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联解体之前,他突然被反间谍机构召回莫斯科汇报工作,几个月后出现在瑞士的洛桑,身份是一家私人银行的投资顾问,就这样完成了从间谍到银行家的华丽变身。

作为俄罗斯凤毛麟角的金融专家之一,列别捷夫靠买卖南美和非洲的高风险债券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一九九五年他建立了国家储蓄银行,这成为他巨额财富的起点。

在列别捷夫的生意伙伴中不乏前克格勃间谍的身影,如国家储蓄银行现任主席尤里·库迪莫夫就曾以记者为掩护身份,潜伏在伦敦从事间谍活动。这些曾在秘密阵线上共同奋战的同事们,现在又为了金钱利益凝聚在一起,不断扩张公司的规模,在乱作一团的俄罗斯经济中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列别捷夫想要的却不仅仅是金钱,当这个安静的年轻人在克格勃的繁重工作中潜心研究经济学时,就注定了他身上理想主义者的特性,在金融界取得成功的列别捷夫立刻瞄准了他真正的目标新闻行业。

一九九三年,俄罗斯前总统戈尔巴乔夫用他的诺贝尔和平奖奖金创立了《新报》,这家报纸后来成为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以尖锐批评政府见长,在俄罗斯恶劣的新闻环境中可谓一枝独秀。

该报社职员持有全部股份的51%,而另外的49%则属于戈尔巴乔夫本人和他的亲密朋友亚历山大·列别捷夫。

列别捷夫与戈尔巴乔夫的合作由来已久,每年列别捷夫都会出资举办蕾莎·戈尔巴乔夫基金募捐晚会,这是以戈尔巴乔夫去世的妻子命名的慈善基金。

与戈尔巴乔夫的友谊,使列别捷夫得以在这家世界知名的报纸中持股,从而为他的传媒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在于《新报》多年的良好口碑,更是用鲜血来铸就的。

几年之间,《新报》共有四名记者被暗杀,这家一次次从鲜血中站起来坚强奋斗的媒体,在西方世界获得了极大的同情和好感。而它背后的主人亚历山大·列别捷夫,也得到了扣启西方传媒行业大门的机会。

然而也有人质疑列别捷夫的动机,理由之一就是他跟普京一样出身于克格勃。

有一位记者就曾经质问过,为什么列别捷夫没像其他俄罗斯富豪那样,被没收财产关进监狱呢?他认为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根本就是普京的人,他是普京安插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

而另一种更理性的观点是,列别捷夫控制一些西方媒体对普京也有好处,这样可以大大改善俄罗斯的国际形象。

对于这些猜测,列别捷夫始终保持沉默,他也很少公开发表鲜明的政治观点,但他从不掩饰自己对新闻行业的热爱,他曾说自己当年在伦敦为克格勃工作时,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这些报纸非常优秀,他认为这世界上有一些媒体,以及一些优秀的记者,是值得自己去保护的,使他们不被急功近利的现实吞噬。

种种猜测之中,范无病更相信列别捷夫是普京的人,作为叶利钦取代戈尔巴乔夫过程中的黑暗之手,普京显然是动用了自己在克格勃中所形成的庞大势力,这也成为后来叶利钦选择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列别捷夫这样的人,很明显跟普京的关系非同一般,否则以他旗下媒体的尖锐言论倾向,早就被取缔了,怎么可能留到现在?

只不过目前以俄罗斯国内媒体的实力,想要一下子拿出一亿多美元的资金来帮助普京打捞库尔斯克号确实有些困难,而且这么做的连带关系会比较多,很容易引发一些其他的联想,比如说国际社会猜测列别捷夫等俄罗斯媒体大亨跟普京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会让他在西方世界中好不容易竖立起来的一点儿好印象立刻崩溃。

基于这种原因,普京将转播权交给范无病作为交换条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最近一个阶段,因为车臣问题和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普京跟国内一些私人媒体之间的关系闹得比较紧张,比如说俄罗斯著名金融寡头古辛斯基媒体王国的王牌独立电视台日前被强行接管,七日出版集团总裁又做出了关闭《今日报》和《综述》杂志的决定,古辛斯基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庞大的媒体王国崩溃,原来其麾下的编辑和记者们纷纷各显神通,自谋出路。

独立电视台顺利易主,台里面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大规模辞职,这连新领导班子自己也感到吃惊,此前,当电视台得知新领导班子组成后,其原班人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保卫电视台活动。

独立电视台被强行接管后,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声明将按照自己的设想改组电视台,他们呼吁电视台工作人员回来工作,称员工原来递交的辞职申请一律作废,电视台暂时不开除任何人。

与此同时,不断有该台主持人和记者声明离开。

有媒体报道,离开独立台的主持人和记者已达百多人,其中包括四十多名著名节目主持人,他们表示,不愿与新领导班子合作,准备与原老板一起另立山头。

尽管一百多人这对于由一千两百多人组成的电视台来说只是一小部分人,但离开的人员中绝大多数是著名节目主持人和记者,这对电视台而言仍然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总而言之,现在俄罗斯国内的传媒业是一团儿糟,跟西方媒体的关系又比较差,就算是想要主持这一次的打捞活动转播,也显得有心无力。

不过,范无病在承接了这个项目之后,也觉得自己的公司未必就有能力应付下来,主要还是因为现在他对于自己旗下的传媒部门的能力实在是不怎么了解。

按道理来说,范氏投资集团旗下现在既有卫星通讯部门,又有传媒组织部门,还有大量的艺人和主持人,同时还有在央视单独主持的电视频道,运作得非常成功的购物和综艺栏目,可以说现在范氏投资集团的传媒业已经成型并且顺利发展多年了。

这样的媒体部门,应该是有能力将这一次的转播给运作好的,但是范无病也有一些担心,就是自己旗下的这些部门一向都是各自为政,并没有综合到一起举办一个成套活动的经验,他有些怀疑他们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这一次的工作给做好了?

于是范无病就给夏东海打去了电话,询问此事。

“库尔斯克号的打捞转播权?!”夏东海听了之后立刻就喊了起来。

“是啊,咱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吧?”范无病揉了揉自己耳朵,拿着电话对夏东海说道,“我现在有点儿担心了,是不是答应普京太利索了一点儿?”

虽然这笔生意肯定赔不了,光是向西方各国出售区域转播权就能够大赚一笔,但是范无病也考虑到,自己如果搞直播的话,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各个语种的翻译人员似乎是相当缺乏的,难道说要临时去外国语大学里面雇佣一些外语教师,或者是直接去外交部请一些专业翻译来帮忙吗?

这样不是不行,就是觉得有点儿太丢脸了而已,估计要是在央视的话,处理这种问题会比自己轻松多了,看来自己这边儿虽然在盈利能力上非常棒,但是综合实力还是差人家太多了,一遇到这种复杂的事情,顿时就有点儿抓瞎了的感觉。

“这种事情,可是提升我们范氏传媒形象的大好机会啊!”夏东海却是对此感到非常振奋。

其实在听到范无病的消息之后,夏东海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一次范氏旗下的传媒部门终于可以通过这一次事件,从国内走向国外了,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作为举世关注的一件大事,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沉没,引起了全世界从官方到民间的媒体的普遍关注,大家都希望得到第一手的情报资料尤其是某些对于俄罗斯核潜艇性能参数非常感兴趣的国家,更是不惜为此而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能够将这一次的事情操作好的话,范氏的名气一下子就打响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通过这一次的打捞工作转播,可以同世界各国的各大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不但可以提升范氏的知名度,也可以让旗下的职员们体验在同国际大型传媒集团合作环境中的感受,对于他们的成长都是很有好处的。

“现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应该同各国的传媒集团讨论如何合作的事情了,至少要先吧价格谈拢了——”范无病心道反正打捞行动还得一段儿时间,自己显得把这件事情给炒热了,把转播权的价格给抬起来,大赚上一把才是。

实在不行的话,自己可以临时租用各国传媒集团的人马,搞一个联合摄制组嘛,至少这样的话,预言习惯上的障碍就不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