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是意犹未尽,可是古筝部分慢慢结束后,台下又响起了零星的掌声。杨景行身后也有人轻轻意思了两下,换得杨景行回眸一笑,吓得同样是大男人的对方连忙回避。
台上接下来就是郭菱唱主角了。如果说古筝部分的作曲手法可算新颖,那么胡琴部分简直就是大胆了。郭菱才前仰后合地拉了半分钟,二楼的专家们都不交头接耳了。全新的感觉,美妙中似乎还带着一种不安。不过这种不安渐渐地就消失了,因为作曲家对整体把握得很好,那种大胆依然收放自如。
台上的每件乐器甚至每个人对台下的观众来说都是那么熟悉,可是今天他们听到的音乐却那么陌生。奇怪的是,和这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就让人觉得那么亲切,那么想要亲近,那么想要了解她的全部,她的美丽,她的气质,她的内涵……
胡琴结束后,连零星的掌声也没了。整个音乐厅里,除了台上的十一个女生在热情而专注的演奏,前面的观众和后台准备着的演员都变得那么安静了。
刚刚得空休息了半分钟的于菲菲在一个自然美妙的过度后抬起了手中的琴条,开始自己的表现。
这一次,和声是和旋律一起进入的,但是乐曲的进行没有让已经更加满怀期待的听众们失望。
情绪表情确实是慢慢转换了,在于菲菲的琴条之下,那件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乐器表现出来的除了让人无法克制联想起的文化和情怀之外,还有时代的活力和憧憬,有青春的力量和热情。
和声的配合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琵琶的和弦配合,笛子和二胡的旋律衬托,古筝出其不意的点缀……没有了锣鼓喧天的大型民乐似乎让人难以适应,可那美妙却又无法割舍。
从热情再次进入到舒缓怀旧后,扬琴休息了,和声继续进行。突然,和声几乎全部消失了,扬琴陡然再一次强化登场。那种瞬间的落差完全没有古典乐的深邃和讲究,可听觉上的冲击却让人无法避免,旋律上简直可说是在“煽动”观众的情绪了。
大部分对这种“煽动”买账,好多人伸长了脖子挺直了腰杆……可是等待他们的是又一次意犹未尽。
再接下来就是琵琶引领风骚了,依然是靠超脱继承的旋律和新颖的织体制胜。王蕊完全没有平时那种故意的忸怩作态,那么端庄淑女地抱着自己心爱的乐器准确地拨弹出每一个音,音乐中充满了她看起来并不具有的感性和内敛。
琵琶的高潮部分比较真,这让好些楼下的观众不管不顾了,小面积不礼貌的掌声起码持续了几秒钟才停止。
王蕊眼睛星光闪闪地把接力棒递给了柴丽甜,柴丽甜不负众望,笛子的音色依然那么明亮纯正。
柴丽甜还没开始一会,二楼的丁桑鹏老人就抬起了干瘦的右手,其实也没抬到那么高,但是说话很用力:“很不错,很不错!”
校长立刻回应:“这是冯教授的学生。”
丁桑鹏说:“都很不错。”
这就是一场听觉盛宴,似乎每一个音符都是前所未见的,似乎三零六给每件乐器的每一个音符都赋予了新的生命和含义。柴丽甜在这方面尤其做得好,几乎把作品的精彩表现到了淋漓尽致。
除了音色上传统的感觉和情怀,观众们得到更多的是台上女生们用努力和天赋表现出来的充满新鲜感的美妙旋律。如果说作品前面的部分还是在给观众施加或者强调这种感觉的话,那么笛子部分就已经开始深入引导听众去享受这种感觉了。
可能是整个音乐厅里最乐盲的杨程义和萧舒夏都开始享受了,杨程义现在的表情说明他绝对没有在脑海中纠结生意上的那些复杂纠结。萧舒夏也定定看着台上,好久没问丈夫到底哪个漂亮了。
柴丽甜出色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放下笛子的那一刻展现出的浅浅笑容让观众席前排的男男女女都看得发呆。
大家似乎摸清规律了,没有掌声了,都正猜想着接下来是哪件乐器登场呢,齐清诺的双排键却模拟小号,用一个较长的引子把乐队带入了作品的过度部分。
说是过度承上启下,其实也能算一个再呈现,总结和展望。归纳表现了前面的内容,并预告接下来的。
让好多人没想到的是接下来架子鼓当起了主角,而且乐曲快速地进入状态让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担心想象架子鼓该怎么样别出心裁地精彩,就开始享受了。
前所未见的节奏型,前所未见的搭配,年晴轻柔的鼓点毫不客气地表现着隐忍的力量,在同伴一次又一次的美妙邀请中,隐忍逐渐绽放,但是并没有爆发,而是把那些力量平和地释放出来。
这里,架子鼓的表现简直超脱了所有学生对它的印象和理解。鼓,原来也是可以这样打的。当然,这肯定也得靠民乐乐器的衬托或者配合,不然那么干打的话肯定不会好听。而且,架子鼓的力量应该是摇滚,现在台上这种未免有点不过瘾。
还好过瘾的很快来了,在两把二胡和一把琵琶的配合之下,年晴越来越充满干劲,一阵急速的节奏表现出了她扎实的基本功,也让观众们的神经和情绪瞬间高涨了一下。
可是这种情绪很快就没了,因为年晴把主角让给了两把二胡。二胡部分好像让龚晓玲有点担心,她自我安慰:“不会出问题。”
如果乐曲前面的大部分已经让听众们喜出望外的话,二胡部分开始他们就要叹为观止了。
龚晓玲和贺宏垂一致表扬过杨景行在这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才华横溢和诚恳态度。前面那些动人感人,遇见莫须有的罪名难免被说是卖弄,但是要说杨景行在这一部分卖弄才华,只会被别人讥笑。
二胡部分也只有短短三分钟,可是从头到尾奇妙乐思的运用和结构都是严丝合缝。那超出想象的多个旋律线条,织体构成,各种歌曲手法的运用几乎都是无可挑剔。前面有些部分是能改编歌曲或者独奏的,而这一部分会让绝大部分人无从下手,否则就是自讨没趣。
刘思蔓和邵芳洁没有让所有人失望,两张弓拉得行云流水。认识和不认识的同学,声乐器乐的老师专家,教授她们的恩师,幕后的作者,身边的搭档,都被开始那一个半分钟的二重奏熏陶得如痴如醉。
接着,就要慢慢进入高潮了。各种配角出其不意的切入,带领着二胡旋律逐渐走向激昂。
这种激昂并不是音高或者节奏上的,而是逐渐铺陈开的恢弘表现出的深沉的情绪力量。龚晓玲曾经说这种表层的恢弘之下其实是暗淡的,是伤感的,是无奈的……而最里层却又是博大的,深邃的,充满希望和激情的。
不管是表层的恢弘,还是恢弘之下的暗淡,又或暗淡之下的希望,这一切都是靠旋律跟和声来表现的,更重要的是二胡的旋律。
贺宏垂也说过二胡部分是《就是我们》最具有艺术价值的段落之一,是全曲的精神中心,是作曲者意志最深刻的体现……所以刘思蔓和邵芳洁多少个晚上加班加点的练习,现在有了效果,也有了回报。
从乐曲前所未有的逐渐恢弘后,台前幕后的上千听众们,不管男女老少,那些礼貌的注目或者淡然的审视都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开始温和地倾听,感受,好像并没被那内涵丰富的恢弘挑拨起激动的神经。
在后台一直和学校交响乐团老师以及首席们喋喋不休的张家霍现在也住嘴了,因为没人理他了。
让大家感受了前所未有的三分钟后,二胡部分意味深长地结束了,根本没人要鼓掌喝彩。
接下来是电吉他,这简直让龚晓玲和贺宏垂也预想不到。蔡菲旋抱着杨景行的好琴,穿得那么时尚女人,也是淑女地坐在椅子上,感觉和摇滚完全没关系。
事实上乐曲也是这样,效果器没那么重的金属味电子味,旋律温和得让人不理解作曲者为什么要在这里用电吉他,蔡菲旋弹奏的样子也是让人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学电吉他。
不过大家都很快适应了,听着其他乐器和电吉他的配合,原本格格不入的音色在旋律的帮助下那么紧密贴切,连二楼那些老专家们也是一脸新奇表情。
让大家新奇了一阵后,吉他在短暂的SOLO中把乐队带入下个部分,真正的高潮。
先是远远而来的缓沉鼓点逐渐加强,这也能让大家意识到他们的耳朵接下来很可能要经受一阵洗礼。跟随着鼓点而来的是略感悲情的二胡,还有齐清诺的小号短暂划破长空。
接着,就是其他人纷纷登场,基本上每个音色都是有单独旋律的,但是这些旋律都简洁而且错综排列,所以整体并不紊乱,还和前面的二胡部分情绪呼应一下。
大家一起,在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