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得龙带着300喊着号子快步从我们帐前跑过:“一二一,一二一……”胡一二一一掀帐门,探头道:“谁喊我?”
这段时间,宋军和明军的人马仍旧断断续续地前来报到,左一撇右一捺地把包围圈糊得更加严实。现在你从圈内侧的任意一点想走出圈子,就算没人拦你也得溜达个把小时。
300万人,相当于一个大中型城市的全部人口。可想而知其场面之壮阔。太原城外俨然成了国中之国。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交流,何况是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各国士兵在操练的闲暇时候都有轮班休假,这些人就开始互串营地。唐军士兵想去蒙古大营或宋秦联营就比较方便,宋秦联营又和梁山军接壤。当然,如果在南面的宋军想去参观蒙古营地一般都得请延时假。这样,随着各国人的接触加深,联军阵营里渐渐形成了小规模的集市。不过没有出现一般等价物,再说大家都是朋友,也就不必太计较得失,总之就是图个好玩。唐宋的丝绸,明朝的瓷器,还有战士们身上乱七八糟的祖传之物都在交换之列。最出名的是唐军的便携式行军粮锅盔(一般说法是出现于唐高宗以后,勿深究)和秦军手里的武器。唐军和其之后年代的部队都很愿意用自己的备用武器换一把历史久远的铁剑或铁盾。
看着生龙活虎的联军基地,我忽发奇想,为什么我们不搞一次军事演习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再这么无所事事地晃几天,这帮人只怕都快忘了自己是为什么来的了。
当下我立刻召开将领会议,把提议一说,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我看有些冷场,讪讪道:“大家有意见吗?”
秦琼道:“军事和演习我们都懂,可是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我们还不太明白。”
我恍然。原来这帮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军事演习。
其实我也不大知道。就老看电视剧里搞,分成蓝队和红队。一般红队是首长们刻意要培养的王牌部队,蓝队都是做陪衬。可往往蓝队里冒出一个不按规矩出牌的刺儿头,偷到人家全无防备的红队中指部去,演习就此结束,电视剧正式拉开帷幕……
还有一种是单方演习。前几年我们国家在福建就搞过一次,这种的一般是带有政治目的和威慑作用的。张无忌的明教在少林寺就搞过一次,后来武林里就再也没人敢跟明教叫板了,那时候朱元璋还没穿越呢。
我想了想,我们就搞第二种。我说:“军事演习就是把训练场搬到敌人家门口去,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实力,这么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对方的士气,甚至可以起到兵不血刃的效果。”
宇文成都道:“就是吓唬人呗。能唬住最好,唬不住再说。”
我手托下巴道:“你总结得很好!”
秦琼跟吴用还有王贲他们相互看看,都说:“我们看能成。”
接下来就是确定出场次序。为了公平起见,我决定以年代排先后,嬴胖子的秦军排在最前,接下来是楚军、唐军、宋军……
我找到王寅说:“咱们的演习还得好好准备准备。你去买一批无线电装备,还有大喇叭什么的。”
刘东洋道:“报安国公,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旗号也暂时统一一下。最近咱们联军很多自己人大批过境时发生了不少误会,如果金兵利用这个空当偷袭,很可能让他们得逞。”
我拍头道:“对对,这个问题早该解决了。”其实从一开始这事儿就一直困扰着我们。新增的各路人马初来乍到时经常搞得鸡犬不宁,我们还得费神辨认其番号。毕竟这是在打仗,万一金兵真有增援部队呢?
我面向众人道:“你们看谁家的旗号比较好认一些?”
大家又互相看看,都不说话了。要说好认,当然是自家的旗号最好认,但多国部队统一行动,你总不好意思让别人都换上你家的旗号吧?再说人家又未必就同意,这可不是小事情。
王寅迟疑道:“要不我买批五星红旗过来?”
我摇头道:“不行,让国家发现了还以为我们准备在境外搞什么破坏祖国名誉的事就不好了。”你买几百面国旗,别人可能注意不到,费三口的同行绝对得查你。
我忽然灵机一动道:“这样吧,你把咱育才的校旗复制一百面拿来。”
王寅挠头道:“这合适吗?”
我偷偷打量了一下众人的表情,见他们没什么反应,反正他们的头头吩咐的就是帮我打仗来了,所以听我这么说谁也不反对。我跟王寅说:“合适,就这么办吧。”
经过一中午的筹备,东西都拉全了。我们从每国挑选了一部分人,打算搞个阅兵式加演习。地点就在金军大营门口。代表联军标志的小人儿三角旗帜已经分发下去,我特地把梁山上我那根最高的旗杆扛来立在金营门外不到一里处。电线连着蓄电池,上面架起了大喇叭。
下午两点半钟,一切工作就绪,我和几个集团军副司令坐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桌上铺了红桌布,我们人手一瓶娃哈哈矿泉水,大会主持由秀秀和毛遂连任。
秀秀见一切妥当,把座式麦克风端到我面前。我清清嗓子,把嘴探在麦克风上吹了口气,整个方圆10里以内顿时传出一阵令人手脚抽筋的杂音:“吱——”秀秀急忙喊花荣:“电量关小!”
我又试了几下,满意地点点头,这才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多国部队在这里进行一次意义长远的军事演习。这次演习旨在提高我们联军的联合作战反恐能力,多兵种配合,快速反应以及现代化……”吴用跟我耳语道:“少说几句吧,再扯出人质营救来什么的咱们下一步就被动了。”
我省悟,忙说:“……下面,演习开始!”
背景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在慷慨激昂的乐曲声中,秀秀接过麦克风以饱满的热情解说道:“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秦朝的游骑兵。他们斗志昂扬精神振奋。他们是最早一批优秀军人的典范,为了国家,他们披肝沥胆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在他们手里,就是著名的秦弩,在统一战争以及后来的对匈作战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随着秀秀的解说,5000名秦朝战士骑在没有马镫的马上——在与蒙古人的接触中他们大部分已经掌握了马镫的使用和制造,但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他们还是维持了以前的习惯。配合着秀秀的介绍,5000各秦军先集体向主席台敬礼,然后整齐划一地向立在300米以外的无数稻草人斜举硬弩,呼喝着“大风大风大风”。紧接着“嗡——”的一声,蝗虫集群一样的弩箭划着锐利的抛物线密集地射在稻草人身上。几千具稻草人身上插满了箭矢,让人观之不寒而栗。秦军再次大呼“大风”缓缓退场。金营里的士兵开始还看热闹一样簇拥在栅栏前,这时一阵大乱,纷纷回身躲在自己认为牢靠的掩体下——通过观察他们也发现秦弩是完全可以射到他们的。
秦军退场,毛遂接过话筒,用浑厚的男音道:“紧跟在秦朝勇士身后的是5000名百战百胜的楚军士兵,他们曾破釜沉舟以一敌百,创造了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战绩,他们注定永远名垂史册!”
5000名楚军向主席台敬礼,高呼“雄楚必胜”,退场。
秀秀适时地接过话筒,盔甲鲜艳武器繁多的唐朝混合军团5000人从我们面前经过。通过长期的对突厥战争,唐军已经有很成熟的混合作战经验,所以他们中有骑兵也有步兵。这些家伙在包收并蓄兼开放的唐朝长大,知道这个场合其实不用太严肃,这样更能彰显强国风采,所以战士们一点也不拘谨,面带微笑地跟我们挥手致意。有的战士还冲两边人群里的熟人打着招呼。罗成和李元霸也骑在马上混在队伍中,不过他们这些熟脸常常能引起联军里士兵们的欢呼。可惜我手边没有多少漂亮姑娘,要不都穿上小白裙手挽手站在边上跳舞欢迎该多壮观呀?
秀秀被唐军的欢快气氛所感动,也用轻松的口气说:“现在频频向主席台招手的是唐朝的将士们。唐朝,是著名的文化、军事、经济强国,一度引领世界潮流。当时所有周边国家都派留学生到大唐学习先进的生产科技技术和文化,并对他们以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遂凑过来感慨道:“是呀。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大唐文化的影响,这些番帮异族会不会现在还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
秀秀白了他一眼小声道:“注意国际影响——你稿子里有这句词儿吗?”
唐军过完是2万人的宋军步兵方阵。赵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