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小子。”哥俩有说有笑地边吃边聊。
“山哥,那边那个老爷子是干吗的阿,也是工友?”老杨注意到饭桌边上有个岁数比较大的老爷子,所以好奇的问。
“他阿,我们都叫他师爷,这老头可牛了,属他在这儿拿钱多,活儿还不累,就是写款儿的,据说他们家几辈子都是干这个地,从小就练,咱老板高价请来的。”
“哦?都写什么字阿,写几个字就赚钱,那咱也写写多好阿。”老杨懂装不懂。
老杨知道,这个师爷写地绝对是官款儿,而且就吃这碗饭,各朝代的官款写法是有区别的,就拿大清的“大”字来讲,有的藏锋,有的露锋,撇的位置也很有讲究,如果是外行刻意模仿肯定会呆板,所以有些人就专门研究如何写官款,要写到闭着眼也能写的一模一样,如果你写成了,那就靠这几个字你也能吃一辈子。这叫什么,按单田芳老爷子的话说就是蝎子巴巴独一份。
“得了吧,别看是字哦,人写出来就换钱,咱写,哪儿有人要哦。你阿,还是好好练好你的坯工吧,练好了,也是到哪儿都能吃饭。不像我喽,傻有一把子力气,没手艺,唉。”闫山感叹说。
“山哥,其实你那活也不错阿,还好没去当沙工阿,太阳底下一边一边淘沙,晒也晒死了。”老杨又在套话。
“嗨,阿弥陀佛阿,精武没这道工,现在全是机器淘沙了,要不真得累死。”
老杨又失望了,看来这个精武没啥搞头了,手工淘沙和机械淘沙差别很大,古时候都是手淘,所以鉴别瓷器的时候看胎很关键,机器淘的胎显得超细腻,但在古代你淘得再干净也不可能是这种表现形式。看来在这儿是学么不到什么了,回头再看看他们用的什么料和窑口吧。
炝火
第一百六十二章 撞大运了?*死磕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老杨就混迹了在精武瓷业,跟众多工友一同忙乎着,学习了不少新的东西,身体越锻炼也越结实。
令老杨感动的是,通过跟闫山的相处,他越发的感到了闫山对自己的真诚与关心,这就是S人的本色,也是为什么当初SX票号可以雄霸天下的道理。
老杨感到自己很幸运,不是因为自己一道较为顺利的在古玩界闯出了一番天地,而是自己在人生的到路上总是能认识一些真诚的朋友,这才是最大的幸运,老色如此、百刀如此、小玉如此、熊哥如此,如今的闫山也是如此,老杨感叹还是老百姓的那句话最实在,天底下还是好人多啊!
一个多月来,老杨几乎没给家里打电话,天天忙的够呛,坯工本身就是个累活,加上老杨要天天跟这个套两句跟那个套两句,每天回到小旅馆,自己恨不得倒头就睡,现在闫山也搬来跟老杨一屋了,俩人共同分担房费,按闫山的话说,那就是能剩就剩。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杨算把精武的情况摸的比较透了,不过老杨很郁闷,非常郁闷,因为精武厂用的青花料、粉彩料全部都是化学料,而非天然钴料。更令老杨气馁的是,精武厂没有老杨想象中的秘方调配,而是直接用化学料作文饰,老杨知道如果是高仿的,他们应该会有秘方的,他们可以把部分天然钴料和化学料参和,然后通过秘方调配,可以高仿苏麻离清和回青的发色效果,打一般人的眼那是玩一样的事。老杨没有发现,所以老杨很失望。
再有就是精武居然用的是气窑而非柴窑!这是令老杨最为郁闷的事儿,早知他们用气窑,自己还来个屁啊。直接走人完了。气窑与柴窑的区别就有如机制饺子与人工饺子一样,气窑算是高科技产品了,窑温是可控地,把瓷器拜访好,不用着急,不用祷告,到了时间取出来就O了。
柴窑可不行。那是老祖宗的神奇玩意,是金、木、水、火、土五行齐备,相容相济的奇妙过程,不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很多时候要看天意。而且最重要的是。柴窑要看把头的功夫,把头主要是负责看窑温和填火的,这全凭经验,没有什么数据指标。所以古代也好,现代高仿也好。都用柴窑,所以有时候一窑又一窑的烧,都不会有满意地作品。那就打碎重来,所以一个做到位的高仿作品,成本也是不低的。
烧窑和铸剑有几分相似,古人铸剑疯狂的会把自己投入到炉火中,为了造一把绝世好剑,烧窑也一样,为了给皇上烧出一个绝世之物甚至会把自己的儿女祭窑神,在古代要开窑烧官器那是非常隆重地事儿。绝对要大肆祭拜的,所以说刀剑和瓷器都有灵性。相比之下气窑那就是工业化的产物了,大批生产毫无意义,只是为了生产而生产,有时候老杨真不知道到底这人他是进步了呢。还是退步了。
“小白,想什么呢。俺可听说了啊,下午村长要来视察,你可精神点哦,别惹咱老板发脾气。”中午吃饭的时候,闫山对老杨哼哼教导。
“哦,没事,这两天有点累。啊?你说。。。你说,下午村长要来?”老杨问。
“是啊,俺也是听他们说的,村长在高龄村那就是土皇上啊,村里所有瓷业公司都归他管,俺在精武工作两年了都,只见过村长来视察过一次,不知这回来是为了啥。”闫山说。
“嗯,那可是得精神点,别回头让咱老板瞅见俺没精神,回头骂俺。”
“可不说嘛,咱出来挣钱不容易,在高龄村要是因为干地不好被一家给辞了,你再想去别家干都没可能了,说白了整个高龄村都是他伍家的,知道不。”闫山语重心长。
下午的时候老杨依旧坐在转轮边上枯燥地拉着坯,其实老杨的心根本没在工作上,眼睛不时的瞟向门口,老杨在等,老杨很想看看在高龄村叱诧风云的伍村长到底长什么样。
来了,终于来了,厂长恭敬的陪着一个白头发的老头子来厂房巡视了。老头挺精神,穿着一件褐色老式中山装,干瘦,背有点驼,带了个金边眼镜,显得倒是有点学者风范,不太像个一村之长,至少老杨觉得跟SX老家村长比,这老爷子要洋气的多,有派头的多。
厂房里很忙碌,但大伙儿似乎没看到巡视一样,该干嘛干嘛,多一句话没有。其实这是因为大伙儿都有点紧张,或者说有些怕,毕竟嘛,在高龄村混饭吃,村长就是最大地干部,电影里不说的好嘛,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人家随时能掀了你的饭碗!
厂长一路跟村长介绍着,村长就像电视里面演的领导巡视一样,一边看一边不时的驻足点头,厂长也够扯地,还特意让办公室的人拿着相机一通拍,弄得真跟首长巡视似地。
几个人来到了老杨的跟前站住了脚,老杨赶紧低下头忙乎着。
“老七啊,这伙计看着眼生啊,新来的?”村长问厂长。
“是啊,叔儿,从SX来的,一个工友介绍的,我看他拉坯技术还看的过,就留下了。”
“嗯,伙计,怎么称呼啊?”村长问老杨。
老杨装作憨厚的样子,抬起头眼露迷茫的看着面前的厂长和村长。“犯什么傻啊,小白,村长问你话呢。”厂长说,厂长心里想,唉乡下来的就是乡下来的,没见过市面,怎么总显得怯生生的呢。
“啊。。村。村长,您。。您好,俺,俺叫白英。”老杨的样子要多怯有多怯。
“哦,今年多大了啊,怎么想起来高龄村了啊?”村长也许是溜达累了,停在老杨跟前扯几句闲天休息休息。
“哦,俺今年27了,家。。家。。。里让俺娶媳妇,俺。。。。俺。。。没钱,就。。就出来打工了。”老杨继续装,老杨觉得自己演技不错,这两年在古玩行里混的,越来越能忽悠了。
“嗯,不错啊,家是SX的啊,那够远的,听说你拉坯手艺还行啊,拉个看看啊。”村长似乎对老杨来了兴趣。
“嗯,好,俺。。。俺就会拉碗坯,俺给您拉一个。”老杨表现的很卖力,很兴奋的样子。于是认认真真的给村长拉了个碗坯。
“嗯,不错,不错,挺好的,好好干吧。”村长赞许了几句,然后跟着厂长继续溜达去了,一路再没跟任何一个工友攀谈。
老杨看着村长的背影有些疑惑,靠的,自己长的帅是怎么着啊,咋这老头不跟别人扯淡呢?低调啊低调,还是不惹人注意的好啊。
村长走了,快下班的时候,包头通知老杨去趟厂长办公室。老杨不知道有什么事儿,硬着头皮去了。
“小白啊。小白。”厂长笑眯眯的看着老杨,没再继续说下去,看的老杨有些发毛。
“我要告诉你个消息啊,明天你不用再来这儿上班了。”厂长突然严肃的说。
“啊?老板,我。。我。。。您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