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拍翻御史大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棋要分出胜负,就要有规则、有范围……李贞一带着笑,却又含着宦场心得的话语突然跳了出来。

    李贞一有机会、也有资格接受西川的酬庸……王叔闻低着头,如同下棋时迅速回想对手的棋路,他心中也飞快地猜测着李贞一之所以拒绝的思路。如果中书令同意,他是可以说动三省同意此事的,也许要花一些功夫,但是不是不可能,如果得到韦大帅的帮助,李贞一就可以从这些老臣与外藩着手,以一些有份量的舆论攻击新政……

    但是他没有!王叔闻又想起李贞一口中的『棋盘』来,即使是很难,也要把棋盘用到底……他突然明白,李贞一的拒绝,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考量,也是在为梁国的未来打算,因为东川一并,西川就会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犹如在靠近心脏的胁下放着一把刀那样危险……

    「此事不可能,你回去告诉韦大帅,请他不要再打东川的主意,你请吧!」王叔闻将手一让,不再多言。

    西川副帅大怒,竟一把抓住王叔闻的手,用力一扳:「混帐!你竟敢拒绝韦大帅!」

    「李国老拒绝,是为了国家,我拒绝,也是为了国家。」王叔闻奋力一挣,只觉得左腕热辣辣地生疼,但是他还是站直了身子:「我虽然出身寒微,以伎侍君,却不是佞幸之徒,你滚回去告诉韦大帅,他有什么招数,尽管向我来!他是名门望族、三朝老臣,我不过是一介草民出身,但我情愿以死相拼!」

    「你!」西川副帅气愤至极。

    「你最好赶快滚回去,否则,我要你的命!」王叔闻森冷地说。

    ※※※

    然而,西川副帅并未丧命,因为韦左丞看在韦大帅的面子上,极力向王叔闻劝说,请他不要把这事闹大。最后,王叔闻也放弃了原本想发出诏命诛杀西川副帅的想法,毕竟,他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韦大帅相拼。

    此事过后几日,王叔闻收到来自内廷的消息。

    有如一场闹剧,王叔闻还没把私人的东西打包完,就又把东西放回原处,只是此时已无心如不久前那样兴致勃勃地布置,卷轴整包放在架上、笔砚文具连盒盖都没打开,似乎随时要走、又欲去还留。

    看着案上送来的新诏命,没有还他的翰林学士,只准他三五日入翰林院一次,另外,也特别赏穿紫袍。他清楚地记得适才来传旨的时候,旁边的小内侍手上有一套紫衫袍服,但是却只将诏旨给他后,并不给他紫袍。

    「好了,去归先生那里。」内侍故意在他面前朗声说,归先生是永贞皇帝的侍讲,也是正式的门下省给事中,与王叔闻的身分完全不同。传旨的内侍手捧着另一份诏旨,带走了那套紫袍。

    这分明是示威!王叔闻咬着牙瞪视,并没有察觉眼睛已经红了……

    「叔闻?」韦左丞探头进来,王叔闻懒懒地应了一声,他小心地说:「你还好吧?」

    「没给那些阉奴气死就是万幸。」

    「怎么了?」

    王叔闻把事情始末说来,恨不能寝其皮吃其肉似的:「他们把我当成什么了?当着人赏一巴掌、私下揉一揉、再公开踹一脚?」

    「唉,这不是还揉过了吗?」韦左丞小心翼翼地说,见王叔闻瞠目看他,也不免有些退缩,却还是呐呐地说:「你别这样看我,翰林院使已经有上百年不管学士们的事,他们祭出这招整你,这就已经是恨你入骨,能够让你再回来已经是奇迹,再给你一点颜色是免不了的……」

    「翰林院使是什么东西?是管理庶务的,什么时候变成他们来决定学士的去留?再说,他们就算要撵我走,没有你同意或者默许,他们能吗?」王叔闻胀红了脸,恨恨地瞪着韦左丞。

    「这怎么怪到我头上了?老兄,你在宫里打滚这么久,难道不明白内侍的权力从哪来的?」韦左丞摇着头,苦着脸说:「陛下说一句话,要有人传出去,陛下想知道什么,要有人告诉他,这些话传出传入,就是权力。你可以恨他们擅权,但是没有他们,陛下就是只字片语都出不了两仪殿,你要体谅我,我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啊!」

    「大局?要顾全大局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天聪蒙蔽,全部由着三省六部九寺去动,我们这是要革新、要开创新局,你这般左一个大局、右一个权力,与李贞一又有什么两样?」王叔闻毫不客气地质问。

    我还宁愿我跟李贞一没什么两样……韦左丞在心中嘀咕,却也不想再多说,只是喏喏而退。刚出了翰林院,就看见一个小内侍飞奔而来:「小韦相公、小韦相公。」

    韦左丞拜相后,为了将他与韦尚书区别,便称大韦、小韦相公,他问了一句,那小内侍便说:「不好了,有个进京的官员户部门口大骂王侍郎呢!」

    「这……杜台主呢?」

    「杜台主说御史台有事,就走了。有几个小吏命人赶他,那外官却越发嚷得大声,直说要嚷到中书省去,吏部尚书听着外面吵吵闹闹,就亲自出来制止,他指着尚书鼻子一阵臭骂,惹得尚书就想挥拳,好在旁人劝住了,争闹不休,请相公赶紧去处置吧!」

    韦左丞一想到这种事就肩膀酸痛,但是硬着头皮赶去,气喘吁吁地跑了半个时辰来到吏部,却见户部门口观者如山,突然有人一拍他的肩膀:「叔父?」

    「来礼部楼上看比较清楚。」韦尚书一副『好东西要跟好亲戚分享』的表情。

    「又不是在戏场看参军戏……」

    「比参军戏好看哩。」

    韦左丞叹气,一拱手说:「叔父自请上座,我去处置。」

    说完,钻进人群里,只见一个绿袍官员坐在地上,尚书却不在场,便问旁人,旁人回答:「他说要叫王侍郎出来,王侍郎不来就不走。」

    那绿袍官员一看旁边,见一个紫袍官员,问了旁人,便转向韦左丞:「相公在此,当为下官评理。」

    「呃……你有什么事吗?」韦左丞尴尬地说。

    那绿袍官员跪地,拱手将适才已经说过的话再说一次:「下官乃是宣州巡官,入京磋商来年税赋,王侍郎却连谈都不谈,只丢下几句话,停收的脚力钱要我们自己负担,水驿陆驿的补给,也要酌收费用。同时,说有百姓上书,要我们好生整修通往浮梁一带的水道陆路、减收茶税、查缉水匪,要我们两年之内改进,否则交由御史台弹劾。这些事情我们本来就在做了,何须户部饶舌?再说,不许我们加徵杂税、又要我们全力建设地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查缉水匪难道不用兵?叫人卖命难道不用钱?我们大帅本来就轻傜薄役、爱护百姓,年年考绩甲等,不信可去问问江南道监察御史,王侍郎在民间听了刁民胡说八道,就为难我们,这本末倒置!再说,浮梁茶市不只是宣歙
一镇的事,浮梁属浙西、产地祈门在宣歙,茶商们乘船在两边来来去去,谁能管得着他们怎么想?而且周边所有的县都有关系,要管就应该宣歙浙西跟江西三镇一起责成才是,怎么只要我们出钱出力?我们这边把路修好了,所有的人都从这里来,包了茶卖到浮梁去,难道我们每个农家派一个兵去盯他们到底卖了多少茶?结果浮梁坐地抽头、躺着也赚钱,那我们这边就只能抽茶农的辛苦钱,弄不好还惹民怨,这亏本至极的生意,谁要做?我本来以为是其他镇也有要求,结果一问,浙西的人根本没来。哦!逃课的不挨板子、坐在书房里的倒打成残废?这是什么道理?还请相公解惑!」

    巡官劈头一连串说了一大堆,把韦左丞轰得七荤八素,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道理,只得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既然朝廷这么有能耐,就该好好管一管隔壁浙西那只老废物,动不动就说要封茶市、要让我们整个山的茶农死光光,无非就是觊觎宣州的矿,要一视同仁就不要偏袒宗室啊!」

    巡官骂得兴起,正要起身再骂,却听见一阵脚步杂沓,官员们纷纷让开,只见一队军士冲过来,不由分说,如鹰攫雀鸟一般,提了巡官就走,也不知去了哪里。在场的官员耸然惊视,在一种可怕的沉默中,有人低声说:「东宫卫率府?」

    似乎有人无声地抽了一口气,韦左丞也只得回去找王叔闻再商量,抬头,瞄见礼部楼上窗户边坐着几个人,全部都是紫色袍服……

    ※※※

    两仪殿中,王叔闻与王丕在永贞皇帝面前禀告此事,永贞皇帝气得呼嗤呼嗤地喘着,虚软无力的手握着拳,微微地敲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