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能,已经迫在眉腱”
显然,李树生从更高的层面上把事故的原因归结到政府管理的缺位上。更主要的是,他为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追究埋下了伏笔。
到今天下午的书记碰头会上,周建明才完全明白了李树生昨天一番话的含义。
书记碰头会上,柳王明一开始就定调子说,“这是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是近五年来新阳最大、影响最坏、死伤人数最多的一起交通事故。如果不处分责任人,很难向老百姓交待。”
从柳王明的口气和神态,在座的几位市委书记都明白他的后话,那就是要利用这起事故,处分陵溪县长陈德珊,敲打李树生派系的人马。可是,柳王明犯了官场智斗的大忌:暴露意图太早,事先设计谋划不周,因情况掌握不准而把自己的软肋暴露给了对手。结果是没打到对手反而自己受了伤。
刘茂盛、彭常青尽管听得明白,但涉及处分一个县长的问题,对事故情况又没有充分的了解,所以没有更多的发言权,也不敢贸然发表支持还是反对柳王明的意见。
“老柳,我们还是先听事故调查组的同志汇报后,再来研究怎么处理吧。”
“对,对,还是听听调查组的情况好。”刘茂盛附和着。
市县政法委、公安局、交警、交通、劳动、安全生产委员会、保险公司等单位的同志,汇报了事故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的结果,交警的同志和把肇事现场草图挂在墙壁上,让书记们边听边对照现场。
调查组的同志把事故结果、事故原因、事故现场、技术鉴定、损失评估汇报完后,作为负责事故调查的市委副书记温俊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免费TXT小说下载
生死博弈 十三(5)
“这起交通事故,虽然纯属意外,但从事故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可以发现我们工作上的问题,都暴露出我们在管理上的漏洞。”温俊铭语调严厉起来,他要把刚刚讨论干部问题时柳王明呛他的恶气全部吐出来。他的观点注释了电话会上李树生对问题的看法,也引起了柳王明的警觉。
柳王明把目光朝他转过来。
“车速过快、道路急弯、采石场占路、司机处置不当,是事故的表面原因。”
“那你说说,深层原因是什么?”柳王明以不屑一顾的神态反诘温俊铭。
“首先,肇事车原属一家国有企业的,卖给了欣达公司。但至今未办理过户手续,其营运线路未经运管部门公开拍卖。定员32座,却上了39位乘客。司机是个刚满十七岁的在校学生,还没取得正式驾驶执照。他的师傅因中午喝酒过量,一直在副驾驶位上睡觉。车速过快,到事故现场时遇上了急弯,还有采石场占据路面等情况,司机处置不当而翻下悬崖。”
柳王###里“咯噔”一下,他的确给运管处写过条子,批准一辆大巴营运线路。章致远说当年营运线路招标已过,参加第二年招标要等九个月时间,汽车停在车库太浪费。那个小司机,是田文革介绍给章致远的,是他朋友的小孩,高中读不下去,父母只好送他去学开车。因成绩不及格,没能拿到驾驶证。田文革要柳市长写条子给市交警队领导给他“通融”。他有点后悔自己在事故调查现场没有注意掌握这些具体情况。
“时间不早了,我说点意见,你们几位书记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再补充。”李树生看了看手表说。“发生在陵溪的交通事故,调查组已经向书记碰头会作了通报。主要是考虑这件事影响大,负面影响大。惊动了中央和省领导,这在我市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国务院和省政府领导都有批示,要求我们查明原因,依法处理。市委领导要知道这件事。书记碰头会不研究案件的处理。我看调查组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事故只能说基本查清。还要继续调查,彻底查清事故各种原因的基础上,依法由有关部门做出处理。”
李树生指出,调查组的任务还没完成,和事故发生有关的人和事还没全部搞清楚,调查报告没有提出处理意见,这不行。俊铭同志继续牵头抓落实,善始善终。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事故发生在陵溪县,按管辖范围,该陵溪县政府处理的,由陵溪县政府决定。涉及市有关部门的由市政府处理。全部处理完后,由调查组向市委常委会作一次汇报。如果涉及市委管理的干部处分,必须报市委常委讨论决定。吃一堑,长一智。那么我们应当从这件事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政府如何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是重要的。事故暴露了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欣达公司买了汽车,可以不过户就上路;一个未成年人竟然驾驶一辆满载乘客的大巴,简直是拿几十条人命开玩笑;限载32人竟然坐上了39人;交通营运线路本来是公开拍卖,竟然有人批条子就行,谁这么大的权力?这背后有没有什么交易?要查查清楚!
李树生说这番话时,目光直逼柳王明。
事发地点开采石头,占路面三分之一,竟然没有一个标志。这些都是咄咄怪事?这不是管理问题?我们的职能部门到哪里去了?那么多穿制服的到哪里去了?这些你们调查组要一件件查清楚,依照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条规,研究提出处理。处理结果一周内向市委常委会报告,我和王明同志将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当面汇报。
这一连串的为什么,使柳王明没有了招架之功。李树生成功地利用了一场意外的车祸,放大了市政府管理上的缺陷,自然把绳索套住了柳王明。同时也完全粉碎了柳王明借机打倒陈德珊、削弱李树生势力的企图。还几次提出处理结果要当面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表面上看起来是对领导的批示有个交待。客观效果是强化了陵溪事件在领导头脑中的印象,这是柳王明最害怕、最难接受的。但李树生的做法都是桌面上说得过去的,柳王明只好“捏着鼻子喝一壶”。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生死博弈 十三(6)
周建明从心里佩服李树生的老到。
他看得出来,在陵溪事故处理问题上,李树生没有给柳王明一点面子,把他逼到了墙角,所以这样,当然也是要守住自己的阵容。陈德珊是新阳市老资格的县长,以“诚实、刚烈、干事、廉洁”而称著。工作政绩明显,敢于直言,也容易伤人伤己。在他眼里,对就对,错就错。脑子和嘴巴是直通的,嘴上说的就是心里想的。他佩服的人可以五体投地,瞧不起的人,天王老子也不在乎。所以,他是个“撤”不下来又“提拔”不上去的干部。他的禀性让很多人称道,但很少有人向他学习。他也是县长中唯一敢于公开在会上同柳王明叫板的,李树生几次想提拔他,都被柳王明以各种理由给堵住了。李树生也觉得陈德珊作为这样层次的干部,勇敢有为而谋略不足,很是惋惜。这次交通事故,给柳王明提供了口舌,一开始柳王明目标就很明确,直奔主题。所以,李树生也杀鸡用牛刀,亲自到现场。本来这样的交通事故,市长到了现场,常务副市长出面全权处理也是完全可以的。显然,柳王明还是差了一把火,虽然第一个到达现场,却没有找到任何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李树生却把事故的细微末节全部弄得一清二楚。
书记碰头会的结局也独具匠心,李树生并没有直接研究处理结果,而是书记碰头会通气。显然李树生手里握有柳王明在事故过程中的把柄,而又点到为止,把同柳王明有说不清经济关系的欣达公司亮出来了,把个人擅自写条子批准营运线路的事揭露出来,又留有余地,没有全部抖落干净。对政府在事故上的问题却毫不含糊在电视电话会上给予批评。周建明看得出,李树生是想借这件事警告柳王明,敲打他、牵制他,便于自己牢牢地控制主动权。
吃过饭,周建明回到房间,疲惫地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机,电视台正在播出电视剧《廉吏于成龙》。他眼睛在画面上,下午书记碰头会上的一幕幕从脑子里浮现。
他在琢磨李树生和柳王明两人的心理,从今天的会议看,表面上看李树生采取守势,但暗中出手有力;柳王明则明火执仗,咄咄逼人,虽然背后有大量的活动和力量在支撑他的进攻行为,但手法是拙劣的,让人一看就明白。使周建明看不懂的是,李树生为什么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给柳王明让步。比如关于对县级班子进行考察,为换届工作做些准备,这本是市委的日常工作,也是必要的。柳王明以不影响县级班子思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