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时间紧迫,很多地方还不成体系,略有杂乱之处,还望陛下恕罪。”那将情报卷宗带来的官员年约四十,神态沉稳。
    “张卿这么快便整理出来,乃是急朕所急,怎么会有罪?”李坤摆了摆手,便令魏公公将那一叠卷宗拿起,送到桌上仔细观看。
    而许应一、蔡阙等宰执却是望眼欲穿,心里也是急切的想要知道,可皇帝在前,他们又怎么去争抢,只能在下面等候。
    不过,看着这个样子,又有谁看不出来,邱言攻破江南白莲军的事情,应该不会有错了。
    只是……
    “不知邱言所统领的,是那路兵马,竟有这等战力!”蔡阙抚须感慨,“能练出这等强兵,纵然在战场上不见功绩,也是兵家大才,应该论功行赏。”
    他还是要分邱言的功。
    只是,这倒也不是蔡阙与邱言为难,而是为了接下来的官场大势,在邱言回归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不在现在多占据优势,等邱言回朝,整个朝廷必是局面大改,那时就会十分被动了,因为从邱言在剑南道的一连串作为中,蔡阙与许应一已经看出,对方与自己并不是同一阵营,在利益上会有冲突。
    利益的冲突,代表派系和整个利益团体的意志,就算蔡阙与许应一在成为宰执后,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白邱言的不同凡响,依旧不能改变他们的行为。
    这就好像,邱言前世的时候,很多国家明知不可为,依旧要为之,这不是他们愚蠢,又或者无事生非,又或者是看邱言不顺眼,依着个人情感去给邱言找麻烦。
    单纯的强弱对比,并不能改变他们的意志,除非一方强横到能完全无视一切。
    这蔡阙的话刚落下,皇帝就忽的笑了起来,起初声音很小,随后就越来越大声,听得几名宰执面面相觑。
    在他们越发疑惑的时候,李坤中与止住笑声,出声道:“蔡卿,这次你可是说错了,那不是哪一位节度使的麾下兵马,而是邱言自己训练出来的一支精兵,用的是崭新的兵制与练兵之法,本打算检验成效之后,再上报给朕知晓,然后酌情推行,但现在看来……”
    现在看来怎么了?
    几名宰执心里都有一定猜测,只是蔡阙的脸色却不好看,一直推崇那支军队,为的就是吐出军队的作用,削弱统帅的影响。
    可现在,军队的创建者与统帅都是一人,这功劳自是无可争辩了。
    其实他隐约已经猜到了,那支军队,很可能是邱言训练出来的,毕竟那兵家典籍还放在皇室的藏书馆中,可但凡有一点可能,都要尽可能的削弱潜在的对手。
    “蔡卿,你也不必介怀,估算错邱卿的能耐,这其实很正常,就算是朕都难免低估了他啊,你们来看看吧,下面咱们该头疼的,就是那被调动的北军,要如何安抚了。”
    说话间,皇帝说着竟苦笑起来,并将手中卷宗递过去,自有魏公公接着,然后拿到几位宰执的面前,让他们观看。
    只是这一看,却使得几人越发震惊。
    本来听说白莲教的那路“北伐”大军,被邱言击破,已经足够让他们惊讶的,但没想到邱言做到的,远远不止如此!(未完待续。。)
    ps:  感谢“天命至上”的打赏!
    感谢“stlucifer”投出的月票!

第九百九十章 饮马南江破万军
    齐州府郊外,军营连绵。
    那营中兵将在其中行走,每个都挟着煞气、杀气,汇聚起来,在大营顶上隐隐形成一个张牙舞爪的凶兽模样!
    此兽蠢蠢欲动,焦躁不安,一双模糊不清的眸子正朝南看去,露出饥饿模样。
    这正是经历了血与火锤炼的精锐标志,军中的每个人都不容小视,组合在一起,更是使得威胁大增,人数足够多的话,就算是第四境层次的修士,也不敢轻视。
    而这凶兽之影,更是军中兵将潜意识、意志的体现,表现出他们对现在的战绩、功劳还不满足,依旧饥饿,想要在那南方,得到更多的战功!
    不过,此时在那军中大帐,却有人正在恼怒。
    “回军?不南下了?这不是胡闹么!”
    咚!
    大帐里面,身高足有八尺的壮汉,一巴掌拍在面前的桌上,直接将那桌子拍成了两截,那余力犹自不绝,连绵之下落在地上,令整个地面都微微晃动了一下。
    这人脸上虬须变故,眉头紧皱、双目圆瞪,让人见之就生惧意,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其人在北边也有些名气,乃是顺化军的节度使,名唤“武四平”,经历倒也有些波折,有传奇色彩。
    说是在入伍之前乃是一名大盗,后来遇上以为仙人,蒙其指点,说是他有人道大缘,当从行伍而起,后来这武四平左思右想,竟是主动自首,被抓入狱,却因先皇得子,大赦天下之故,离了牢笼,复入行伍。最终竟让他成了一方节度使。
    不过,成就了节度使,性子依旧未变,鲁莽不说,更是口无遮拦,心里藏不住话,碰上不顺心的事情,立刻就要抱怨。
    现在,随着一道圣旨传入营中,等传旨的人一走。武四平立刻就发作了,事实上,若非有人旁暗使眼色,怕是他在传旨的人还在的时候,就要爆发了。
    边上,就有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武兄,这可是圣旨,咱们为将的,岂能轻易批评?”
    说话的人。是个年约四十许的中年人,模样英俊,只是神色严肃,正看着手中的一道卷宗。微微摇头。
    武四平立刻就皱起眉头,反驳道:“卢兄,你这话说的不对,兵书上不是有一句话说的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可见若是上面乱发命令。咱们也是可以不理的。”
    被他称为卢兄的,名为卢蒙,身居天平节度使一职。
    这天平军、顺化军,正是被朝廷调动,准备去往南边平定白莲教之乱的兵马,之前都是在北疆一线与人交战。
    说起来,这次北疆国战,沿北一线的军镇都有参加,而这稍微靠北的军镇,也调动了兵马过去,如这顺化军、天平军就分别位于河北道、山东道地界,并不是紧靠北边前线的,与这两军同去的,天雄军、保义军等军镇。
    这些军镇在北疆国战中沐浴战火,兵将的精气神也都不同,而武四平与卢蒙两人,更是立有大功,麾下的兵马战力十足,朝廷要调兵马南下,第一个想到的几个军镇中,二人的兵马就位于前列。
    这也是两人军镇的大本营,距离南边颇近——顺化军的驻地在沧州府,而天平军则在郸州,兵马过去,稍事休整,再将后勤事宜布置好,跟着就齐聚齐州,等待着朝廷的进一步命令。
    他们也是知道的,这次事情,皇帝要“御驾亲征”。
    对此,武四平还曾嗤之以鼻,因为他在看了所谓亲征的范围后,就明白过来,所谓亲征,只是形式,皇帝根本不可能去往真正的战场。
    不过,即便是武四平这样的粗人,也知道一国之君亲历战场确实危险,朝中但凡还有理智的官员,就不会同意。
    对面,卢蒙摇了摇头道:“军令不受的情况,是具体到战场和战略布局的时候,将领比身居在后的人,要更了解情况,一些乱命才会被挡去,可现在还在调动,这个时候就不受军令,和谋反也没有多大区别了。”
    这卢蒙和武四平比起来就多了底蕴,他出身世家,其背后卢家传承悠久,势力遍布朝野,如之前河北道饥荒的时候,那位以工代赈的卢养卢钦差,就是卢家中人,但与卢蒙并非一支。
    武四平微微一窒,跟着则道:“就算你说的有理,可不是说皇帝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没有收回去的道理么?怎么这还没走呢,就自食其言了?”
    卢蒙听着,颇为无语,看了一眼周围的几名从将,注意到人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样子,稍微松口气,才道:“这话,也只能在这里说说,切莫不可在外面说。”
    他也知道,武四平实是替兵卒们抱不平,毕竟放着北疆的功劳不拿,南下平叛,结果还没过江,刚刚集结,朝廷就又改了主意,让他们不用南下了,就地休整。
    这北边不能会,南边不能去,换成什么人,都难免心有怨气。
    “我又不蠢,如何会在外面说?”武四平摇摇头,正要再言,可那卢蒙已经将手中的卷宗扔了过去。
    啪!
    武四平接到之后,疑惑的问道:“卢兄,你这是做什么?”
    卢蒙就道:“你不是奇怪皇上为何突然又改了主意么?看了这个就知道了,圣旨只是令,这详细的情报、情况,咱们军中也整理了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