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辛欣
序(一) 我看三国
很多人爱看三国,因为三国够精彩,短短几十年时间,风云剧变、群雄并起、尔虞我诈、诸侯割据,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但热闹归热闹,那都是过去的人、过去的事、过去的轰轰烈烈、过去的峥嵘岁月,这又与列位看官有何干系?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有些人看完三国,眉飞色舞、意犹未尽,借着酒兴与身边人纵论三国人物、三国谋略、三国哲学,但再一转身,就什么都忘了。
有些人看完三国,则认真思考、深刻理解,仔细分析故事中的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成家立业,这种人才是在真正地读三国、品三国。其实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可能在三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军人,在三国中能够找到治军之道、谋略之道;
商人,在三国中能够找到经商之道、营销之道;
政客,在三国中能够找到捭阖之道、为官之道;
即便是普通小老百姓,也能够在三国中提炼出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才是三国经久不衰的真正原因。读懂三国,也就读懂了中国。
三国里,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这些人的光辉传说,如恒星般嵌入了历史的天空;连环计、空城计、瞒天过海、调虎离山、暗度陈仓……这些计谋折射着智慧的光芒,穿透时间的尘烬熠熠闪耀。
“内行”们无不希望自己能够从三国中有所收获,有所获益,但是,要读懂三国中人的智慧,明白三国中人的哲学,学习三国中人的计谋,谈何容易。
三国之中,汇集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古代文明智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要让大家从那么复杂、险恶、厚重的历史中一条条地总结出一些道理、一些哲理来,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轻松读懂三国呢?
越是个人的,越是历史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想要读懂三国,首先就要读懂三国人物。读懂了三国人物,就有可能穿透历史的层层迷雾,揭开当时社会的种种谜团。
笔者有心着力描写一位人物,希望列位看官能够以此人一生的境遇而窥得三国的“全豹”,这才有了这本小书。
其实每一位三国人物的传奇经历,都值得大书特书,而笔者选择的人物,是列位最熟悉不过,却又严重忽略的。
这位“熟悉的陌生人”便是刘备。
序(二) 我看刘备
说到三国,有位仁兄战败后逃跑的能力之强,令人叹服。这位仁兄堪称三国时代的“跑步冠军”:论身手之矫健,他好比刘翔;论耐力之持久,他好似王军霞;滑溜至极,不管战事如何危急,对手布下怎样的天罗地网,你都甭想抓住他。这一点,着实令人佩服。
说到这里,相信列位已经猜到,这位天王级的“逃跑专家”,便是汉末三巨头之一、蜀汉帝国的开创者——刘备刘玄德。
翻开史料,纵观刘备的一生,出现最多的字眼儿便是:“拨马回走”、“突围而走”、“慌寻走路”、“狼狈而奔”、“匹马落荒而逃”、“飞身上马,不顾从者,匹马夺路而走”、“两头无路,拨马败走”、“问之不答,加鞭而出”等等。
《三国演义》是站在他的立场写的,结果就数他跑得最快,其中独自一人匹马逃生的次数为最。只要能逃,什么老婆、儿女、兄弟、下属,尽可以不顾。当然,罗贯中之所以这样写,并不是为了丑化他,而是强调这些行为都是正确的。
跑,也是在乱世中求生存的一大法宝。
刘备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弱势,所以保命才是第一要务,打不赢就只有跑,不跑就被打死。逃跑是战败保命的最佳选择,而能够在第一时间逃跑,且成功率如此之高,说明刘备的逃跑水平非比寻常。
当然,笔者选择写刘备这位大家不算陌生的人物,并非着眼于他的逃跑或败绩。虽然他一辈子的确败多胜少,但笔者可以很负责地说:刘备是个传奇,不折不扣的传奇。
他出身于河北,成就于西南;他流浪过大半个中国(中原),与同时代三分之二的强者有过近距离接触;他亲身参与了汉末至三国的三大战役,历经无数凶险,却每每绝处逢生,是名副其实的乱世“不倒翁”。以这样传奇的人生,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罗贯中会如此钟爱于他,将他当作故事主轴了。
但刘备果真是“主轴”吗?这是纯粹的忽悠。列位不妨重温一遍《三国演义》,小说中的刘备的经历虽然是“主线”,但也仅仅只是“貌似”,他并非“主角”,只是充当了一个“平台”,带领读者进入各个精彩的故事段落,其本身的故事并非重点。
此外,他还得担负起配角的重大责任,以衬托其他主要角色的性格,包括诸葛亮的智、关羽的忠、张飞的勇、曹操的奸,等等。与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相比,刘备是名副其实的超级龙套,不必加引号。
近年来,拜央视“百家讲坛”所赐,历史成了大众话题,尤其是三国这段历史。不少学者、准学者们都企图为三国人物的小说形象翻案,其中尤以曹操为甚,一经翻案便成为大众偶像。列位不妨到互联网上搜索“曹操”二字,结果令人咋舌。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百多本有关他的书籍。反观刘备受到的关注,却远不如曹操。同为一方豪强,这就是差距。
当然,曹操是三国时代的真强者,他的政治智慧、用兵谋略与用人手腕都毋庸置疑,成为偶像实属必然。不过,在笔者看来,刘备虽不显眼,却是整个三国历史中最值得探讨的人物。
撇开传统的“忠与奸”、“善与恶”、“英雄与枭雄”这种二元对立法,这位传奇皇帝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怎么在乱世的夹缝中,像小强一样坚强地存活下来的?他的“泥鳅功”又是如何练成的?
对于以上疑问,笔者参照《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相关史料,加上自己对历史的解读与想象,为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做了一次比较完整的描述。
这里需要说明:
一、笔者并非专业历史学者,写的虽是史实,但不可避免会加入个人的主观解读和一些比较夸张的戏剧效果。
二、为行文顺畅,本书不特别引注史实出处。不过大致上不出《后汉书》、《三国志》以及其注释所引用的文献范围,时序上大部分参考《资治通鉴》,但部分排序不合理的地方,笔者会自行调整。
三、在叙述中,有很多记载在时间或真实性上有争议或冲突,本人将依照叙述的方便加以裁剪。
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刘备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第一回 大风起兮
祖宗问题
首先要交代男一号的背景资料。
刘备,字玄德,生于东汉延熹四年(公元161年),户籍所在地为幽州涿郡涿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刘备身为西汉景帝之子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换言之,刘备出身宗室贵胄,细排下来,当今皇上还得叫他一声“叔”。
皇上对他一口一个“皇叔”地叫着,这辈分,大得有点吓人。
事实是这样吗?
现代作家刘少卿所编的《刘氏新族谱》中,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第十七代孙。
从刘胜到刘备的谱系是:刘胜(中山靖王)→刘贞(陆城亭侯)→刘昂→刘禄(漳侯)→刘恋(沂水侯)→刘英(钦阳侯)→刘建(安国侯)→刘哀华(广陵侯)→刘宪(缪水侯)→刘舒(祈邑侯)→刘谊(祈阳侯)→刘必(原泽侯)→刘不疑(丰灵侯)→刘惠(济川侯)→刘雄→刘弘→刘备。
这是一种最常见、最流行的中山刘氏谱系。当然,全国各地的中山刘氏族谱时有所见,但大都只是与上述略有出入罢了。
在这里,笔者要向那些为了填补自刘胜到刘备谱系空白而点灯熬油、茶饭不思、绞尽脑汁的族谱编纂者们致以安慰性的敬意,并且遗憾地告诉你们,这些流传了很久的谱系,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很简单,虽然正史上没有开列刘备历代祖先的名号,却间接指出了从刘胜到刘备的传递代数。刘备的皇叔身份,这想来应该是不假的,然而也正是这声“皇叔”道破了天机。
要知道,古代的称呼,尤其是在皇室,可不是闹着玩的,得严格按辈分来叫。既然刘备是献帝的叔父辈,而献帝刘协出自长沙王刘发一支,从刘发到刘协共有十三代(史料记载),中山靖王刘胜与长沙定王刘发又是兄弟,那么刘胜到刘备应该是十二代。
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