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屏幕上的与会者没有回答苏浩的问题。他们用微妙的眼神进行交流;作为旁观者;苏浩内心充满疑惑;却不明就里。
“苏上校;这已经超出了你的职权范围。”
一名中年少将清了清嗓子;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嗯你于得不错;撤退也很及时。说你还需要些什么?我们能给你什么帮助?”
苏浩控制了一下呼吸;回答:“请安排部队接应那些逃难的平民。另外;如果可能的话;请于明天午后;在对应方向安排一次大规模的空中布雷。雷场面积扩大;变异生物攻击城市的速度就会延缓。它们不会永远占据这里;我们终究还会回来……”
袁志成坐在会议桌侧面;慢吞吞喝着茶;冷眼旁观;一言不发。
之前说话被打断的中将怒意未消。他迅速翻阅着手上的电子文档;找出新南阳基地的列车运行表;冷笑着发问:“苏上校;根据军运总局方面的调度记录显示;你现在用于撤退的这些列车;从一周前就计入了运行时刻表。也就是说;这些列车从合肥战役开始以前;就列入了使用计划。对此;你怎么解释?
“这些车皮是我通过科学院王院长弄到的。”
苏浩丝毫没有想要隐瞒的意思。他昂着头;平静的看着屏幕:“从一开始;我就对合肥战役计划持反对意见。我先后向军部三十多个部门提交过报告书;列出大量数据和证据;表明这份计划根本不可行。这些反对意见书没有得到任何回复。我向184集团军总部投诉过;向军法总局和jǐng卫总局分别提请审核复议。我一直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制止这个计划;然而时间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除了冷嘲热讽;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我提前一周要求十列车皮的计划有什么不对?这些运力不是归我自己所有;而是全部用于运输难民。如果不相信;你可以自己去车站看一看;看看我有没有夹带私货?还是非法藏匿重要资源?”
“你们只看到战役胜利;却没人想到失败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很多人白白战死;没有任何意义。对你们而言;死亡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数字。二十万或者两百万没什么区别。你们不需要为此负责;不需要为此付出代价。你们永远不会亲临战场;永远不会拿着机枪战斧正面对抗变异生物。躲在后面办公室里动动嘴皮让别人去拼命;这就是所谓的将军。我承认;擅自调用列车是我的个人问题。我只是不想让更多人丧命;让他们有机会逃离这座城市。事情就这么简单;不需要什么复杂的调查。撤职?还是查办?随你们的便。我只希望你们晚上睡觉的时候不会被噩梦惊醒;好好问问自己的良知。”
苏浩说话的声音带着悦耳的磁xìng;然而口气生硬;内容让人不寒而栗;充满毫无遮掩**裸的指责。
屏幕上的将军们顿时脸sè骤变。
以一个上校的身份;对军部成员说出这种话;毫无疑问是以下犯上。就连坐在一旁不动声sè的袁志成;也不由得眯起眼睛;透露出好奇的目光。
在袁家的相关档案里;苏浩是一个jīng明的人;很善于捕捉对手的弱点;善于利用局势和环境。
袁志成相信;苏浩绝对不会犯“违逆上官”之类的错误。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这种有大量旁观者的公开场合。
“你”和“你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前者单独指某一个人;后者指向整整一个群体。
如果苏浩的话语指向是某一个人;那么袁志成多少能够猜透他的心思。
然而;苏浩的怒意狂放;冷静的表情下涌动着愤怒岩浆。难道;他真的如此狂妄;想要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军部?
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家伙;一个值得期待的年轻人。
袁志成在心里默默地笑着;坐看好戏。
第二百二八节 替罪
() 中将冷冰冰地看着苏浩;仿佛看着一个已被宣判死刑;随时可能被处决的犯人。
“苏上校;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中将眼神凶恶地盯住苏浩;yīn森森冷笑着:“我知道你在生物研究方面很有一套;颇有建树;眼光独到。不过;这不能成为你自以为是的资本。身为军人;就必须服从命令;而不是像多嘴婆娘那样说三道四。谁给你权力擅自调用军列?就算军运总局修改列车时刻表;也必须上报军部相关部门进行审批;核准之后;才能列入计划。你的胆子真的很大;大到连军部和军运总局也敢欺骗的地步。难道你真的以为……”
“张国威将军;我的第一份反对意见书;就是以电传方式直接递交给你。
苏浩直呼对方姓名;以冷静尖锐的语气迅速反击:“当时是你告诉我;你也反对合肥战役计划;对战役本身并不看好。你并不赞成184集团军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认为太过于仓促;无论在时间还是部队状况等方面;都没有达到最佳时机。而且我们对变异生物的了解不足;有很多未知因素尚未得到证实……总而言之;接收意见书的时候;你说过;会尽全力让参谋联席会议否决战役计划;终止这次进攻。而现在……你居然说出这种话。呵呵这就是你对我的承诺?”
“我打听过;参谋联席会议自始至终也没有收到过我的反对意见书。你根本没有把文件递交上去。我不知道你这样做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嫉妒?搪塞?首尾两端?还是不想沾染是非?将军;这就是对待问题的态度吗?不想管;不想问;当面承诺事后嗤之以鼻。你以为前线是什么地方?战场上的士兵都是可以随便抛弃的累赘吗?”
苏浩的目光如剑一般盯住张国威。
从一开始;张国威就是被苏浩牢牢锁定的攻击目标。苏浩从未狂妄到想要一己之力挑战整个军部的程度。之所以偷换概念;把“你”和“你们”混淆;只是在当时那种场合下的必备手段。他要让屏幕上所有的将军们感到被鄙视;被嘲讽;进而诱发他们的怒火。当然;挑衅的轻重多寡;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动作。当所有人把注意力和怒意都集中到自己身上;苏浩才会不失时机把话题引向;专门针对;让愤怒的将军们恍然大悟————原来;苏浩的咆哮对象不是自己;而是张国威。
苏浩和张国威之间并无仇恨;即便是在未来世界;他和这个人也没有什么交集。
张国威身上兼具的各种职务当中;有一个是“参谋总部信息分析室主任”。按照相关条例;像苏浩这样的军人;如果对上级部门制订的条例和计划感到不满;或者想要提出意见;必须以书面或电子文档形式;将报告发送到信息分析室;经过相关人员一层层筛选处理;最后汇总到部门负责人;也就是张国威手里进行审核。
苏浩上报意见书的态度非常急切;他几乎是强行接通军部网络;以无比强硬的语调要求尽快处理自己的意见书。由于牵涉到合肥战役;时间上已经很紧迫;加上许仁杰和王启年的背景;张国威不得不亲自出面;对苏浩的问题作出回复。
这件事情在当时闹得很大。主要是因为苏浩的反对意见尤为强烈;他一再要求军部尽快做出处理;同时上传了大量对战役计划的推演数据。为了扩大影响;他甚至通过信息分析室的公用网络;把意见书分别传送给其它一些相关或不相关的部门。目的;是为了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让某个说得上话的家伙对此产生兴趣;能够站出来直言几句。
苏浩的做法;无疑加重了信息分析室的工作量。很多人对此感到不满;也因此牢牢记住了“苏浩”、“合肥战役计划”、“反对”、“疯狂”等一大堆不断被提及;重复频率极高的词语。
“张将军;早在合肥战役以前;我就向你阐述过问题的严重xìng。这计划成功率极低;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整个东南第三战区也可能因此崩溃;变异生物的进攻狂cháo甚至会波及邻近战区;引发不可预知的可怕后果……这些事情;你应该比我更清楚。你说过;一定会把我的反对意见在总部会议上公开。而现在;你却对我说出这种话?”
苏浩的言语刻骨狠毒;一个个字如箭一般又狠又准;全部shè中张国威的心脏;让他感觉有种身体正被撕扯得四分五裂的恐惧。
张国威无法否认;苏浩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我和他的确进行过交谈;告诉他我其实也很反对合肥战役计划;告诉他会把文件转交;会在会议上公开提出……可是那又怎么样?这不过是应对中下级军官的常用手法。你懂不懂什么叫客套?懂不懂什么叫委婉?懂不懂什么叫官场语言的艺术?如果不是苏浩你小子到处乱发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