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的国人,上至总统,下至平民,觉得不听梁先生的话,肯定要犯错误。一九二一年,一个奥地利提琴大师来京演出,梁启超便在《晨报》撰文推荐,指出,如果不前去东城真光电影院聆听这位音乐家演奏西洋名曲,便是没有文化水平的野蛮人!

于是北京大中学生典当衣物,都去购买售价昂贵的入场券。总统黎元洪也认为自己决不是野蛮人,竟在影院包了一厢,携带妻妾眷属,前往捧场,并向西洋音乐家赠送鲜花大提篮。

由此可见梁任公的魅力何其之大了,不过就是这位梁任公,却跟中医一直过不去。

当年梁启超梁任公因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他得病多年,家人屡劝就医,总嫌费事,但在入院前一天,忽然怀疑自己得的是癌症,终于同意检查一下。经X光透视,医生见右肾中有一黑点,诊断为瘤。

梁启超之弟梁仲策问主治医生,“不一定是癌吧?”医生回答说,“不一定不是癌。”再问怎么治?医生说要全部割除。手术后解剖此肾,果见其中有一大如樱桃的黑点,但却不是癌症。要命的是,病人尿中依然带血,且检查不出病源所在,于是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

当时的报纸对此大肆渲染,说梁启超入院检查后,医生说不出病原,又经过好几个医生的诊视和推断,这才认定病在右肾,说上面有肿物,要是不将右肾取去,肿物势必日益膨胀,将来总有割治的一日。所以开割是早晚难免的事情,虽然四五年内还不要紧。可是晚治总不如早治,至少早治可以免去有变成别种病症的危险。

于是,腹部剖开后,医生们在右肾上并没有发见肿物或何种毛病。但还是把右肾割下了!可是梁先生的尿血症并没有好。他们忽然又发见毛病在牙内,因此一连拔去七个牙。可是尿血症仍没有好。他们又说毛病在饮食。又把病人一连饿了好几天。可是他的尿血症还是没有好!医生们于是说了,他们找不出原因来!他们又说了,这病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为了这没什么要紧的病,割去了一个腰子、拔去了七个牙,饿得精疲力尽,肌瘦目陷,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并且还得花好几百块钱!

“此事在当时惹起了很大的风波,梁任公的弟弟,以及当时的文化界名人陈西滢和徐志摩等纷纷撰文嘲讽西医,而鲁迅也站出来针锋相对,力挺西医,直斥中医之荒谬,吵了一个不可开交。”范天澜对范无病说道,“私下里,梁启超先生对家人说过,这回手术的确可以不必做,也曾说过手术是协和孟浪错误了,但面对公众舆论,他还是发表了为协和、为西医、为科学辩护的文章,因为,他怕社会上或者因为这件事对于医学或其他科学生出不良的反动观念。”

“这岂不是有点儿自欺欺人了?”范无病听了直翻白眼,心道这位大师倒是很能拿自己的身体来作牺牲,为了一点儿执念,连腰子都搭进去了。

“从这件事情上,你就可以看出中医的地位当时有多么弱势了,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国民政府都考虑过要禁绝中医的。”范老先生说道,“我跟承老弟也就是那时候回到了国内,他推行自己的针灸术,广收门徒,而我则走遍全国,去身体力行地验证各种古方,想要整理出比较系统而实用的针灸术,尽可能地挽救一些藏在民间的古方。”

范天澜一想起当时那段年月,还是比较感慨的,两个人说了一会儿陈年旧事,风萍就带着风茂过来了,这次倒是带了不少的日常用品,准备住院了。

“今天就针灸吗?”风萍的心里面是比较着急的,毕竟昨天经过一番推拿之后,风茂的脚趾头已经会动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今天就进行针灸,或者整条腿就能动了吗?

当然风萍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有点儿不切实际,瘫了十多年的双腿,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治好的,就算是遇到了神医,他也得有个渐渐恢复的过程啊!

“今天的日子不合适行针,不过可以先用艾灸一灸。”范天澜笑着说道。

老头儿早就准备好了许多艾绒艾卷儿等物,还有姜片之类的东西,此时拿了出来,跟范无病等人说道,“针灸针灸,光针不灸是不行的,但是灸法要简单很多,基本上算是辅助疗法。艾草这东西,以五月端午采摘的为好,年头儿越久,效果越好。艾叶入诸经,理气血,逐湿寒,温经,止血,还可以安胎。但是也有一点要注意,阴虚血热者要慎用。”

老头儿将风茂的双腿曝露出来,然后将姜片贴到足三里上,将艾绒引燃,放在上面灸着,一面对众人说道,“足三里是保健穴位,就是普通人,没事儿也可以经常灸一灸,养生益智,有好处的。日本人在学到了中国的针灸之后,视为珍宝,对于灸足三里颇有心得,所谓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这里就是说要经常灸一灸足三里。”

“三里常不干是什么意思?”范无病感到有些奇怪,于是就问道。

“呵呵,待会儿你就知道了。”老头儿笑着说道。

一边儿灸着,一边儿换地方,一边儿跟范无病讲一些基本的理论,十四经发挥和子午流注之类的东西,当然也有很多阴阳五行的推理,范天澜见闻广博,行医经验又丰富,讲起这些东西来丝毫不觉生涩,跟大学里面那些照本宣科的教授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面,范无病也是见多识广之人,再加上因为练功对于这方面的东西多有了解,因此两个人交谈甚欢,倒是丝毫不觉得无聊。

不知不觉就过了很长的时间,最后老头儿说今天就灸到这里了,将那些姜片取下之后,就看到风茂的双腿穴道之上的表皮都起了许多水泡,老头儿抽了根银针将水泡一个个地挑破,里面的液体流了出来,弄得双腿上面湿淋淋的。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范无病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刚才老头儿说的常不干是什么意思。

既然要经常灸足三里,那么这里肯定是常常被灸出水泡来的,挑破之后自然湿淋淋的。

范无病看到了范天澜的针盒,非常古朴的样子,居然是整块儿的紫檀木雕琢成的,看样子不是新弄的,于是便问道,“师父,这盒子我瞧着有点儿像古董啊!”

范老先生倒也没有计较范无病随便喊他师父的事儿,看了范无病一眼,继续给风茂诊视,“家传的东西,说不清有多少代了。”

范无病打开了盒子一看,只见里面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针着实是不少,银针个个磨得通体透亮,只是其中有一根金针,金光灿灿的,与其他的针迥然不同。

范无病看了那根针,觉得非常好奇,忍不住就抽了出来,却发现原来这根金针是盘起来的,抽出来一看,足有一尺多长,软软的不像是针灸用的,倒像是一根缠东西用的金丝。

这东西看起来真是有些古怪啊!范无病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针。

第一百二十四章 金针渡厄

范无病自拔出了那金针,就怔怔地看着,他感觉到这根金针似乎是有生命的一般,柔软如同灵蛇一般,让他抓在手中,却很难把握它的走向。

“这样的金针,难道也能用来给人扎刺?”范无病觉得这样软绵绵滑不留丢的东西,应该是无法刺入病人的体内的。

据说针灸自非常远古的时候就开始了,当时的原始人就已经会用骨质的针进行放血疗法,或者针刺一些简单的穴位来治疗疾病,甚至还有专家们通过考证找到了原始人使用过的针灸用骨针。

范无病当初也是在博物馆中见识过这样的远古文物的,但是他怎么也看不出那么粗的骨针,是用来给人做针灸用的,那个粗细程度,用来缝制兽皮都嫌粗,更不用说扎在人的身上了,因此他非常怀疑那些考古专家们是不是大忽悠的徒弟。

后来的针有骨质的,玉质的,还有各种金属制成的,后来渐渐地就被固定在金银质针灸用针了,但是金针这东西,一般指的是铜制的针,并不是真正的黄金制成的,黄金太过柔软,实在不适合作为针灸用针,后来渐渐地就形成了银质针灸用针,到了现在,又有了不锈钢合金制成的针灸用针,强度高而不易折断。

此时老头儿已经给风茂诊视完毕了,看到范无病在仔细端详他的金针,便笑着说道,“看来你跟这支金针有缘分啊,一打开针盒就拿着它不放。”

范无病听了这话顿时一翻白眼儿,心道老先生你想用激励教育来引导我,也不是这么个法子啊!看到金子和银子放在面前,大家肯定是先选金子了!难道我会抓着随处可见的银针不放,而置独一无二的金针于不顾吗?我又不是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