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拍翻御史大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淠共椋课也焕矗慊顾涤凡豢缮源嫠叫模∠衷谠趺戳耍俊
  「理由嘛,有两个。第一,台主要官人查武宁镇,依台内的惯例,查的应该是官员失职,但是现在淮南幕府将证据湮灭一空,就算查了,也只会推到小吏头上,就像那些贼曹一样。第二,台主即将离台,官人应当赶紧回去,将武宁镇一事交代清楚,看是暂且封存档案,还是继续查案,都要问过台主与中丞才好,没有台主的支援,若以官人支身与淮南节帅斗,很难有好结果的。」
  虞璇玑凝神听着果儿的话,想了想,低声说:「果儿,我们好像还没有下到州县里去过吧?」
  「州县?」
  「嗯。」因为头上有伤,所以虞璇玑没有梳髻,只将长发用头绳从中束了,垂在胸前,她顺手梳着头发:「淮南镇府再厉害,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将所有的州县官都换了吧?如果我们一路上能找到几个州县官,问清楚状况,也算找到一些人证了吧?」
  「如果他们不配合呢?」
  虞璇玑微微苦笑,叹了口气说:「就威胁他们。」
  「真的可行吗?」
  「不知道。」虞璇玑摇头,看着果儿又露出一脸忧愁,似乎很徬徨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突然笑了:「果儿,你跟的监察御史们,是不是都很坚定?都知道他们该往哪里去?」
  「嗯……大部分都是。」
  「我想,至少我自己真的很不确定该往哪里去,我也明白现在不能再说『新人不懂事』这种藉口来搪塞自己的过失,但是我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无误,所以只能这样边做边想……」虞璇玑轻轻抚着手臂,起身,想起了小时候玩游戏的戏言:「小王孙扶上马,走一程停一程,做上了周天子,行一程望一程……」
  果儿突然笑了,胡子啦喳下的脸透出一点稚气:「官人现在是王孙呢?还是周天子呢?」
  虞璇玑一笑,回头说:「叫来春娘与我梳妆,我去与杜大帅辞行,你在此收拾,莫要淹留,今晚就宿在任兄那里,明日我们一早就去探问附近州县。不能让杜大帅有时间下封口令,我们必须尽快处置此事。」
  ※※※
  约莫一个时辰,虞璇玑便坐上返回驿站的车。再过了半个时辰,她又带着果儿与春娘离开了徐州城。她坐在车辕上,背靠着车边,目光落在前方蜿蜒而去的官道,出了城门,约莫走了半里路,往右一拐,便是往东都的方向。
  「果儿,停车。」
  虞璇玑下车来,回眸望向良田以外的城门,路旁青苗已高及腿肚,几只鹭鸶盘旋而下,从田沟间衔起小虫田蛙,仰脖食尽。武宁镇这一路植着槐树,此时正是槐花初绽的时节,丛丛槐花如雪一般积在叶间,飘着淡淡的清香,静谧的行道上,层层槐叶如云朵般随风而动,槐花轻轻落下,像是梦中的景象……
  一身青衫的虞璇玑站在槐树边,极目远望,果儿与春娘看着她的背影,在那广阔的山河田野间,显得单薄。
  「果儿……」、「小人在。」
  「这里静得令人害怕啊……」虞璇玑低声说,像是怕惊醒了什么人,果儿与春娘不解地看着她,她转过脸:「现在不是农作的时候吗?为什么没有百姓?你看这里的田,虽有插秧的痕迹,杂草却没有人除……槐花可食,而且吃起来是甜的,理当是孩子们会来争抢的东西,这里却任由满地槐花吹落田间……难道,淮南镇府连孩子都不放过吗?」
  果儿闻言战栗,杀叛军可以容许,杀家属中的成年男女也说得过去,但是杀孩子与老人就是天理难容。虞璇玑微皱着眉,想起刚才见过的杜大帅,依然那般安祥优雅,满口君恩臣德不断,再想到朝中传言他也曾干过一番为国为民的大事,他真的会犯下这等赶尽杀绝的恶事吗?
  怀着满腹疑问,虞璇玑一行人在天黑前赶到任镇将藏身的客舍。等待已久的任镇将连忙将他们迎入客舍内,果儿自去张罗,虞璇玑则与任镇将对坐,将入镇以来的事说了,随后郑重地一躬:「是我无能处置此事,愧对任兄。」
  任镇将沉默不语,他说不出任何客套话,明知虞璇玑必有苦衷,却还是恨得说不出话。虞璇玑半晌不见他回答,瞄了一眼,见他嘴唇微微颤抖,又撇过头去,似乎是不愿再看她一眼。
  「我打算……往州县探问……哪怕是只有一个县官愿意一秉公心出来说句话,这事就不是你片面之词,上了朝廷才有胜算……」虞璇玑说,见任镇将无语,一抿嘴,低声说:「任兄,我明白你的心情,我也知道你期待我能拨云见日,让这事能够有个转机,但是淮南大帅并非平凡人物,你得容我……」
  「事到如今也无须多言,虞监察还是赶快带我入京去见李台主吧!」任镇将抛下这句话,便起身离去。
  虞璇玑坐在房中,直着眼睛愣了一会儿,才像突然醒过来一样,呼口气,起身拿来地图,规划这一路的路线。
  隔日,一行人北行到沛县去,任镇将依然扮作车夫,果儿则与春娘同乘一骑。入了沛县,只见那县城低矮,不过是夯土版筑而成的土墙,角落堆着土台,上面围一圈木板,要上城墙便搬了梯子爬上去。虞璇玑等人入城毫无阻拦,问了县衙方位,约莫走一顿饭功夫就到了。
  这沛县虽也实行坊里制,不过总是不可能与西京东都相提并论,百姓家的围墙都只是些竹篱木栏木板等物,坊墙也都是些高及肩的夯土墙,稍稍隔离出个坊里。那县衙在县城北边,因为沛县是上县,是十等县中的第六等,能用的税赋并不充裕,所以没有再筑子城,县衙与官舍、驿馆、监牢都设在同一区,外面用木栅栏围起来。
  虞璇玑在县衙门口下车,掸了掸下摆便入衙去。这县衙倒是还有点规模,面开三间、灰瓦素柱,正堂却拆成三间,夏季炎热,门窗都是敞开的,可以看见中间是公堂、左厢无人,右厢则挤了几人,大约是县丞或县尉。
  堂中人见有个青衫官人走进来,连忙出迎:「请问足下是……」
  虞璇玑已经很习惯这些官场礼节,拿出名刺一拱手:「在下,监察御史虞璇玑。」
  「御史?」那人大惊,又看了她一眼:「女的御史?」
  「在下弘徽甲子女科进士,去年蒙台主辟召,忝任监察。」虞璇玑拿出监察御史印信与过所,证明自己的身分:「请问县令在吗?」
  「虞监察来得不巧,前些日子淮南镇府入驻后,将徐州境内七县的县令都调回徐州去了。」那人与虞璇玑一样身穿青衫,年纪大约四十余岁,他说:「某乃县丞,县令离县后,此间诸事皆由某权判之。」
  虞璇玑心中暗惊,没想到杜大帅的动作比她想得要快了许多;「全部都调回去了吗?为什么?」
  「因为徐州是节帅直属州郡,辖下县令向来都由节帅任命,大约是因为这样才调回原本的县令,要安插自己人吧?」沛县丞将虞璇玑让到左厢,看来是县令厅:「不知虞监察来沛县有何事?」
  虞璇玑正想着心事,闻言一怔,县丞又问了一次,她说:「本是奉旨来巡察徐州,顺便想找个在徐军中的亲戚,但是前些时候那事……好像徐军中都换了一批人,连军眷住的地方也都换上新人,我觉得有些奇怪。又听说我那亲戚好像往北走了,便来问问贵县,最近有没有一些军士或者流民?」
  「如果是原本的徐州军,大约是找不到了。战死的都已经收埋,没死的也不知去何处。」沛县丞并不怀疑,一边说,一边端了凉水来:「不过约莫半个月前,有几拨人从沛县外过去,都是淮南镇府押解的,看着不像军士,大约是家眷。我听说是要卖往河朔三镇去,成德镇好像买了所有的男孩,其他老弱妇孺,可能就整批卖给人牙子,散去何处就不知道了。」
  虞璇玑眼睛一亮,如果是卖到河朔三镇去,必要经过魏博,那她只要回去一打听就有了,连忙问:「大约有多少人呢?」
  沛县丞啧了一声,仰着脸想了想:「不好说,队伍拉得太长,又都是从沛县边境过去,不知道到底是一拨一拨走、还是一起出发。不过我记得男孩子都是装在囚车里,车不够还管我们沛县徵了一些去,男孩子大约有个三四千吧!也不知是因为孩子淘气?还是怎地,应当是老人小孩坐车才是,我也闹不明白。」
  因为成德刚打完大仗,急需兵源……虞璇玑心中暗道,她一方面欣喜此事有了一线曙光、另一方面却又为朝廷命官竟做了人牙子感到悲愤,所以眉心一拢,叹了口气。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