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听说上皇当年也曾经为了死老鼠杀了不少人。」
「你说什么!」
上皇眸中精光突现,阴狠地瞪着李贞一,他却一拱手,不卑不亢地说「微臣只是说,将心比心,上皇不在乎,不代表对方不在乎。其实若是秋霜愿意,他与郡主也许可以互相帮助,秋霜比令渠强势,也比当年的令渠有资历,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也许不会像令渠是百炼刚硬做化指柔那般含怨,因此这事,微臣想答应太子,不知上皇意下如何?」
「老糊涂,又不是你要结婚,你跟人家答应什么?」上皇毫不考虑地反驳,冷冷地睨了他一眼。
「上皇反对的原因是什么?还请示下。」
「千千有女人了,我不会眼睁睁看着我的曾孙女儿步上宝宝的后尘。」上皇简短呃要的说,手中蒲扇徐徐,一双昏花老眼却死盯着李贞一「你这没血没泪的混帐老鸟,除了你那个死鬼女人外,从不体贴别人的感情。你不要以为我现在好好坐在这里跟你谈事,就等于我原谅你抛弃宝宝的事了!我告诉你,胆敢抛弃我女儿,你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别人的情感对微臣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只要朝廷安稳,一切都可以牺牲。不过不得好死嘛,自微臣进御史台后,听过无数次这类的话,但是只有上皇是指着骂微臣的,微臣就看看上皇金口玉言能不能成真吧?」李贞一淡淡地说。
「啧啧,没脸没皮的负心汉!」上皇鄙夷地斥了一声,又忍不住好奇心「都这么多年了,你总可以告诉我,到底是怎么生下昭阳的?你不是几度被内侍省押到后宫,都抵死不从吗?」
「上皇,听女儿的八卦不太好吧!没什么事,微臣要告退了。」李贞一没等上皇留人,起身行礼就走了。
走出含凉殿,刚才的步辇还在,一个小内侍见他出来,请他稍待,连忙去找步辇女,李贞一伫杖而立,远眺着含凉殿旁的柳树。正如上皇的心病是当年的政变,他也不愿提起五十年前从驾东幸连昌宫的事。步辇女排成两行过来,他收拾起心思坐上步辇,宫女们一声娇喝,抬起那乘步辇,缓缓离去,李贞一闭上眼睛,将五十年前的往事收进心底……
狼虎丛
就在田敦礼托付家人的隔日,适逢魏博的例行晚会,田敦礼特别让人去请虞璇玑来,一样是那日的魏府大堂,只是虞璇玑这次是坐在底下。
虞璇玑走进大堂,孔目官就向她招手,这位孔目官虽是文职,却是田敦礼手下使出来的押衙出身,压低声音对她说「虞监察,这几日武将那边听说对那日大帅没说打不打有些不满,大帅命我跟你说,今日只怕没有好事,千万小心了。」
虞璇玑点点头,想起那日与温杞交锋,现在想起来都还觉得有点怕,温杞那日退下后,田敦礼命众人提出对淮西合纵之策的意见,文官这边多少有点忌惮朝廷,怕朝廷会为了二镇八州拼命,武将那边却不以为然,说先占了该当分给魏博的那几州,叫朝廷拿钱来赎。虞璇玑偷偷看向史诚,却见他依然事不关己似地坐在前面。
一阵激辩后,田敦礼摆了摆手,示意双方暂停,他明白在这里干耗是无谓的,正如史诚在等他发话,他也在等史诚摊牌,却见虞璇玑举手「大帅,下官有些想法,请大帅与众位同僚听一听。」
众人顿时转头过来看她,田敦礼与史诚看了对方一眼,田敦礼便将手一让「虞监察请讲。」
「适才诸位押衙所言,要先占宣武数州再与朝廷谈价,站在魏镇立场上,是有道理,即使身为朝廷命官,我也不能说这个想法不对。事实上,我若是魏博出身,也会与诸位一样,觉得先干了再说。」虞璇玑谨慎地措辞,她在这时候发言,不是因为有什么退兵妙计,而是知道在这场激辩中,若是她不出来提醒官将们还有朝廷的代表,他们就会天马行空地看扁了朝廷「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诸位再怎么轻看朝廷,朝廷都还被关东二十余镇奉为正朔,还有关中江南剑南,若以倾国之力来夺二镇,不愁不成。但是朝廷并不乐见于此,毕竟在河朔三镇中,最是倚赖大帅与诸位,俗话说『食蛋活十载,杀鸡饱一餐』,朝廷倚重诸位处甚多,眼下因为用兵成德,一时给魏博太多承诺,但是往后不是没有再谈的空间。再说,魏博多年与成德交战,需要休息,何不让朝廷养个几年,将来再谈价呢?而且眼下发兵难道不用钱?再不久就是夏季黄泛期,魏博难道不需预备防灾的事?若是军情不利,军队挺到前线在那里干耗,一遇上洪水就什么都没了。一动不如一静,诸位不妨合计合计,陪着淮西淄青去冒险跟留在魏博静待时机,哪个比较合算。」
「虞监察所言极是。」
「是啊!你们不要在那里听了淮西胡说就脑袋发热。」
「干翻朝廷?你以为朝廷是你家婆娘哪!说打就打?」
一众文官纷纷附和,武将那边则有些交头接耳,也有些人回呛过来「他奶奶的!给一个婆娘牵着鼻子走,你们有出息!」
「给那姓萧的老妖婆骗了还不够!什么时候魏博镇轮到婆娘当家了?」
「朝廷就他娘的是个贱妇!老妖婆带不出什么良家妇女来!」
「河北汉子顶天立地,一个穿裙子的,凭甚么跟老子说三道四!」
虞璇玑一阵怒气冲上脑门,紧握着拳头,感觉指甲刺到掌心,才冷静下来,她来河北前与韦中丞、李千里都深谈过,他们都再三提醒她,一定会遇到不满女人为官的男人,千万不要别跟他们较真,要就事论事,免得他们反而揪着女人从政的话尾,编派出许多想不到的话来。她想起座师大人冷着脸哼气的表情,倒觉得安心了点,既然位极人臣的中书令都不在乎女人出仕,跟乌鳖杂鱼计较岂不是失了身份?所以她不怒反笑,直起身子,朗声一笑「说了这么多,不就因为我是女人所以罪该万死吗?别说不赢人就揪着自己多出来的那块肉自满,可要真是汉子,摸着良心说一句,我的话有能驳的没有?能驳的只管驳。」
田敦礼无声一笑,看看怒目不语的武将,又对史诚说「兵马使,人家都说到这份上了,你没有话吗?」
「有是有,只是大帅听吗?」史诚一样淡淡地说,凉凉的语气把刚才激烈的气氛压住,透出一种诡谲。
田敦礼心中明白,这是准备要发难了,他盯着史诚,依然笑着说「你还没说,怎么问我听不听?」
「大帅自少年时,便一心忠于朝廷,甚至劝说太尉向朝廷投诚,把田氏三百年基业抛下,自去为萧家效命,太尉因此命丧成德,尸骨未寒、冤仇未雪,大帅回魏,某等本已整军经武,只待一战夺回太尉遗骸,但是大帅坚持听从朝廷安排,朝廷军令一日三变,初来说要讨伐,现在变成了和谈,朝廷要拉拢成德,那成德杀我魏博故主之仇怎么算?朝廷背信致使太尉丧命之仇怎么算?请大帅示下。」史诚一字一句,全打在田家家务上,暗批田敦礼无视河北传统、只顾朝廷利益不顾家仇,端的是犀利狠毒。
「我田家家训有言:兵贵慎不贵速,先祖雁门王又有言:用兵当如春雨及时,切忌不合时宜,我田敦礼遵从祖训,用兵一向谨慎……」田敦礼起身,拱手向身后的田成嗣像一揖,雁门王是魏博人对田成嗣的称呼,因为他曾受封雁门郡王,田敦礼行过礼,这才转头严肃地说「成德兵马不逊于魏博,要报我父之仇,不能贸然进攻,枉送了弟兄们的命,毕竟我父的命是命,弟兄们的命也是命,怎么打才能一举成功,那才是我没有发兵的原因。兵马使,这个回答,你满意吗?」
一些官将脸色稍霁,忠于田帅的文官与部份将官,自是觉得此话立于田家祖训上,又有爱兵之心,理当博得另一方的好感。但是坐在史诚身侧的一众将官却无动于衷,一位将官公事公办地说「雁门王用兵如神,讲求时机,这是魏博人都知道的,但是这不过是用兵之法,魏府三百年基业之根本,却是历代魏帅以魏镇前途为第一目标,在朝廷与其他藩镇间,不轻信、不结盟、不忠诚,魏博就是魏博,只有魏博的利益是利益,其余皆可抛。大帅忠于朝廷,已是违背祖训,再说眼下大好时机,大帅却无意进取,这也不合雁门王兵法吧?」
虞璇玑心中暗惊,这家伙是从哪里跑出来的?连忙低声问了旁人,才知道此人虽然年轻,却也是田家亲戚,他母亲是田成嗣的嫡系后裔,在田氏家族大举搬到西京时,此人恪守母命拒绝离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