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旅行者的探险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等于是说,幸存者们搬进来后还要自己想办法弄到这些生活必需品。否则就还是只能过残缺的现代化生活。

    当然了,没有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他们也能活,毕竟他们这两年他们都熬过不少苦日子。眼前安全的生活似乎已经很美好了。对吧,大家是这样想的吧?

    但是实际上,答案却是和很多人想象的相反的。对于那些已经搬过来的幸存者们来说,这种家电设施的短缺实际上是很难接受的。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是回归文明社会了。

    之前在各地流亡逃难并和变异人斗智斗勇的时候他们还可以说服自己,说什么这是环境使然,生活艰苦什么的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是现在这个城市里什么都有,战前的物资一应俱全。水电还免费。貌似只要自己努努力,就能过上危机前的舒适生活,甚至更好。

    这样的诱惑就没人能抵挡了,尤其是已经过了两年多苦日子的幸存者们来说更是如此。过去两年的艰难经历教会了他们所有人如何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所以在花了一些时间弄明白这里的新货币体系和市场以及工作机会后,他们立即就如沈超他们所料的那样投入到了各种重建委员会发起的建设工作中。

    现在,每天早上,新来的人们都会聚集在迪拜塔外面广场的几个大屏幕前查看重建委员会发布的工作招募信息。然后在行政官员们到场之后报名参与进各种工作中。

    沈超他们又做了次无本买卖。用原先就是从这些非配出的房子里搬出来的东西诱惑新搬进来的幸存者们。凭空的创造出了一个需求和劳动力的市场!

    而且由于币值直接绑定必需品的供应,所以虽然现在他们治下的幸存者数量还很少,但是整个新货币体系还算稳定,目前的试运行阶段也还没有出现什么金融bug。

    现在市区内的大部分物资交易都靠这种电子货币作为中介。所以尽管整个体系还很脆弱,但是新的电子货币的信用基础已经被建立了起来。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有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议会需要雇佣工人,议会手下不是有很多专门干体力活的机器人么?

    这个阶段他们又没有产粮区,不可能全面恢复社会生产里,技工需求几乎没有。有什么工作是必须要由幸存者们干的呢?交给机器们不就行么?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因为人比机器聪明的多,而且雇佣幸存者们工作也不是为了做什么太紧要的工作。只是为了给他们找点儿事情做。

    毕竟,城市里的主要物资供应全靠议会的物资储备,幸存者们在这个阶段可以靠领取他们的补助生活。完全不需要出去工作获取物资。

    但是如果长期的没有任何工作做,人们就会慢慢变得懒惰,到最后什么都不想干。这也是人之常情。沈超见过不少实际的例子。

    所以他知道,他们如果长时间的维持现在这样的对幸存者的政策。那么等他们的军队清理出产粮带之后,幸存者么可能会懒惰的不愿搬过去建设新生活了。

    所以,为了不让幸存者们产生过大的惰性,他们需要给无所事事的幸存者们找些事情来做,而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创造需求和工作岗位了。

    一旦引导着幸存者们建立起基本的产业链。他们以后的工作就会轻松很多,对他们后一个阶段整合这个位面的资源也可以起到加速作用。所以,创造市场和工作是必要的控制手段。

    而在现在这个阶段,他们招募幸存者们进行的主要工作就是清理城市废墟,把迪拜市里各个之前没有照顾到的城区的废墟和杂物清理好。

    不要小看这个工作的难度,之前他们占领迪拜市市区的时候,虽然派遣了大量的机器人清理城市里的废墟杂物,但是那也只是很勉强的清理出了城市里大概二十分之一的区域。

    也就是现在幸存者们住的地方。想要彻底清理出这个曾经人口过千万的城市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等到幸存者们完全清理了附近几个城市的废墟后,议会估计就会顺利的得到至少一个高产的产粮带。

    到时候自然会有新的工作交给他们,而且那会儿再走出的幸存者们就会完全适应他们建立的经济体系,并帮助他们推广下去……

    所以你看,这是一套组合拳。只要把每个步骤都执行好了,不出两年,这个世界就能恢复初级的农业生产力,更不用说等他们搞到大批的工业人才后其他产业的前景了。

    如果一切顺利,他们甚至有希望在几年之内就在这个世界建立一个崭新的高技术工业体系,就是在这个世界建立起星际战舰的造船厂也不是什么太遥远的梦想了。

    前景很乐观吧,进度看起来很好吧,但是就像是老话说的那样,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想要开着战舰纵横各个位面,他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很多的建设工作要做。一口是绝对吃不成胖子的。

    而在建立金融体系的同时,沈超也没有放下对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网络系统的建设了。

    之前他们在这个位面主要投入精力营造的是他们的侦查和指挥网络。也就是他们在这个位面的军网。

    但是为了日后的发展考虑,这个世界也需要民用网络。而这个世界之前的网络条件实在是太糟糕,典型的人类21世纪初期水平。带宽低,安全性差,功能还少,不符合他们发展的需要。

    所以,议会毫无悬念的否决了重建这个世界原先的互联网的提案,并很干脆的在这里建设起了自己的民用网,技术标准和设备都是来自于质量效应世界的民用网络。

    他们按照建设军网的方法将事先买的一批民用通讯卫星铺设到了地球的轨道上,作为网络节点使用,做到了初级通讯网络信号的全球覆盖。

    然后他们又给这里新建成的民网绑定上了一个信息疏导vi,这样网络环境的维护就会容易的多。不再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维护网络环境。

    但是即便如此,有条件接入他们的网络的人还是很少的。因为这个世界的电脑是无法直接接收他们的卫星信号的。

    只有通过二级的地面基站,才能将超光速信号转化成常规的高频电磁波信号,也只有这样,这个世界的电脑才能接入他们的网络。

    而这样的二级基站目前只在迪拜有一个,所以只有占领区内已经有电脑的人们能够接上他们的网络。

    新建成的民用网络相比于他们早已建成的军网也要简陋很多,只有几十个网站。而且在这些网站中,除了重建委员会的官网有实时更新的信息以外,其他网站更像是网络图书馆或者维基百科。

    各种资料和镜像文件虽然不少,但是娱乐功能完全没有,小电影神马的更是不用想了。不过尽管简陋,但是这个新建立起来的网络的登陆量还是很有可观的。

    因为这里的重建委员会官网上发布的实时信息是每个幸存者都非常关注的,各种重建委员会发布的新工作和战报都会第一时间发布在这里的主页上。

    ps:

    好了,今晚第二章更新了,各位有票票的话就给点儿鼓励吧,明天我会继续努力码字…… 



第三百五十七章 齐头并进的准备工作

    虽然相比之下网站上发布的公共服务信息不多,但是网站每天都会更新大量的战报,这种消息是所有幸存者都非常关注的。

    手上有电脑的幸存者自然是天天跟进发布的战报。没有电脑的人也会从其他人那里询问“战事”的进展。

    而且尤其有趣的是,由于现在城市里的幸存者们几乎全是阿拉伯裔,所以至少有一半儿的人是完全看不懂他们发布的中英文并行的新闻的。

    但是这却阻止不了幸存者们每天关注这种新闻的热情,人们会在闲的时候和熟悉的人聚在一起,由其中懂英文或者中文的成员讲解网页上的内容。

    而且看不懂或者不能完全看懂的人会围在一起,听能看懂的人复述网页上面的内容,并对当天的新闻品头论足。或者更干脆的亲自跑到迪拜塔去问那些新上任的苦逼行政官员。

    尤其是今天,例行的每日战报发布完后,沈超还让新雇佣的网络管理员们发布了一条重要信息。并在晚些时候通全城广播通告城市内所有的幸存者。

    信息的大致内容如下:经过最近2个星期内近千次的出勤和战斗后,重建委员会下属的第一陆战团终于完整了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