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特尔公司成立比改革开放早十年,英特尔在近四十年的发展成为全球高科技的领导者,不得不说是一个传奇。
英特尔以它强大地品牌优势和雄厚的科技实力,迅速占据着台式机、笔记本和服务器市场地大半份额。
当然英特尔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起有落。刚刚从80年代中期的低谷走出。转型后的一两年对英特尔来说是艰苦的岁月。
由一家存储器公司到一家微处理器公司的转型,痛苦而短暂,却使英特尔完成了涅槃重生。蓝色巨人IBM不肯接受386。而行业新兵康柏、戴尔和台湾的宏(Acer)则抓住了历史机遇,率先推出基于386芯片的个人电脑——它的微处理器就来自英特尔,操作系统来自微软,键盘、监视器、驱动器等来自多个依循开放标准的专业供应商。来自五湖四海的起义者们很快形成“蚂蚁雄兵”之势,“彼此兼容、自由竞争”的新的产业标准建立起来。
虽然后来IBM也重拾386,但PC行业的格局已被386戏剧性的成功所颠覆:兼容机大行其道,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部件来自英特尔和微软,格鲁夫强硬的决定独家生产386而不是按照IBM的指示授权给AMD等“第二供货商”,电脑行业不再随着IBM的脉搏而动。
早在1988年4月,《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令人敬畏的英特尔垄断了属于自己的市场,整个PC行业和华尔街都意识到。英特尔控制的是美国利润最丰厚的垄断行业之一。”这一年英特尔20岁,它创下了28。75亿美元的营收和4。529亿美元利润,在全球《财富》500强榜单上攀升了50位,来到第150名。1990年,英特尔首度以“新电脑产业”来称呼PC工业,相对于大型机组成地“旧电脑产业”,电脑产业步入新纪元。
对英特尔来说,这是意气风发、高歌猛进的一段岁月。但这样的轨迹不属于华夏。
年轻的芯片巨人对东方的兴趣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英特尔前高级副总裁、微处理器产品部总经理虞有澄在华夏刚刚打开国门时就只身来到华夏。那个时候的英特尔刚成立11年,现任董事长贝瑞特和CEO保罗。欧德宁刚加盟5年,英特尔还是一家存储器芯片商。
79年的华夏,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落幕。这年7月,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央决定在南方四个城市试办特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后,外企进入华夏才有了法律依据。”
但英特尔与华夏的故事很不顺利,当华夏开始打开自己的国门之时。英特尔的当家人对国人能否买得起电脑十分怀疑,而英特尔的高层们听摩托罗拉的太太说,大哥大那么贵,他们很多人都是提着钱箱来买。
所以在观望长达6年之后,1985年英特尔决定试水华夏,
85年的华夏刚刚决定开始启动城市改革,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年,英特尔在京城民族饭店设立代表处,与一家知名的国有企业合作进行大型机销售业务。这个代表处,只有一名总经理、一名秘书和一名司机。(未完待续……)
第1017章
那时候英特尔还没有做PC芯片,PC在世界范围内才刚起步,国人还不知道什么叫PC。然而这一合作由于双方在经营方向上的分歧没有获得成功。事后的英特尔人不愿提及进入华夏的前8年,无所事事的八年。
然而也是这一年是英特尔公司发展史是最关键的年头之一。85年英特尔做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决定——转向针对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业务。
当进入90年代时,PC全球范围内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尤其是倪宝红游戏的产生发展,迅速的带动了华夏个人电脑的飞速发展。
云腾被叶老四挖来的苏联专家和龙翔海从美国挖来的宝贝,经过努力在今年也推出了微处理器,内部采用了超标量指令流水线结构,并具有相互独立的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在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跨上了更高的台阶。
不过,让方默南想不明白的是,云腾根本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啊!方默南很纳闷怎么会有人起诉呢!再说起诉也应该是英特尔啊!
虽然没有宣传,但云腾的日子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难过,微处理器一经推出,就独霸着大陆市场的绝大部分。尽管这个市场目前的容量还很小,但是这个新兴市场的年增长率达却很高,谁让人多呢!
本身与云腾就跟军方合作,所以在军工、航天与卫星制造部门在相关领域就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至于个人电脑。性价比不输于英特尔,只要是价格一出,谁与争锋啊!当然迅速占领国内市场。
方默南以为跟英特尔的碰撞时迟早的事,现在是耐心蛰伏的时期。就像是足球,进球在于对方出错。
所以方默南在等这个机会,正好让云腾有喘息发展的时间,强大的市场领先地英特尔会犯错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公司一旦成了市场的第一名尤其是唯一的霸主的时候,就是所有的靶子,等着把他拉下马来人,大有人在。人们通常对这样的企业钦佩的同时。也会妒忌甚至产生仇恨的心理。多少人等着你犯错。群起而攻之。
“大多数战略转折点并非轰然而至,而是像小猫咪一样毫无声息的悄然逼近,通常只有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才能豁然开朗。”
也就是明年。第一次机会。美国弗吉尼亚林奇堡学院地数学家托马斯?奈斯利对多家机构和媒体发出一封电子邮件。指称英特尔地奔腾浮点运算单元存在“程序缺陷(bug)”。英特尔坚称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风险可以忽略不计:每过2。7万年。才有0。5%的几率可能产生错误。这也是事实,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地,但激怒了消费者。当时的《财富》杂志报道称,英特尔“被普遍仇恨与畏惧”。
12月12日,IBM在互联网上宣布,“公司决定,IBM将停止把配置奔腾产品的个人电脑投放市场”。这给了英特尔当头一棒,英特尔遭遇了公司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12月20日,英特尔决定对有浮点缺陷的奔腾处理器采取无条件更换政策。这一事件让英特尔付出了4。75亿美元的赔偿款,但是最终没有倒下。CEO格鲁夫未来的继承者COO贝瑞特挺身而出,在危机中保持了冷静的头脑,并掌控局势,成为挽救英特尔的英雄。
奔腾程序缺陷风波还给整个产业带来了两大后果,一是“完美,否则就无条件全部更换”的游戏规则,这一规则将许多抗风险能力不足的中小公司淘汰出局;其次,互联网的威力凸现出来,奈斯利教授的电子邮件引发了舆论风暴,互联网初露锋芒。
其实奔腾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英特尔为了彻底摆脱AMD和Cyrix的纠缠,不仅仅是产品命名上的摆脱,更上升到接口的层面。搭载P6总线协议和Socket8接口之后,PentiumPro处理器在1995年应运而生。从技术上来看,PentiumPro在当时绝对算款恐怖级的产品,80位浮点单元、分支预测等功能都十分先进,而且实现了32位内存寻址。除此以外,PentimuPro还史无前例地在芯片内封装了256KB的二级缓存芯片,两个芯片之间用高频宽的内部通讯总线互连,处理器与高速缓存的连接线路也被安置在该封装中,这样就使高速缓存能更容易地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然而从市场角度来看,PentiumPro又显得十分失败。
当时32位应用并非是主流,甚至在16位应用程序中,PentiumPro无法表现出明显的性能优势。过于超前的PentiumPro还因为成本高昂而付出惨重代价,这是第二次机会,因为延误了新产品开发而给AMD和Cyrix带来极为重要的喘息机会,当然也是云腾的机会。
可是这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是何方神圣啊!处于蛰伏时期的云腾,可不希望出岔子。
“不就是传票吗?”方默南好笑地摇头,“咱龙总也怕打官司?”
“你先看看是谁把咱们给告上法庭的,如果这样您都笑的出来。”龙翔海拱手道。“我佩服!”
“公司注册在俄罗斯,远东!叶老四!”方默南喃喃念道,眸光一转,脸上挂着和煦的笑意,慢慢的扩大,哈哈大笑……她起身拍着龙翔海道,“龙总,等着一案成名天下知吧!”
一案成名天下知!龙翔海在嘴里回味了一下,“真是这个四少。就不能提前通知一下吗?这个宣传效果不错,花最小的代价,两家公司名扬天下,这一亿美金的噱头也够响亮,至少目前侵权案的最高赔偿额可没这么高。”
方默南记得2010年,在拉锯了三年半之后,全球两大商业软件巨头之间的知识产权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