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拍翻御史大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与新君乃是母子……阴生阳,乾继坤……」李贞一掐指而算,抽过一张熟纸,端楷写了四个字:「贞者,正也,乾纲入继,若非坤道承载,便无以立足,改元就以永贞或贞元为新年号吧!」
   

汴水流
 
  
  徐州城,古称彭城,是徐州镇府所在,同时也是驰名天下的望族彭城刘氏的发源地。在前朝开凿运河时,便在徐州境内引黄河入汴水,作为通济渠的基础渠道,进一步挖通疏浚之外,又引来东边的泗水会于徐州城下,再把诸水引入江南河。
  
  世事难预料,前朝天子耗费倾国之力却挖成了个国破家亡的结局,到了梁代,运河却成为国本命脉。这通济渠后来改名为广济渠,在荦山乱后关东藩镇林立、不再将税赋上缴的状况下,江淮便成为朝廷绝不能舍弃的收入来源。
  
  朝廷刻意经营水运,自然也有更多商旅投入其中,徐州是诸水汇聚之地,自然也是客商的重要集散地。所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说得便是这徐州城下客旅往来于江淮的景象。
  
  这徐州虽是水运枢纽,却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古来就是四战之地。因此武宁军虽然不常有战争,却招募了不少散兵游勇,徐州城东南边、汴泗二水交会之处,没有淹水的时候便是武宁军的校场与球场,一些刚招入军中的外来兵士家眷也暂栖此地。
  
  沿着广济渠,走来一行旅人,只见打头的马上是一个魁梧的大汉,身后载着一个少年。马的后面跟着一辆小车,戴着草笠的车夫赶着骡子,走在最后。
  
  「这里怎么这么多人?」那少年从大汉身后探出头来,轻声说。
  
  小车里有人撩起帘子,却是一身女装的虞璇玑,她看了一眼,便爬出车来,坐到车辕上:「任兄,此是何处?」
  「从前是武宁军校抄…」车夫自是任镇将,他皱着眉头:「但是驻着这么多营帐,又不太像军营,大约是新徐帅不知从何处召来的新军。」
  「我以为镇军都是世代为军的?」虞璇玑抬手遮住阳光。
  「只有北方藩镇才是如此……」任镇将低低地说,稍微抬起草笠:「甚至河朔诸镇也有些外来的,江淮讨生活比较容易,本地人务农也好、经商也好,都容易混饭吃,也不像河朔诸镇成日喊打喊杀,本地人大多不愿从军,就只能从外地募人了。」
  虞璇玑不答,任镇将看她一眼,低声问:「官人,我们改换这副装扮,虽说比较不惹人注目了,但是您要进武宁镇必有盘查,想怎么做呢?」
  虞璇玑本来的计画是扮作官家夫人,就在果儿质疑过所该怎么处理时,只见她去田间摘了颗萝卜又拿出笔墨跟镜子,又把过所展开,研究了一下过所印的样子,把镜子架在过所印旁边,嘴里一面解说:「我幼时看人刻印,就是这么照样描字的。」
  原来她是要刻出个假的过所印来!果儿一眯眼睛,把那萝卜抢来,抽出刀切成几块丢进嘴里吃掉:「伪造官署文书要判流刑!」
  伪造文书这条路行不同,果儿又拒绝做任何违法的事,也就只能这样扮成一般人走一程算一程了。
  「官人,您与果儿、春娘入镇是没问题的,但是在下可无法进去呀!」任镇将说。
  「就说你是我入镇才雇的车夫不就得了?横竖你胡子一剃,就看不出年龄了。」虞璇玑说,侧头看了他一眼:「再把眉毛修一修,真的看不出来是武人。」
  「重点还是官人要怎么查这件案子?」任镇将的表情丝毫不动。
  「恐怕只能以御史的身份介入了……我已经让果儿向东都行台要求审查此事,东都那边应该会尽快把徐州向朝廷汇报的内容整理出来,我们这边最需要的还是要提取人证物证,向朝廷证明你们无意叛变……但是你说,除了你以外,其他同回徐州的人一抓到便就地格杀,家属若不是被杀就是被卖为奴婢……你们又杀了崔帅,这就很棘手了……」虞璇玑又重复了一次她听到的事实,试图在其中找到一点线索,却还是紧皱着眉:「从现在这两位大帅的角度来看,只有让你坐实了谋叛大罪,他们才能以平叛的名义来掩盖占领武宁军时干的事,然后把杀家属等的罪名推到崔帅身上,然后他们就能够要求各兼领武宁镇几个州的刺史,用联帅的名义扩大他们在江淮的影响力,尤其是淮南杜大帅……」
  想到淮南这位曾受女皇信任的财政栋梁,虞璇玑就觉得头痛。此人在朝中德高望重、待人温和,年纪也有六十开外,私德上除了生活舒适些之外,也算不得重大瑕疵,管理财政税务与漕运,虽不及现任的户部尚书那样明快有条理,也是个守成有余的人了。
  「若是个贪官污吏,我还好对付,但是这杜大帅实在……」虞璇玑烦躁地抓着脸。
  任镇将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这事是拖虞璇玑下水、是给她惹麻烦,弄不好会连累她也说不定。但是他不能不抓紧了她这个御史,说是利用也好、说是蒙骗也罢,他都不能让虞璇玑撒手不管,也不能让她的心意偏向朝廷,最后的结局必须要是还他清白!他都想好了,真的不行,那他就杀了虞璇玑,带着她的头到西京,用御史的人头换取三司会审开庭审理。
  虞璇玑浑然不觉任镇将的心思,只是低着头在想该如何让杜大帅给予她协助?并不是每个藩镇都像魏博那样靠喝酒可以换取人心、也不是每个节帅都像田敦礼那样会给她方便……尤其这位杜大帅是那种直属女皇的财政大臣,起家虽是靠着门荫,后来从幕府官做起,逐步进入中央,是标准的名门出身,父亲却又是朔方系藩镇中真正打过仗的大将。虞璇玑又把脸挠得更迅速,这种出身的人,她还没遇过,既文又武、虽是士族也是将门,很难去预测这种人的想法。
  但是不管怎样,虞璇玑还是叹了口气,感谢一下自己那奇妙的命运:「还好我做过淮南里行……要不连杜大帅是哪块地里冒出来的都不知道……」
  任镇将却一眼瞄见在不远处有一个小邸店,看起来不像是藩镇自营的邸店,便对虞璇玑说:「官人,我们要不要先在此处住一夜?可以在这附近打探消息,也好有个准备。」
  「也是,就依任兄。」
  ※※※
  徐州城与大部分的藩镇镇府一样,在城内还另外修有子城,将重要的官署与库房保护起来,在子城之上设有望楼女墙的防御措施,若遇战时,还能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一大清早,镇府官吏们刚进衙视事,就见负责城门防务的牙将跑进镇府,层层通报后,便见兵马使与副使带着一干重要官员,急匆匆地上马出府。又传出令来,命孔目司以「清点籍帐」的理由,暂时关闭衙署。
  随即又听说大帅有命,让各个官署今天中午会食的地点改到大堂,流内官在堂上,流外官在堂外檐下。又见到大堂内有些兵卒小厮正在布置,感觉像是有什么大人物要来。
  「怎么啦怎么啦?」几个书吏攀在孔目司墙边,透过窗子跟关在里面的同僚问:「出什么事了?」
  「听说是御史来了。」
  「御史?刘监察吗?他不是才刚走吗?」
  「大概又回来了吧?」
  「不会吧?刘监察那么熟了,知道我们大帅的规矩,大帅也都给他方便呀?不至于要关孔目司不让查吧?」
  面对同僚们的疑问,孔目司的书吏正烦恼着关门善后的事,烦躁地挥挥手:「你问我我问谁?去去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问一下少块肉吗?」
  「你们养马养牛的管御史来不来啊!我正忙着呢!快滚快滚!」终于忍不住的孔目司书吏怒吼。
  书吏们摸摸鼻子出门来,却见六十余岁的大帅紫袍玉带缓步来到,一路向众人点着头,直入孔目司内。
  约莫一顿饭功夫后,只见徐州镇府里外整肃一新,上百个亲兵一色櫜鞬服、红抹额,排在镇府庭前。其他官吏或在大堂内、或在大堂檐下,都是垂手以待,貌似恭敬。
  只听得远处马蹄达达,一众文武官员簇拥着一骑奔来,在镇府前滚鞍下马,随即听见副帅等人左一句「监察」、右一句「宪司」地将那人捧进镇府来。亲兵们目不斜视,所以用眼角余光偷觑,夏天的袍衫以缣绸为面,一眼就瞄见那人胸前,心中都是一惊:「怎么是个女人?」
  虞璇玑忙着与身旁奉承她的藩镇诸官应酬,口中不是「不敢不敢」就是「承赞承赞」,脸上还需挤出笑容左右陪笑,但是她心中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