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还不等赛珍珠开始唱第二遍英文版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台下的众人便鼓起掌来。
第二遍《歌唱二小放牛郎》,赛珍珠是用英文唱的,这个时候,所有的观众都听懂了。然后,一种苍凉的史诗味道便浮泛开来。所谓史诗,便是用诗歌的形式,用押韵的文字,来叙述历史。因为文字独特的韵律,有许多的史诗是可以歌唱的。例如《荷马史诗》或者《格萨尔王传》。
《歌唱二小放牛郎》满足史诗的一切基本特点,而且,不得不说,这个故事还契合西方文明对史诗理解中的一个母题,即无畏!
西方的史诗,顶尖的作品,便是古希腊双目失明的诗人荷马创作的那部《荷马史诗》。其中除了绝世美女海伦之外,最出彩的人物,莫过于战神阿喀琉斯和统帅赫克托耳。
当阿喀琉斯提出挑战的时候,赫克托耳明知自己不是对手,为了尊严与士气,这只能毅然决然的出战。最后不敌而亡。阿喀琉斯固然是英雄,赫克托耳又何尝不是?而其慷慨壮烈,反而更让人动容。
在观众席就坐的,不是明星,就是各大公司的演职人员,以及一些受到邀请的富豪,其受教育的程度都不低。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荷马史诗》中的细节。虽然王小二和赫克托耳的差别有点大,但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所在却是相同。如此,王小二在众人心中便由一介少年,变成了与赫克托耳相似的英雄。一股苍凉韵味就此而生。
英文版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唱过后,在座的众人,无论原本对中国人与中国的印象如何,心中都不由自主的多出一份尊敬来。有这样少年的民族,无论如何,,都有长存于世的理由。
除了原本没有捐过款的人,在听到这两首歌之后。纷纷走到捐款箱前,投入美元或者支票外。还有原本已经捐过款的人,在听到这两首歌后,再次走到捐款箱之前,写了一张支票又投了进去。如果说第一次捐款,大部分还是看在四方联名的请柬上,那么这一次,便是心下触动后的真心实意了。
当然,作为慈善晚会的主办者、好莱坞如今著名的电影制作人、上海滩不大不小的歌星和词曲作者余生,不仅仅要请人出场唱歌。他自己也是跑不掉的。至少,在梅耶、霍华德和阿尔伯特应余生所请,帮余生准备晚会的时候,在请柬上可都说了,余生会亲自演出节目。
既然,这三个坑爹的猪队友已经做出了许诺,那么余生也不好食言。在赛珍珠躬身谢幕后,余生亲自亮相,好莱坞众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余生唱的第一首歌。是这个时代,在中国广为流行的《长城谣》。这首歌原本也是作为电影插曲创作的,但是由于上海八一三事变的原因,电影并没有完成。所以作者刘雪庵。便把这首《长城谣》刊登在自己主办的刊物《战歌》上。
由于歌曲中的韵味自然圆润,情意缠绵而真切,并且调子和节奏极为容易掌握。纵然是普通人也可以很容易的唱出来,所以传唱极快。随后。这首《长城谣》便由年仅十九岁的周小燕,在武汉合唱团的抗日文艺汇演中领唱。随后,这首《长城谣》便被灌制成唱片。由百代公司发行。
由于其艺术魅力使然,这首《长城谣》在南洋,诸如新加坡等地的华人中,传唱极广。此时的新加坡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小国,也在日本人的威胁之下。所以,即便是远在南洋的华人,也有同仇敌忾之心。甚至有不少人在听过这首《长城谣》后,投笔从戎,回国抗日。
余生亮开嗓子,歌声流淌而出。舒缓的音乐声,竟有几分《思乡曲》的意味,如同梦境——“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
在甜美时,梦境破碎——“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寇逞豪强。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
这个时代的美国,能达到这种艺术水准,有相似韵味的歌曲也并不多。细细数来,也只有一首传唱甚广的《RedRiverValley(红河谷)》,这还是加拿大人创作,传到美国的。
在余生用英文和中文各唱了一遍之后,已经有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在思量是否可以将这首歌的版权买下来,放到题材合适的电影里去了。
自然,在中国借用长城意向作为表达歌曲本身抗日意味的作品,并不只《长城谣》这一首。另一首与长城有关,比《长城谣》还要著名的歌,就是余生从后世借来的《万里长城永不倒》。
如果说《长城谣》是曲调舒缓悲凉的思乡曲,那么《万里长城永不倒》便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歌。《长城谣》舒缓的意象未尽,台下众人便陡然听到一声震颤的怒吼“啊……啊……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
随后,便是一阵杀伐决断,英勇刚烈的呼唤:“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开口叫吧!高声叫吧!这里是全国皆兵!”“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锋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个个负起使命!”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锋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这睡狮已渐已醒!”
这首歌本身是好的,只是余生唱出来,台下却有些人的脸色变得不是那么自然。半个世纪之间,入侵中国的国家中,可是有美国一份。虽然余生后来在《万里长城永不倒》中,将主要的矛头对向了日本人,但是这部这个时代唯一的中国动作片,在美国大红大紫后,影响颇深。美国民众在看过后,难免会对那一个时代的历史感兴趣。而这一感兴趣,才发现原来自己才是电影中的大反派的原型……
所以,虽然《万里长城永不倒》在美国的影响颇为强大,但是好莱坞众人,有时候却会有意无意的避开这部电影不谈。而将余生的功绩归结为《大闹天宫》、《偷袭珍珠港》和《舌尖上的中国》。
而余生选唱这首歌也是有目的的,想从在座的这些人的口袋中掏出钱来,除了要利用这些人的危机感和同仇敌忾之心外,还需要利用一下这些人的愧疚感——如今你面对日本人入侵的时候,认为日本人不对;可是当年,你可是侵略过现在的盟友!你们的博物馆和艺术馆里,现在还摆放着从盟友家里抢来的古董呢!
有些事情就怕捅开了说,一个人在公众面前是不可能同时遵守两套道德规则的,如果这件事情余生不提,也就模糊过去了。可是如今余生唱起这首歌,只给了这些人两个选择——要么就承认侵略别国这件事情本身不对!要么就承认弱肉强食,利益至上,你们活该被日本人偷袭!
在如今战事危急的时刻,当然不会有人选择后者。这个不对,只能默认了,并且做出心怀愧疚感,往捐款箱里投两张支票作为补偿。余生看着捐款的人,心中暗笑。好莱坞这些人终究不是美国的政客,脸皮还没那么厚……
第一百八十章 犹太人
这首《万里长城永不倒》余生只唱了一遍英文版,便谢幕下去了。包括梅耶、阿尔伯特和霍华德在内的好莱坞大佬们,都是一头冷汗。随后,歇息了一段时间的、由青鱼中餐馆的员工们组成的合唱团,又上台了。
这一次唱的歌的指向便很明确了。第一首歌,是当年余生借以起家成名的《精忠报国》!虽然这首歌在后世是一人独唱的曲目,但是余生在请几个音乐家,用其主旋律,将其修改成合唱歌曲后,反而更显气势!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心腹大患,并不在于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