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住你的话,不然我也保不住你……”
柴平乐冷哼了一声,对自己这个眼高手低的侄子,他一直都看不上眼。但没办法,他是堂哥唯一的儿子,是要为堂哥传宗接代的,就算他看不上眼。于情于理,他都要把这个侄子照顾好才行。
不过,这个侄子破坏力太高。以前堂哥在世的时候,隔三差五的都要为他擦一擦屁股。正因为如此,这段时间。他才把这个侄子一直牢牢的拴在身边,免得又做出什么不开眼的事情,给现在已经风雨飘摇的公司,带来麻烦。
楚琛并不知道他离开后发生的事情,他刚回自己的房间没一会,正准备洗澡睡觉,就见安功士捧着一只锦盒前来拜访。
笑着把安功士请进了房间,楚琛就说道:“安老,上次的事情,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而且因为那件事情,我还得到了一块五彩翡翠,说起来,我还要谢谢邹先生。再说了,邹先生之前已经送我一件礼物了,我再要您的,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啊!”
安功士连连摇头道:“事情一码归一码,而且他送的不过是一只香盒而已,再怎么样,也不能和他命相比啊!再说了,之前那件是他送你的礼貌,这是我们全家对你的感谢,你无论如何都得收下!”
“这怎么好意思……”
接下来,楚琛又推辞了几次,见推辞不过,只能说道:“安老,要不,咱们先看看东西再说?”
“行!那就先看看再说,不过你可不能再拒绝了,再说又不是什么特别珍贵的东西……”
说着,安功士就把锦盒打了开来,只见里面放着一只青花小碗。
“你先看看喜不喜欢。”
“好的!”
楚琛点了点头,随后就把小碗从盒子里拿了出来。
此碗敞口,深腹,圈足。满施透明釉,内外青花为饰,内口沿绘龟背锦纹一周,碗心绘童子牧牛图。外壁通景绘农耕图,近景图中描绘水田中一牛拉一耖,一农夫手执牛鞭正驱牛耖地。
远景为一位牧童正骑在一头牛的身上,看着农夫耖地。
空白处配有康熙御题诗文一首,名曰《耖》,诗云:“脱袴下田中,盎浆着塍尾。巡行遍畦畛,扶耖均泥滓。迟迟春日斜,杳杳樵歌起。薄暮佩牛归,共浴前溪水。”
另外,碗底为青花楷书款 “大清康熙年制”。楚琛经过仔细鉴定,可以确认这只碗正是一件难得一见的珍品。
此碗上绘制的正是康熙版《耕织图》,而且像这种官窑耕织图碗目前仅见两只,分别收藏于京城故宫和沪市博物馆。楚琛如果没记错的话,故宫那只与这只无论是尺寸还是布局,都基本一致。
不同的是,故宫那只空白处的诗文名曰“耙耨”,纹饰则细致描绘了农夫为抢农时冒着春雨耙田的情景,以及人和牛的辛劳状况。
另外,沪市的那一只尺寸不同,而外壁则以青花通景描绘“耕”图第十一幅“一耘”。
以现在的情形来看,楚琛认为,故宫所藏青花耕织图碗应与本碗为一套,按照原图推理,本套青花耕织图碗应共有46只,分别绘46副耕织图场景,但流传至今的仅见此两件,其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都应该远比康熙名品“十二月花神杯”为高。
从传世量来看,青花或五彩“十二月花神杯”成套的十分难得,但故宫和世界各大公私博物馆还藏有几十套,单只或成对的在拍卖场上更是屡有面世。而本品却是十分稀少,同题材的碗目前仅见三只,还不属于一套,其稀缺程度可见一斑,是一件极具收藏和研究价值的康熙官窑珍品。
楚琛看到居然是这么一件非常珍贵的器物,连忙说道:“安老,这件东西实在太珍贵了,我不能收!”
安功士挥了挥手道:“小楚,咱们刚才可是说好了,你不能再拒绝了,怎么就出尔反尔呢?”
楚琛苦笑了一声,他刚才都没说过什么承诺,怎么就答应了呢!
正当他再想推辞的时候,安功士又抢先说道:“小楚,你就别说了,实话告诉你吧,这只碗是我以前下乡捡漏得到的,当初就根本没花几个钱,你就安心的收下吧!”
说到这,他就干脆拔腿往门外走去,边走边挥手道:“好了!时间不早了,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七章 斗宝开始
楚琛见此,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把东西收起来。不过,他到没有把东西再还回去的意思,毕竟安功士都这样表态了,他再那样做,未免也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一夜无事,第二天一早,众人先去酒店的餐厅吃过了早饭,就回到各自的房间,拿出参与斗宝的古玩,准备参加今天的交流会。
举办交流会的地点,还是在这家酒店,大家拿好上了东西,就随着服务员的指引,一起来到酒店的一间小型的会议室。
一路上畅通无阻,但走到会议室门口时,一行人就被保安礼貌的拦了下来,等他们查看了大家的邀请函,验证无误后,才把众人放了进去。
大家可别以为,这里就这么一处安检措施,实际上,楚琛他们是由于一直住在酒店,已经经过了识别的缘故,才这么轻松的进入会议室,如果是酒店外的与会者,必须要经过仔细比对,才能进来。
而且,如果有人捡到一张邀请函想要冒充也不太可能,原因是邀请函上还有与会者的照片。就像齐保福和方进波要参加交流会,还必须要到主办方那里拍照处理一下才行,不然的话,刚才肯定过不了安检。
走进大门,楚琛发现近百平米的会议室已经被装饰成了一个小型展览馆,除了中间位置放着一些展台之外,墙上还挂着一些字画,楚琛凑近一看,发现这些国画居然不是古代名家所作,但也都是当代小有名气的名家所作。
由此也可以看出柴平乐对这次的交流会。还是很在意的。
这次交流会能够收到邀请函的,都是行业里的精英。真正能来的人其实并不多,不过一张邀请函可以带两个人。再加上古玩这行特别注重人脉,或者想把自己的晚辈提携一下,于是有些人就把名额给用满了。
这也使得,楚琛原本以为会议室里应该有些冷清的情形没有发生,只见他们有些在欣赏着字画,有些则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着天,或者探讨着一些古玩上的话题。
不过,会议室里人虽然不少,但老前辈们却并不在场。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除了一些没有到来的老前辈,其他人都在鉴定这次参与斗宝环节的古玩。
毕竟现场这么多与会者,带来的古玩并不少,如果一下子都拿出来点评的话,时间会施的太久,于是几位老前辈就会先把东西筛选一下。
这时,吴叔开口道:“小琛,咱们先去把东西登记一下。然后我带你去认识一些前辈和同行!”
楚琛当然不会拒绝,于是大家就先来到登记处,把一会参加斗宝环节的古玩,都登记一下。接着就让工作人员小心放好。
参与斗宝的古玩之中不乏价值连城的宝贝,因此,这个环节现场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慎重和小心。另外,这里对古玩也有专人全程跟踪和摄像。安保措施非常的严密,基本不可能出现丢失的情况。
接下来。吴叔就带着楚琛等人通过一个通道,到来一间会客室,里面除了坐着楚琛昨天认识的一些专家和掌柜之外,还有几位五六十岁的老者和中年人正在那谈笑风生。
大家看到吴叔等人进来,全都站起身来笑脸相迎,一阵寒暄之后,吴叔就为双方引见起来。
说实在的,这些人分处全国各地,就算认识了,今后楚琛基本和他们也是难得一见,不过老话说的好,多个朋友多条路,特别是古玩这种人脉很重要的行业,在座的又都是精英,无论是对楚琛,还是在场的各位,能够相互认识和熟悉都是有益的。
介绍过后,大家就开始闲聊起来,无论是鉴定古玩的经验,还是一些市场行情和八卦,大家都一一道来。
楚琛等人虽然只是在旁聆听,也是津津有味。
过了三四十分钟,就见柴平乐带着昨天那位青年,从门外走了进来。
“柴总(柴老板)……”
看到柴平乐进来,大家都笑着打了声招呼,柴平乐也一一和众人握手打着招呼。
客气了一会,柴平乐就笑着对大家说道:“诸位,许老、于老他们,现在已经在外面了。”
“哦!那事不宜迟,咱们现在也过去吧”
说着,大家就连忙站起身,一起往会议室走去。
此时,会议室中间的那几个展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