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得大、表面光滑、蚁虫害少。所以,乡亲们都把这海滩地种上了地瓜。
今天是全村男女老幼全家出动大农忙,连三奶奶都驻着拐杖颤颤巍巍到了村口,说是看着大伙儿忙也好。
原来连成一片绿色的地瓜藤叶,全被卷起,露出一垅垅的地瓜埂。在黄牛拉犁下,翻出一串串大小不一地地瓜来。
“唷!唷!唷!”九叔公拿着竹杆扬着噼啪响,赶着犁前的黄牛。原来那头黄牛虽被戴上嘴笼子,仍禁不住谗嘴,停下了牛步,长舌头伸出笼子一卷,磨口地瓜叶也是好地。
“九叔公,咋不叫二虎把犁啊?”丁文站定田埂前喊道。
本来在专心犁地的九叔公被这么一喊。分了神把地犁歪,只好脱了牛背上的犁拴,放了黄牛去暂歇。
“大头啦,你可不能到这田地来,不然老天要下雨的,我们今天干的活可白搭。”九叔公踩着地瓜埂过来。
丁文被说得嘿嘿直笑。指指天上说,“您老放心啦,这天气好又干燥,包大伙儿将地瓜收得妥当。”
“他大婶,桑春不在家,需要我帮忙做犁头么?”九叔公按照孙子辈称唤大舅妈,原来大舅在这辈族亲里排行老大。
“不用哦,桑良先我家把埂犁开了。”大舅妈见九叔公蹲在丁文身边的田埂上,便说自己先收拾去。
九叔公吧嗒吧嗒抽起了长烟杆,望着地瓜埂的地瓜说。“大头。真要把地挖开地又有点不舍。”
低头望着满脸如地瓜埂的皱纹,在口吐着烟雾中还闪烁着汗水的光。丁文也蹲下,随手扯来一根草说,“九叔公,其实不开挖也可以养泥鳅的,不过得把鼠洞、蛇洞给塞紧,别养了大半年都跑了去。”
“不过呀,你山上的梯田就不要种,灌溉不方便不说,一年收个一季的小麦和花生,到头来白辛苦一趟。”
“咱是农民,看到地闲着总不是滋味,现在身子骨不如以前。想以前和你外公四处砍树挖垦,花了几年时间才整出那些梯田。”九叔公依然怀旧地说。
丁文随手舞了舞手中的草梗不说话,因为自己也不懂得该如何整治这些梯田,估计以后生活不管多好也不能让九叔公放任地闲着,毕竟还有一份感情在里头。
桑良已拉着一板车的地瓜正往家赶,见俩人蹲在田埂上闲聊,远远便喊:“大头外甥,你也来做农活,老天开眼啦。”他媳妇在后头推着车,“就你放喇叭,闹得整个村子都是你地嗓音。”
“哈哈哈,罚他今晚回搓板。”刚好被就近田地的人听到,便哄起说。
这话从这田传到那田,笑声串成一片。大伙儿歇了手中的活,趁机说笑透个气。
“笑什么笑,你们又不是没被老婆罚过。”桑良当起牛把式还牛气冲天呢,当了大伙儿取笑对象,依然大踏步拉着车走,到了丁文身旁才停下,问起操场还有空留地晒地瓜片?
“拉去吧,少不你的。”丁文心想和九叔公拉扯了久些,该去做正事。
桑良得到丁文的承应自是高兴。或许丁文不知道,每逢到这时候,大伙儿都为找块晒地瓜片的地方而发愁,而操场自然成了上上之选地地点,那儿板车能到得着、日光又充足,真个下雨又能暂时收存。没能找个好地方的,便把地瓜片晒得满天遍野。
大舅家收的地瓜不少,来回拉了六趟,在厨房前零成了一垛。丁文见桑木兰在捡出小个的,说是中午就吃炊地瓜了。
拿着热气腾腾的地瓜,有点烫手,剥了薄皮露出嫩嫩的金黄,怕烫了嘴唇张牙咬吃,香香甜甜的,再喝下比糖还甜的汤,将肚皮塞个满满的,便坐着不想动。
削地瓜片。擦刀镶在木板上,与木板间隔一公分左右,然后将这个农具一起绑在长椅上,大舅妈拿过一块块地瓜,来加推过擦刀,一片片地瓜片落在箩筐里,慢慢堆了起来。
丁文见快堆满了,换个空箩筐,双手提着箩筐的耳,将湿地地瓜片洒在空埕地上;桑木兰持着竹耙将堆得较厚地地方,耙开来以尽量让太阳晒到每片地瓜片。
看到丁文每次轻松地提着一箩筐地瓜片,桑良瞧得惊讶,“大头外甥,你的手力还挺足地嘛,是个干农活的好把手。”
林雪芹听了就想笑,天天睡到日上三杆,栽水稻、稻田枯,种地瓜、地瓜殃,不过看着丁文这样轻松干活,也是件赏心悦目的事儿,手足酸痛倒成了偷懒的好借口。
地瓜片慢慢地将空埕铺满,只容出中间一条单人行过的小道,在阳光的照晒下,水分被蒸发了,从鲜、硬变成萎、软。晒了一天的地瓜片最好吃,在蒸笼里蒸熟后,咬起来如糯米一样,特色的地瓜香甜。可乡亲们最讨厌这种状况,没干透的地瓜片最容易发霉,所以这个晚上都派人守夜,以防下雨时快快收起。
桑春在下午回来后,接过了丁文手中的活。
“种殖紫菜用的竹架和网帘,明天就送来。”
风闻此话的桑良咧嘴哀喊,“村头,这不是叫人马不停蹄么?”他媳妇连口应了,“最好忙些,免得整天打秋风闲着玩牌。”
桑良见媳妇出声,只能乖乖闭嘴。
果然惧内,嘿嘿……闲在一旁的丁文,对着桑良挤挤眼说,以后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别叫累哦。
“小文,这烘干厂能不能放在养殖场附近?”桑春问道。丁文想想,恐怕也只有养殖场的场部具备了这个条件,叫他直接和章守志商量好了。
说到章守志,这电话就来了。
除了厨房内,路上和店里交接货时都存在一些漏洞……至于牵涉到谁,老章头没讲,丁文也没懒得去问。只是老章头说能象大闸蟹那样打上自己产品的商标,可以省下了一**烦。
老章头啊,你想省去麻烦,咱这可添下不少麻烦。不过这给鱼打商标,在国内也有先例,象鸭绿江鱼、千岛湖的“淳”、西湖鱼等等,都打出自己的品牌。嗯,别家也许各有办法,不过咱在空间里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丁文想着就笑。
不过丁文那笑容,在桑木兰看来有些傻,在林雪芹瞧来有点琐猥。
“这是怎么啦?”众人都在疑问。
“老章,你说的给鱼打商标,我觉得是挺不错的想法。嗯…就叫‘洪荒鱼’吧。”丁文旁若无人地说着。
给鱼打上商标,老天!凑过来的桑良张着嘴巴,实在说不出话来。
“老弟啊,那明儿赶紧来省城一趟,千万别走漏了风声,我先去水产厅活动一下。”章守志谨慎交代后,挂了电话。
丁文挂了电话,转头见四人都围观着自己,如看戏一般地津津有味。心想也不用特意交代,想要堵住桑良那嘴巴,难!
“明天一起去趟省城吧,鱼庄已多备了几天的货,咱们算闲下来。”
“耶!哎唷……”林丫头这是痛并快乐着,丁文和桑木兰对视而笑。
第八十四章桑家鱼庄
听说丁文要来省城,章守志特意派车到老渡口去接。
从桑家坞至省城大约需要近四个小时的路程,到达桑家鱼庄时,已近中午。
桑家鱼庄外墙以红色调为主,如在渲染农家有喜事,在周围高楼大厦的楼群中,增添醒目的一抹红艳。店门入面挂着两个大红灯笼,黑字标着“桑家鱼庄”。
“文子!蓝子!”
“丁大哥、木兰、雪芹,你们来啦!”
罗元一身灰色的西装,毫无绅士风度地与丁文当街拥抱;楚婉玉则拉桑木兰和林雪芹咯咯地娇笑。
“咱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将你们盼来,我还以为老章在开玩笑。”
“最近减了不少体重哦。”
俩人哈哈大笑,勾肩搭背地进入鱼庄中。
鱼庄里面的格调与外面完全不同,一楼是大厅。近两百平方的大厅,四周是落地窗,显得窗明净几。正中央那幅放大的照片,是笔架岛的全岛景观,这估计是老卢的手笔,专业摄像师果然不同凡响。
天花板采用浅蓝色的吊板,地面贴铺土黄色的瓷砖,让感觉脚踩厚实大地,头顶着蔚蓝的天空。摆着的各桌椅均采用乡村特色的八仙桌、四方凳椅。
“泡泡,你花的心思不少啊。”丁文深有感叹地说。
“嘘!他能想出这创意,估计母猪都会上树。”楚婉玉对泡泡同志的打击。可谓不遗余力。
罗元在丁文耳边咬着说:“她似乎比丹凤有趣多了,不过很辣。”
于是,丁文和罗元心知肚明地嘿嘿笑了起来。
对异性感兴趣,泡泡同志如千年铁树,这会儿终于要开花啦。
这时,客人们已经坐满了大厅,大部分正开吃呢。见到进来地这班人也没多加注意,因为他们好不容易排上号。正专心地品尝着全鱼宴。
二楼是包厢,但罗元还将几人往三楼上引。
“豪华包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