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碗筷、盘子、喝酒和饮料的杯子什么的够不够?”
“当然够啰。”蓝为瞪了一眼蓝小治:“没见到全摆在那边么?”
“嘿,我刚不是没注意么。”蓝小治不好意思的笑了。
‘啪啪啪’,两夫妻正说得热闹的时候,大门被拍响了。
“快开门去,看看是谁来了?”蓝为话还没说完呢,蓝小治早窜到了门口,麻溜的打开了大门。
“哟。是爸妈来了?快进来快进来。”蓝小治一看是自家老爸老妈,赶紧往里让。
蓝报国和袁衣其实老早就出了门。两个人没有直接来儿子家,而是又跑到了‘甜蜜蜜’小店的对面,坐在街边的长椅上,遥遥的看着小店里忙碌的黎雨。
见到还是和昨天一样火爆的生意,老两口心里那个美呀,真是说不出口。一直担心儿子家的生活,也知道儿子家过得不好。可好强的儿子,从来不在老两口面前说困难,每次问他。都说过得还行、可以、不错之类的。
老两口给蓝小治钱,他也从来不要。没办法,袁衣两个只好每个星期。借着去看小文的借口,给送些好吃的过来。听说上次儿媳妇犯病的时候,家中的孙子孙女都没有人管。那时候,老两口还在老家没回来,不知道情况。就连上次蓝梅过生的时候,都还在老家呢。
后来回到p市听说的时候,心里那个揪心呀,真不好形容。当然,他们主要揪心的对象还是小文。一想到自己的小孙子没人照顾的可怜情景。老两口心里就闷得发慌。
对于蓝为的埋怨,老两口也是知道一些的。宋唯拖欠工资一事。虽说蓝小治从来不说什么,可蓝为却有意无意的。在老两口面前泄露过一些。蓝为泄露的目的,其实无外乎是让老两口知道,他们的儿子被他们的女婿拖欠工资了。如果老两口能帮着讨要回来是最好的,不帮着讨要,蓝为也不会亏什么。
可惜的是,不知为什么,老两口没在宋唯面前说过什么,大约也是和蓝小治想的一样:都是一家人,难道会不给么?只是早给与迟给的问题罢了。
再说了,蓝梅对他们老两口一直很好,他们也不好意思开口问女儿要儿子的工资。
“来,把这篮鸡蛋和两只鸡先拿进去。”蓝报国将手中的一个竹篮和一个包递给了蓝小治。蓝小治打开一看:那竹篮里是满满的一篮新鲜鸡蛋,那包里是杀好了的两只大公鸡。
“怎么又拿东西过来了?留着你们自己吃呀。”蓝小治不满的看着父母:这些东西,都是爸妈辛辛苦苦自己养的鸡下的蛋,吃的全是蓝爸每天去菜市场上或买的或捡的菜叶与米糠长大的,健康绿色着呢。
“我们哪吃得完?都给小文留着呢。”蓝报国换了鞋进了屋,一脸慈爱的找着自己的孙子:“小文,爷爷来了,快来抱抱。”
小文听到爷爷的声音,跑了出来,扑进了爷爷的怀抱:“爷爷、爷爷,你可来了,小文想死你啦!”说完,在蓝报国的脸上,响亮的‘吧唧’了一口。
蓝报国的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自己的孙子就是会心痛人!袁衣在一边吃醋了:“小文,怎么不叫奶奶呢?”
“奶奶好,我也好想你呀。”小文从蓝报国的怀里挣脱开,又奔向了袁衣,搂着袁衣低下的脖子也亲了一口:“奶奶快进来,妈妈买了好吃的水果,小文拿给你吃。”
蓝为在厨房里看着被小文拉进了客厅的蓝报国与袁衣,摇了摇头:还真是重男轻女呀!进来这么久,都没有问小语一声。还好,小语现在被自己开解好了,也不会和弟弟在爷爷奶奶面前争宠了。
此时的蓝报国与袁衣,拿着孙子剥的大香蕉,正坐在沙发上笑咪咪的吃着。一边吃还一边逗小文,间或与蓝小治聊点家常。
小语也很乖,拿了许多糕点和水果,摆在爷爷奶奶面前。
蓝为进来客厅,和公公婆婆打了声招呼,聊了几句后,接过蓝小治手中的鸡蛋与公鸡,放进了冰箱。又钻到厨房去了,还要‘做菜’呢。(未完待续)
☆、第101节 家宴3
又是新的一年了,新年新气象,泡泡在这里先祝各位书友们元旦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
公公婆婆虽然住的是高档住宅,可也没挡住他们在后院喂鸡种菜的热情。
两个老人在老家的时候,就有种菜喂鸡的习惯。现在每年的十月左右,都会到温暖的p市来过冬。到了来年春天(三月左右),又会回到在老家小镇上买的房子里住上一段时间。
别看袁衣是农村户口,可混得一点都不差。在小镇上买的土地,修了个每层面积近百平的四层小楼。一楼做店面,如今是租给了别人,每年收租金。二三四楼都是住人的,现在二三楼也租给了来小镇上做生意的农村人,四楼留着自己住。
每次回老家,老两口都会在楼顶上开辟出来的菜地里种上新鲜的蔬菜,也会在楼上喂不少的鸡。等到十月左右来p市时,那些鸡都已成年,便宰杀好后,一起带来p市,分给两个子女及一些亲朋好友。
当然,每次从老家带来的,不仅仅是鸡肉与鸡蛋。还有老两口种的各种蔬菜:花生、自制的红薯粉条、红薯粉、自制的面条、豌豆粉等等。反正每次都是大包小包的,每家都要分不少的东西。
即使来了p市,住在蓝梅给买的高档住宅里,老两口也闲不住的种菜喂鸡。谁叫女儿给他们买的高档住宅在一楼呢?而且带个后院,有土有凉亭什么的,不种菜喂鸡岂不是浪费了?
其实,那块地还没有一分地大呢,也就种点小葱和一些绿叶蔬菜什么的。墙边种了点丝瓜、南瓜,凉亭边上还种了一棵木瓜树。其余的地。还要牵点晾衣绳啥的,也就没什么空地了。
要不然,蓝报国还想多种点菜呢。自己喂的鸡。吃的都是放心的东西,那鸡肉和鸡蛋也比市场上买的吃起来香。至于鸡粪。自然是留起来肥地。
要不是成天担心儿子家过得好不好,蓝报国与袁衣老两口的日子,可以说要有多舒心就有多舒心。
蓝报国可不是农村户口,他是个退休教师。每月有三千多的退休工资拿,生了病住院还能报销很高比例的钱,即使袁衣没有收入,也完全够了。何况,还有蓝梅时不时拿点钱给他们用。
蓝报国的退休工资之所以这么高。也是因为他当初是在p市的矿区当老师,工资里包含有山区的补贴。
而袁衣虽说是农村户口,以前蓝报国在p市上班,两个孩子大了后也随着蓝报国在校读书,她一个人在农村,可没有闲着,家里的地全种,农闲时还会跑到镇上去做各种能挣钱的买卖。要不然,单靠蓝报国一人的工资,全家人都要吃饭。两个孩子还要读书,也是不够的,更谈不上后来在小镇上买地修房了。
小镇上的房子修起来后。袁衣就搬到了镇上,一楼的店面开了个杂货店,一个人进货一个人开店,风里来雨里去,挣的可不比蓝报国少,因修房子借的钱没多久就还清了。
蓝报国和两个孩子,也会在假期回来小镇上,帮着卖东西。至于农村里的老房子,让亲戚住着。一来是帮着守房子,二来也避免久了没人住荒芜了。农村里的老房子。就算是要卖也卖不了什么钱,所以便懒得卖了。分的地也是租给同村人在种。
袁衣很能持家,蓝报国现在的退休工资几乎是全交给袁衣。两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还存了不少的存款。她有心给儿子在老家的县城按揭一套房,可蓝小治死活不同意。
蓝小治长这么大,娶了老婆生了孩子,连个房子都没有混上,更没有多余的钱来孝敬老父老母,反而是父母经常拿些东西过来接济他们,他哪有脸要老娘给钱买房呀?所以一直没有同意。再说了,本有大男子情结的他,还想着要自己挣钱来买房。
可现在看来,蓝小治家的经济情况已经开始好转,袁衣的心思又活动起来:听说现在住的房子每个月的房租就是二千?太浪费了!如果买了房,这都够交每月的房贷了……
“儿子啊,现在你家的收入也不少了吧?不是说小为每月都有好几千的收入么?这要是买了房,还个房贷什么的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袁衣开了口:“你看现在的房价,一天比一天高,要是再晚点买房,还不知涨成什么样呢?”
听了老母亲的话,原本就有买房心思的蓝小治心动了一下:是呀,现在每月的房租,用来还房贷完全够了。
“可蓝为的小店才开张一个多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