在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运动量极大,但是看看,还是功力浅薄了一些。
范无病偶尔看一下演示台上面的情景,然后接着半步半步地练习他的崩拳,看上去就跟残疾人走路一样,练到了高兴的地方,脸上就带出了一些看上去非常诡异的笑容来。
周围有些学生忍不住多看他两眼,范无病就听到有两个女生在那里窃窃私语,“这不是那个范无病吗?他怎么这样了?看上去这个动作,好像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面说的那个含笑半步颠啊!”
范无病正在那里半步半步地向前崩着,突然间听了这句话,险些给岔了气儿。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典的牢房之中
《唐伯虎点秋香》是去年上映的,此时已经传遍了大陆。
这部由向氏兄弟的永胜公司和中电公司合拍的爱情喜剧,在香港获得了四千万以上的票房,本片充分展示了香港电影人颠覆古典题材的超凡想像力。
在这部影片中,各种后现代手法层出不穷,无论是行为艺术绘画、现代打击乐表演、时装模特步态以及充满广告词汇的毒药介绍,再加上面目全非脚一类的搞笑创意,原本斯斯文文的才子佳人戏被全面篡改,令人既兴奋又目瞪口呆。
而把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风流英俊、才华横溢的江南四大才子刻画成好色庸俗的市井之徒,则遭到内地不少影评人的批评,甚至被大陆媒体评为年度最庸俗电影,周星驰的拥护与反对两派的形成也自此开始。
但是无论如何,票房好至少能够说明一件事情,就是这部影片是受欢迎的。
范无病始终认为,作为电影,教育意义和其他的一些噱头都不重要,最主要的就是能够让人开心一笑或者体验一些震撼的或者感人的或者恐怖的场景,其他的真没有必要硬塞进来。
就如同国内的动画片一样,正是因为受限制太多,说教倾向又太过浓烈,总想要把大人的一些意愿强加给小孩子,以至于连小朋友们都不爱看,更何况大人了?一旦做一件事情之前,就限定了应该如何如何,那么这件事情多半是要走偏的。
当年范无病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感觉是愤怒,怎么可以把四大才子颠覆成这样?后来看了周星驰的很多电影,渐渐开始喜欢上他的片子,才发觉,他的恶搞、他早期电影中所具有的童心都是能够让自己感到共鸣的东西。
周星驰的电影,论其影响力而言,范无病私下认为除了《大话西游》系列之外,就以《唐伯虎点秋香》为最佳,尤其喜欢里面唐伯虎面对华夫人时的那一段类似于ROP又加一点磁鼓配乐的念白,虽然里面内容不免有些粗俗,但是词曲的押韵且演出者激情高涨至天崩地裂的感觉,大概也可以弥补这一点瑕疵。
范无病记得,当时自己的很多同学都能够把里面的许多精彩对白一字不漏地对出来,足见其影响力有多深了。
无厘头和无聊,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看演员的表演,这部片子中的许多笑料都很一般,但是很明显,经过周星驰的艺术加工,便将无厘头演绎到惟妙惟肖。如果换做他人,此片显然要成为极无聊的闹剧。因此周星驰也堪称是华语影坛中的一个前无古人,至今没有来者的成就了,当然由于文化因素,他的成就也仅限于华语影坛,外国人对这一套是不买账的,因为他们看不懂。
两位女同学的一句“含笑半步颠”,让范无病想到了周星驰,紧接着就想到了自己的娱乐公司似乎又该推出新片了,否则光靠唱歌产生的影响力不大啊!只不过要拍什么片子才好,还是需要仔细斟酌一番的。
范无病不断地练习着崩拳,忽然有所感悟,当年郭云深前辈身在锁链的舒服之中,拳脚不得伸展,遂能创出这种爆发力极强又具有深刻的力学原理的拳法来,自己要是想深得其中三昧的话,最好也依样施法,先把自己给束缚起来最好。
范无病说做就做,立刻打电话给公司的手下们,问他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前清时候的牢房,还有那个木枷或者铁锁链之类的东西?
手下们听了范总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