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公牛起了名字,叫做——埃里克王子!过几天就要上拍卖会了!”
余生大吃一惊:“埃里克王子?”这头牛或许如今还名声不显,但是在后世,却随着商业奇才哈默的名字,名扬全世界。被人称为二十世纪最好的公牛之一。
随后余生追问道:“来买牛的是什么人?”
“来买牛的也是个牛仔,这个牛仔的老板新建了一处大型种牛繁殖牧场,正在到处收罗种质优良的牛犊!虽然他们出的价钱很高,但是,这个价钱只是对普通的安格斯肉牛而言,如果这头母牛真的生下一只种质优良的小公牛的话,那么他们会捡到大便宜。当然,如果生下了的是一只小母牛,那么他们也会亏本!”
“那个牧场的老板叫什么名字?”
“哈默,阿曼德哈默!”
余生心中一喜,果然是这个人。于是便对电话另一头的牛仔道:“这头牛不卖。下个月举办拍卖会的时候,把埃里克王子买下来,无论花多少钱都可以!”
阿曼德哈默也是犹太人,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对商业有天生的精明。并且,出身不错,算是个小小的富二代。不过,哈默却不是纨绔子弟。也不是依靠父辈的钞票,才获得的财富。算是“白手起家”。
后世的人,经常在讨论阶层固化的问题。有许多人认为父母那一辈是打工的,挣钱不多,以至于到了自己这一辈,因为没有本钱,所以也不过就是个打工的命。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自己的子女也将陷入这个恶性循环中,以至于穷一代逐渐演变,变成穷一二三四五六甚至更多代。
并不是因为这些人不想改变自己。而是因为眼界不够,经验不够,资源不够。所以,真正能做到白手起家的人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该如何聚敛财富,即便是积攒出来一点小小的资源,也会因为没有经营经验而惨遭失败。只有少数人,能凭借运气,获得财富,摆脱穷困。
之所以,哈默的白手起家是带着引号的,就是因为哈默虽然本身并没有借用父辈的钱财,但是由于其出身商业世家,所以许多经商的经验和方法,几乎是在父辈的潜移默化中,便获得了言传身教。眼界可很开阔。所以,即使他没有一分钱,也可以“白手起家”。
十六岁时,哈默从哥哥那里借钱,买了一辆旧的敞篷车,然后用这辆车做在圣诞节其间,为糖果公司运送货物的生意。美国人的圣诞节,糖果的消耗量极大。作为拥有自己汽车的物流小哥,哈默在两个星期内就赚够了他所借的钱,并且,还积累下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毕竟,当时美国人送货,大多还是以马车和自行车为主,甚至还有步行的。拥有自己汽车的哈默,送货的数量和速度,自然远非这些人能比,赚到这些普通人几十倍的钱,自然是理所当然。
随后,哈默在商业上的才华,锋芒毕露。在他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时,他的父亲因为原本是俄国人,并且对苏维埃有许多好感。所以,生意陷入僵局。哈默便在就读医学院的同时,接管了父亲的制药厂。在改变了药品的包装方式,以及和分销商、医院的交货方式后,不但扩张了药品的销售网络,而且减少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利润滚滚而来,大学还没毕业的哈默,迅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富翁。
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好哈默
当然,这些小打小闹并不是哈默名动后世的理由。几乎所有的富豪,都有从无到有的过程,各有各的精彩。哈默真正的精彩之处,在于沟通了原本因为体制与理念不同,而对立的美苏贸易。
一九二一年,哈默携带大量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到达苏联。原本是想替自己父亲对原本的老家做一些捐赠的,但是,刚刚经历过一战,穷困潦倒的苏联,却被哈默这个商业天才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他做的事情,和余生做的事情其实差不多。
此时的美国,因为农业的高度专业化,与大农场的规模生产开始,所以,农产品经常过剩。粮食虽然接连大丰收,但是粮价却下跌的厉害。算一算价格,农场主反而赚不了多少钱。而苏联此时,却是粮食眼中短缺,只有当年沙皇时代遗留下的白金、宝石、皮毛和大量自然资源是丰富的。只是,这些东西不能吃喝,在经济困窘的时代,基本上没什么作用。
所以,哈默便向苏联高层建议,他将投入一百万美元的资金,购买美国的粮食,运到彼得格勒,换取白金、宝石、皮毛以及其他资源,运回美国。正为粮食和国内饥荒而焦头烂额的苏联高层,几乎是立刻答应了哈默的提议。并且,邀请哈默去往莫斯科。而到达莫斯科后,哈默受到了列宁的接见!
列宁不但鼓励哈默在苏联投资办厂,而且允许哈默在西伯利亚地区开采石棉矿,就此,哈默不但打通了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商路,而且,成为苏联第一个获得矿山开采权的美国人。
列宁对哈默的接见与鼓励。几乎成了哈默在美苏贸易之间的护身符。这一项横跨两大国家,利润巨大并且几乎是哈默独家的贸易,让哈默的财富迅速的膨胀了起来。即便是列宁在一九二四年逝世,哈默在苏联的生意也能够继续下去。
并且,在一九二四年,哈默从苏联普及教育政策中。也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他发现苏联人用的铅笔居然是德国制造的,并且,价格是美国同类铅笔售价的十倍之多。于是,哈默又在苏联办起了铅笔制造工厂,并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制造工厂。虽然后来在冷战期间,哈默的生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他和美苏两国上层的良好关系,到了后世一九七二年。哈默又与苏联人做成了一笔年限长达二十年,资金量达二十亿美元的化肥生意。
并且,后世的哈默还将生意做到了中国,受到了在中国南海边划了一个圈的那位老人的接见。成为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美国企业家。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便是哈默的投资项目,也是当年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后世余生的家中,还留有当年老一辈看报时剪下贴在本子里的重要新闻,这条新闻还历历在目。
所以。余生对哈默的印象极深。在后世广泛阅读商业案例时,把哈默的资料完完整整的看来一遍。哈默做过什么生意。捡过什么大漏,心中自然是清晰至极。他记得很清楚。
此时的哈默,正值盛年,财富无数的他,非常喜欢吃牛排。因为有一次买了一头怀孕的母牛,而激发了他饲养种牛的灵感。在他花十万美元买下后世著名的埃里克王子后。这头公牛繁衍出的上千头牛犊,有六头获得了世界冠军,仅此一头牛,便为其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纯利润。
如今看来,哈默还没有拍下那头著名的埃里克王子。余生此时不截胡。更待何时!几天后,牧场的牛仔依照余生的吩咐,以十二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埃里克王子。比余生记忆中历史的价格,贵两万美元。而哈默的电话也打了过来,用非常柔和的语气,请余生见一面。余生欣然应约。
虽然余大财主自己没什么感觉,但是,对于其他的人来说,余生已经算是个商业奇才了。他的几笔投资都大获成功,而且,每一部电影都叫好叫座。赚到的钱,如果倾力而为的话,已经能影响到中国的战局走势了。而这样的人生,几乎就是美国人梦寐以求的模板。更不用说,余生今年不过二十余岁,还有大好的人生等待他去享受!
而同为商界奇才的哈默,在看过余生履历后,自然也不会对余生轻慢。不但准备了上好的牛排,还有上好的威士忌。寒暄之后,余生问道:“哈默先生,你是想买到埃里克王子么?”
“没错,余,我知道同为商人,难免会有相同的眼光。埃里克王子是我见过最好的公牛,只要我能按部就班的将其培养成熟,并进行配种,那么获得的利润便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出于私人爱好,我很喜欢牛排。也希望有上佳的牛肉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余生一摊手:“可是,我的牛头牧场也需要埃里克王子。哈默先生有什么折中的办法么?”
“当然,我会按照十二万美元的原价买回埃里克王子,用于我的牧场种牛的繁育,但是,亲爱的余,你可以有百分之二十的配种权。也就是说,埃里克王子十次配种中,有两次,可以是牛头牧场的牛!如果余,你觉得这个价钱不合适,我们可以再商议!”
余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