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死博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城市做大,通过一至几个大城市的发展,带动中小城市乃至小城镇的发展,进而做大全省经济总量,这个发展路子不是变了,而是更具体了,更科学了,更符合本省实际的了。
  俩个人还谈到接替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问题。认为珠江三角洲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些产业向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转移,这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遇。全省干部要有甘当配角的胸怀,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当好二传手,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对接,通过他们融入全球化。
  他们谈兴很浓,李树生似乎忘记了坐在对面的是省委书记,倒像是同一位老朋友、老相识侃大山。从省委的工作思路,到当前农村政权的巩固。林书记问他是否看过一本反映农业、农村农民生活的书。
  “听说过这本书,没找到。”
  “你该找来看看。我前天在省农村费改税领导小组的一个材料上有一个批示,要地市县的同志把它作为实践‘###’的具体行动,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农民负担问题。作者用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悲壮来形容他深入农村所看见所闻的感受,振聋发聩啊。”
  
生死博弈 三(3)
林书记说得有些激动,用食指“咚咚咚”地敲打着办公桌,李树生背上肌肉一阵痉挛。
  “那些罪恶很难想象是发生在人民执掌政权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依靠农民起家,五十多年了,可有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代表人民的执法者,却不自觉地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值得我们深思啊,老李。”
  “是啊,这就是我们学习‘###’重要思想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我一定找来看看。”
  “老李,你是学经济的。你现在也算是一方诸侯。前两年我看了一个政治学者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说近二十年来,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很快,这是主流。但同时,也出现了一股逆流,就是有些地方出现的‘软危机’现象。”
  “‘软危机’现象?”李树生仔细听着林书记的下文。
  “开始我还不接受他的观点。现在从一些地方出现情况看,还真让人着急。”
  林书记讲的是少数地方政权,在坏人的把持下,这个地方的政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庇护网络模型。模型的主体是一个
  地方行政长官,相关的有四种人,一是这个官员的“恩主”,也就是可以庇护他的上级,二是他的下级,是他的被庇护者。三是地方政法系统的官员和他所掌握的“黑恶”势力。这个地方官员,凭借它上下左右的关系网,可以无所不能,一掌遮天。违法的事,可以由黑社会代劳,黑社会摆不平的,可以动用他所控制的司法手段干预。再捂不住,就找到他的“恩主”出面,寻求庇护。而在他的手下,有众多他所提携的下级官员,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效忠”与“进贡”。维系这个体系的内在力量,是层层庇护网之间的利益交换,常常是通过授官、行贿、利益分赃来维持这种互利关系,形成利益目标一致的政治联盟。在这样环境中,如果用民主的程序来决定地方重大政治事务,这个联盟具有垄断权。对外,它是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出现这种现象的地方,实际上形成了“软危机”。出现一种不死不活的危机状态,他上同国家权威分庭抗礼,下同老百姓离心离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受到严重制约,但你查不出他有什么破绽。在“软危机”的情况下,地方官员,企业家,平民百姓,都会被这个体系分为“网内”“网外”两种人,网内人可以分享利益,网外则受盘剥。任何人都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同流合污,要么甘受盘剥。在这种地方关系网的支配下,往往会形成与社会公众利益相对抗的势力。
  “政治学者描绘的这种现象,如果仅仅是理论模型,或仅仅是一种预测,到也无所谓。不幸的是,按照这种模式,确实在现实社会中能找到例证。”林书记说。
  “这提醒我们选拔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太重要了。”老李插话说。
  “对。必须警惕这种人走上‘一把手’岗位。”


  林松涛话题一转,谈到这次地市委换届,想听李树生的想法。他站起来,第三次给李树生续水。示意李树生继续说。
  “市委换届工作是一件大事,各方面都很关注。总体上是按林书记下午在会上提的要求去落。我个人认为不宜过早宣传。”
  “为什么?”林松涛很感兴趣。
  “因为这样不利于稳定干部队伍情绪。而且换届的过程不宜拉得太长,否则会影响今年工作。应当集中时间抓紧完成。当前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
  “你有些什么考虑?”
  “我想等省委考察组考察完后,再着手抓换届工作。在国庆节前完成。回去之后,我想在近期组织市县乡万名干部下农村,宣传‘###’思想,帮助农民解决困难,研究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措施。把各级干部的精力引导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
  “好。你这个想法很好,你们常委会好好研究出个具体方案,再向省委报告,我要看看。”
  就这样,夜短话长,不觉已经九点半了,李树生还有更重要的话没来得及说,今晚的机会很难得。可又怕过多耽误林书记的时间。
  
生死博弈 三(4)
林书记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
  “还有个问题我还得听听你的意见。这次换届,你对新阳的班子有些什么样的考虑,特别是市委的几个副书记怎么安排,说说你的看法。当然也包括你自己个人安排的考虑,也可以说说。”
  “我服从省委的决定。就个人而言,在一个地方主持工作压力太大。回来找个厅局长干干,当然舒服。你知道我是个想做些实事的人,你又这样把我当回事,我就更不敢偷懒,是吧?林书记。如果在厅局和地市间选择,我还是继续选择在新阳干。因为这里的路子理清了,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很足,我很有信心。”
  李树生这番话,林书记当然听得明白,“厅局和地市之间选择”,那就是除非能进省级班子外,就在新阳不走了。李树生的能力、综合素质、人品和德才,他心中有数。应当说在全省地市委书记中是数一数二的,在省直厅局长当中也是冒尖的。正是因为如此,才把他放到新阳这样重要的地方担任市委书记职务。就个人素质,他是提拔进省委班子最合适的人选,可现在还不到时间,省委换届在明年。再说,现在提拔干部,安排班子,变数太多,有时简直是变魔方一样,不到发通知的时候谁也说不准。何况提拔一个省委常委,是要中组部来考察的,决定权在中央,他不能在李树生面前有任何表示或暗示。当然,从内心来讲,他赞成李树生的想法,在省委换届前,继续在新阳任市委书记。既然李树生有这个想法,那就同自己的考虑吻合,让他继续在新阳当书记,林书记的话有相当分量。
  “嗯,你的想法我知道了。呃,对新阳市委班子你有些什么考虑?你同王明搭档两年多了,这个同志怎样?”
  班子里的几位副书记,工作都还不错。对我的工作总体上很支持。但分工上有些不顺,有的分管了政府部分工作,不好同政府工作衔接。我建议省委考虑交流一两名副书记。组织部长周建明同志,任市委常委多年,综合素质很好,很全面,各方面反映都不错,可以担更重的担子,建议省委考虑。至于柳王明同志,我的感觉也许有片面性。”
  “哦?”
  “柳王明同志政治上需要提高。他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政府工作上。”
  李树生停顿了一会,看了一下林书记的反应。
  “你继续说。”
  “政府工作压力比较大。也很辛苦,但我看他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不是太多。没有集中精力研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我担心时间长了,我们共事有困难。”
  “哦。你说他政治上要提高主要是指?”
  “包括思想作风和政策水平,与一个市级领导干部相应的政治素质有差距。我的看法也许不准确。建议省委考察。” 
  林书记点了点头。
  李树生本来不想说这些,但柳王明的表现确实让他无法沉默,特别是得知地市最近要换届的消息后,已经是毫不掩饰地要争当市委书记,明里暗里散布“李树生要走”,由他接任市委书记的言论。甚至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