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动舰载直升机,负责提供战斗支援;空军出动C…130运输机负责撤运人质。行动步骤为:一、六架C…130从美国本土起飞抵达伊朗中部的卡维尔沙漠降落;海军的八架扫雷直升机也飞到卡维尔沙漠降落点,与C…130运输机会合。二、在卡维尔沙漠降落点上,运输机要为直升机添加燃料,突袭队员把装备和武器从运输机上搬到直升机上。然后,直升机运载90名突击队员飞往德黑兰东南80公里处的加姆萨尔附近,由提前潜人德黑兰的美国特工人员用带遮布的卡车,趁着黑夜把突击队员运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突击队员用武器击溃伊朗革命卫队后,将人质运到使馆附近的足球场,等在那里的另外几架直升机将人质空运到伊朗西部的一个秘密机场,然后换乘提前飞往那里待命的C…130运输机离开伊朗。
太完美了。那么,中情局都做了什么呢?首先是,中情局派出了一架飞机秘密潜人卡维尔沙漠的预定降落地点,取走了土质样品,并设置了标志。其次,为海军的飞机提供了陆上导航系统。最后,中情局物色到了一位60多岁的已经退休的情报官,让他秘密潜回伊朗德黑兰,不久后,又派了一位间谍到伊朗进行铺垫工作。两个间谍把主要精力用在搜集情报和使已经瘫痪的伊朗间谍网恢复工作,同时还搞了几辆卡车,藏在郊区租来的仓库中,预备用来把突击队员从第二个降落点迅速运往大使馆。这两名特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做,那就是搞清人质的确切位置。因为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占地很大,使馆院内美国空军的C…130运输机的大型建筑物多达14个,人质究竟被关押在哪座建筑物中是营救行动成败的两名特工继承了中情局多年以来“愚蠢”与“无知”的传统,他们无法得到这样的情报。老天开了眼,在营救行动发起的前三天,伊朗人突然允许一名在美国大使馆工作的巴基斯坦厨子离开伊朗回国。两名特工立即找到这个厨子,知道了很大一部分人质都被关在大使馆领事处内。这个厨子还提供了伊朗警卫人员在领事处楼内的部署情况。
白宫兴奋不已,计划开始了。
4月24日晚上,卡特总统下达了“立即执行”的命令。
六架C…130运输机起飞,从阿拉伯的方向飞人伊朗领空。与此同时,八架扫雷机从海上的航空母舰起飞,向伊朗进发。如果中情局的情报能够细致那么一点点,就应知道4月份的伊朗高原正值冬春交替季节,迅猛的狂风时常引起使人胆战心惊的沙暴,席卷着整个伊朗高原。扫雷机进人伊朗不久,便遇到这样的沙暴。在狂沙中,扫雷机如同茫茫海上的几叶小舟,渐渐地失去了控制。最后,有两架不能飞到约定地点。六架飞机与C…130运输机会合。但25日凌晨,又有一架扫雷机出了故障。指挥官报告说,必须终止此次行动,因为五架扫雷机不可能完成“将53名人质和90名突击队员安全运出伊朗”的任务。卡特颓唐地瘫在椅子上,宣布取消行动。
但厄运随即就发生了,慌乱之中,一架扫雷机与一架C…130运输机相撞,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八名突击队员被活活烧死,伊朗沙漠的夜空被瞬间点亮;经过长达五个多月的精心设计和周密准备的远程空中突袭营救战,以失败而告终了。
当天晚上,卡特发表电视讲话,将这次行动的经过公布于众,并表示自己将承担一切责任在伊朗人手中的那些人质根本不知道这个行动,用一位人质的话说,他们还在受到折磨。他在九个月的时间里掉了很多肉。美国人对生命与健康非常关注,所以只是掉了几斤肉,他们也会大声叫唤几声。
本年秋天,卡特总统竞选连任失败,罗纳德·里根上台。53名美国人质于1981年1月20日被释放,他们被扣押了444天,而1981年1月20日这天正是里根就任美国总统的那天,伊朗人是为了表示对美国政府的蔑视。
1月21日,已是一介草民的卡特飞到德国军事基地探视获释的美国人。一位人质记录道:“我还留着那张照片。前总统神情尴尬,我则像是面无笑容的活死人一般。”
里根(1911…2004)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67…1975),第40任总统(1981…1989),历任总统之中,里根的就职年龄最大,他也是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在踏入政坛前,他担任饼运动广播员、救生员、报社专栏作家、演员和励志讲师等,并且是美国影视演员协会的领导人。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
里根任内对内采取措施解决经济问题,对外被认为是拖垮前苏联的主要推手。里根的总统任期影响了美国1980年代的文化,使得1980年代也常被称为“里根时代”。图为1986年里根在自由女神像建立的100周年发表纪念演说。
中情局老牌中东情报分析员波拉克写道,挟持人质是针对中情局1953年在伊朗搞政变的“报复行为”,这起陈年往事余波所及,已不仅是美国的严酷考验而已。伊朗的革命热情将纠缠往后四任美国总统,造成数百名美国人在中东送命。中情局最伟大秘密行动的光荣火焰,成了后人的悲惨大火。
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可信,中情局仍然是继续向前。卡特时代,中情局非常失落,不仅仅在伊朗人质事件上,还有在苏联人侵阿富汗事件上。
阿富汗败局
1979年3月17日,苏联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在苏联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能失去阿富汗!”
苏联始终把阿富汗当做自己的小弟。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莫斯科就在阿富汗苦心经营,一直奉行对各派政治力量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的基本原则。对莫斯科而言,阿富汗的掌权者姓谁名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苏阿关系能够稳定发展。70年代时期,苏联的经济援助占阿富汗全部外援的70%,任何一个阿富汗当权者都惯性地指望在苏联的援助下改变这个国家的现状。阿富汗曾与英国人三次交手,每次都是靠着莫斯科的支援全身而退。在安德罗波夫说那句话的两天前,驻扎在距苏联边境仅70公里的阿富汗第二大城市杰拉特的政府军第17师发生哗变。阿富汗总统塔拉基向莫斯科请求苏军进驻阿富汗。在苏联高层讨论了三天后,最终决定陈兵阿富汗。当3万名苏联士兵搭乘卡车、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在阿富汗边界一带集结的时候,中情局在给总部的报告却这样写道:“苏联想必极不愿导人大批地面部队到阿富汗。”
詹姆斯·厄尔卡特
美国第39任总统。他早年一直在军队中生活,1971年开始任佐治亚州的州长。1976年代表美国民主党当选总统。在任期间推行能源保护政策。外交方面,卡特积极调停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战争,美国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卡特跟其他国家外交时注重人权保苇。他为了阻止通货膨胀,曾将利息增加到最高20%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1980年,伊朗霍梅尼政权绑架美国大使馆人质,卡特派“蓝光突击队”救援但失败,因此他在同年竞选连任时,输给了罗纳德里根。卸任后,他积极参与调停战争的斡旋工作,反对小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他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中情局的报告纯粹是经验主义的结果,多年以来,苏联军队根本没有大量进人过阿富汗,于是,他们也认为这一次,苏联不可能进人阿富汗。但是,如果他们略有一点审时度势的能力,就会发现,此一时彼一时也。
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阿富汗的教徒们也蠢蠢欲动。他们开始在国内进行一系列的暴动与武装革命活动。在苏联领导人眼中,美国失去了伊朗后肯定会寻找另一个国家充当这个地区的卫星国,而杀掉塔拉基后担任总统的阿明在苏联领导人眼中是个极不稳定分子,他很有可能在局势不稳的情况下站到美国那边去。
可是,中情局从苏联军队陈兵苏阿边界直到1979年12月27日正式进人阿富汗的九个月时间里,情报居然错误连连。1979年7月,阿富汗的起义者势力大增,各军事要塞陆续出现兵变,苏联立即派了一个营的空降部队前往位于阿富汗首府郊区的巴格兰空军基地。卡特总统要求中情局给阿富汗起义者提供物质援助,局势很危急,但中情局在8月下旬的时候还向白宫保证:“形势恶化未必预告苏联会把军事介人的程度升级到直接战斗形态。”
美国军方多次斥责中情局的情报应该做得精细一些,军方在9月初认为:“苏联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