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光找到了海面上的白色的浪痕,但此时它距离俾斯麦号右舷绝不超过800码!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舰长霍夫曼大吼一声:“全速左满舵!左舷枪炮截击来袭鱼雷!”
这充满声威的吼叫让少数人手脚变得更为慌乱,同时也让更多训练有素的人镇定下来。张海诺举起佩在胸前的望远镜扫了一眼左舷不远处的海面,然后又用眼睛估测了一下鱼雷航速航向以及与俾斯麦号的夹角。他必须承认,英国飞行员空投鱼雷的技术很不错——也许正是那架地道的Do…17迷惑了德国战斗机和舰队官兵,才使得上面的英国飞行员得以从容观瞄并选择了最佳的角度和距离施放鱼雷!
舰长库尔特·霍夫曼的命令在第一时间得到执行,高速航行中的庞大战舰以惊人的敏捷疾速向自己的左舷方向转去,高耸的舰桥与甲板上的其他建筑物也随之偏向同一侧,此时舰队中总算响起了久违的空袭警报声,待“欧根亲王”号上率先响起防空炮火时,那架“冒牌”的道尼尔17已经飞到了37毫米高炮的射程之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能够在惹祸之后扬长而去,那些盘旋在高空的战斗机很快也意识到了海面上的不寻常,只待海空军指挥部之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沟通,随便几架BF…109就能将那架双发轰炸机撕成碎片。
人们关注的焦点终究回归到了俾斯麦号和来袭鱼雷之间,接近30米每秒的速度使得那枚英制18英寸航空鱼雷得以迅速拉近自己与德国重型战列舰的距离,而身披重甲的“俾斯麦”号也在竭尽全力的做着高难度的规避动作。位置影响观测,此时处于或近或远处的其他战舰所属官兵们也只有干着急的份,真正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似乎就只有“俾斯麦”号舰员以及非人为的运气因素了。
对于与鱼雷攻击相关的种种战术,张海诺自从降临这个错位时代的第一个月起就已经开始接触了。漫长的25年中,他虽然没有成为德国海军首屈一指的鱼雷专家,但在经验上的积累和钻研绝不逊于其他指挥官。库尔特·霍夫曼能够做到的事情,他同样可以完成,只是权责所属令他无须事必躬亲罢了。当霍夫曼站在舷窗前以自己的目测竭力让本方战舰错开那枚鱼雷时,张海诺同样在心里进行着快速而准确的计算,随着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霍夫曼的眉头终于有了舒展的前瞻,而张海诺眉宇之间的担忧却在一点一滴的凝聚,他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历史上改变“俾斯麦”号的那枚鱼雷,在那片冰冷的海域,另一群德国指挥官当时是否也站在和他相同的位置上运筹帷幄呢?
“右满舵!全速右满舵!”
就在那枚鱼雷带起的白色航迹在不足两百米外的海面上清晰可见而战舰左舷的枪炮声响彻耳际时,张海诺突然连喊两声。在这指挥室的任何一名军官不会不明白这两句话所代表的意思,顷刻间空气凝固住了。舰队司令下达了一道完全推翻舰长命令的新命令,执行与否权衡军衔级别便可知晓答案,可是严峻的形势当前,人们不得不抽空考虑一下眼前的处境——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的冯·芬肯施泰因海军上将是德国海军目前最具传奇色彩的指挥官,辉煌的战绩和不世的功勋摆在那里,更大的战阵他都见识过,更艰巨的战局他都能从容应对,如果这样的指挥官都不值得信赖,人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霍夫曼转过头惊诧的看着自己的上司兼多年前的老邻居,对方的为人和才能他毫不怀疑,可是他现在有九成的把握让俾斯麦号顺利避过鱼雷,即使那十分之一的几率不幸出现,以俾斯麦号出色的舷侧防御扛过单单一枚鱼雷的攻击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看着张海诺那异常冷峻的侧脸和充满神秘的深色双眸,他迟疑的没有作出反驳,也这就是在这电光火石之间,负责操舵的军官忠实的执行了命令,当传动装置将转向的指令最终反应在舵桨转向上时,舰体传来了一阵并不明显的缠斗,反方向紧急转舵的命令使得庞大的舰体在短短数秒内从倾斜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紧接着又不作停留的向另一侧倾去,舰上的官兵们还没来得及适应这种变化,一个震耳欲聋的轰响便从战舰右舷传来,放眼望去,一根高大的白色水柱伴随着黑烟在战舰中部偏后的右舷位置腾起。在那一刻,所有目睹者都在心里发出这样的惊呼:俾斯麦号中雷了!
俾斯麦号被鱼雷击中了!
弹片的威胁刚刚解除,张海诺和霍夫曼便不约而同冲出封闭的指挥塔来到开阔且可以俯视战舰大部分位置的露天舰桥上,被威力巨大的爆炸送入高空的水花正纷纷扬扬的落下,黑烟仍未散尽,战舰靠近中弹位置的甲板上一片狼藉,紧邻着的两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显然受到了鱼雷爆炸的牵连,附近有好几名水兵倒在血泊之中,模糊可见的似乎是残缺的躯体,依然整洁如新的舰体和这惨淡景象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令许多人胃部一阵痉挛。
张海诺紧锁的眉宇终于得到了舒缓,一旁的霍夫曼却被凝重锁住了眉宇,而深深的疑问也在他那张质朴的脸庞上得到体现。
两人长久的站立在雨中,默默看着水兵们收拾残局。
不多时,从空军传来那架投下鱼雷的Do…17已被战斗机击落的消息,四名机组人员仅有两人成功跳伞,但尚不清楚这件事情背后的真正原因。
全速南下的德国舰队受这次事件的影响似乎并不大,它们仅仅是因为规避鱼雷攻击而耽误了十来分钟时间,中雷后的俾斯麦号很快调整到了最初的航行状态,其他战舰很快重新聚拢到它的周围,除了甲板和舷侧残留的痕迹,它仿佛根本没有遭受打击一般。
将近半个小时之后,令张海诺和霍夫曼异常期待的检查报告终于出来了,随舰技术人员骄傲的宣布:俾斯麦号所受的破坏微乎其微,那枚英国鱼雷甚至没能穿透它右舷最外侧的装甲,这意味着俾斯麦号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仍能保持近乎百分之百的战斗力!
拿到这份报告,两位指挥官皆是如释重负——霍夫曼以自己的荣誉甚至生命为这艘战舰负责,张海诺则长久的受到来自历史的困扰,好在这些问题都随着俾斯麦号的坚强挺立而被抛在一旁,可是这远不是胜利的终点!
第11章 争锋相对
位于法国西北部的圣马洛湾,形状就像是一口朝上的大汤勺,狭长的科坦丁半岛便是这汤勺右侧的把柄,勺子的主体深深嵌入法国大陆,原为英皇领地、后被德军占领的海峡群岛则像是汤勺中盛器的丰盛食物。在经过了冒牌德军轰炸机的雷击事件之后,舰体安然无恙的“俾斯麦”号率领其他德军舰艇继续沿着科坦丁半岛西安南下,两个小时后便已深入到圣马洛湾的最南端。这里是英吉利海峡的最宽处,从法国海岸的圣马洛港到对岸的波特兰足有220公里,这段距离即便目前最快的舰艇也要走上3个小时,喷火战斗机从最近的英国机场飞来需要大约30分钟,而驻扎在科坦丁半岛和圣马洛湾周边的德军战斗机只需要短短十分钟就能赶到。
尽管英制18英寸航空鱼雷未给“俾斯麦”号造成重大损伤——尤其没有威胁到它相对易受攻击的桨舵,德军上下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在此之后,舰队及与之配合的空军部队均大幅加强了警戒力度。当舰队在海峡群岛西南海域遭遇一艘英国潜艇时,空军就非常协调的将袭击者驱走,确保了整个德国舰队的安全!
下午3点左右,海面上的雨势又渐渐大了起来,按照眼下的情形,德国舰队天黑后不久便能安全抵达法国西北部设防严密的布雷斯特港。此时此刻在那座原属于法国的重要军港内,一艘艘经过临时改装的法国渔船、拖船和货船正在重新调整位置,它们有的通过自身动力驶抵港口两侧下锚,有的则在驳船的牵引下在港内其他位置用缆绳固定,这些船只建造年代、吨位和结构不尽相同,但眼下它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共同点,那就是船上或多或少的装备有高射炮——或是德国陆军普遍装备的单、双管37毫米轻型防空炮,或是炮身极其修长、特征明显的88毫米重型高炮,抑或是从法军手里缴获的其他口径的防空武器,它们与充足的弹药一并配置在这些大部分已有数月没有出港的船只上,再配以从陆军、海军和空军抽调的炮手。待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保卫布雷斯特的便不只是驻守港口周边的31个陆军高炮连、4个海军守备团和1个空军战斗机大队,70余艘船舶以及上面的近200门火炮成为保卫港口核心区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