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符如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了。”

“温加林的身体怎么样?”

“看着还行。”

“恩。就这样吧。要不要跟小敏说话?”

“我另打给她吧?”

“好。”

挂了电话,朱宝国沉思起来。

这二天,省委组织部刘荣昊副部长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下派挂职干部的情况都“过”了一遍,没谁知道他是特意针对邹叶的,表面上,所有人的档案都调看了。其实只看了邹叶的。这一调档,还真现,邹叶的档案及其简单,来东江之前是某陆军学院企业管理局上校副局长(副师级),但此前的经历,什么时候任中校?什么时候任少校?都没有说明。

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军人履历表啊。

天上掉下个邹上校?

还有,在我党的干部人事档案中,一个副市级领导,也算是高干了,谁的档案不是厚厚一本?

光入党材料,政审材料、外调材料就应该有厚厚一叠。

这些材料,邹叶的档案中都没有,当然,也可以推脱是在原单位。

这样的档案,细究起来,自然是漏洞百出。

一个商人,直接就混入部队,成了上校,这本身就很荒唐。

如此一来,先把关不严的是陆军学院,其次才是省委组织部。

如果是这样,谭部长也只是受了蒙蔽。

但是,一个组织部长出了这样的纰漏,也差不多干到头了。

谭劲松为什么会这样做?说穿了,还不是官迷心窍,想为自己建立一个京城的关系网,贴上一个大靠山。

身居省委组织部长要职,还要为自己找这样那样的关系,只能说明此人还不安份,还有想法。

一个人要求进步也不是坏事,但是,时时刻刻都想着进步,这种人也很可怕,太会折腾了。

爱折腾的人,总有一天会把自己也搭进去。

让刘荣昊部长感到“万幸”的是,邹叶的事是谭部长一手操办的,大概是邹叶身后的“背景”太让谭劲松兴奋了。想独自掌控这个难得的“政治资源”。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只管烟草的副市长(三)

如果邹叶的档案经过了刘荣昊这个“老组工”审查。也许通不过;但也难说,如果刘荣昊也和谭部长一样存了巴结之心,那些疑点说不定也就马马虎虎放过去了。

现在看来,不是邹叶这个人有没有问题的事情了,而是问题有多大,有多严重了。

谁来揭开这个“盖子”?是启动干部审查程序,还是提请纪委调查?甚至直接交由公安侦破?

刘荣昊在思考,朱宝国也在思考,二个都是“老江湖”,很能沉得住气。

……

朱宝国躲在书房抽完了一根烟,才回到卧室,聂唯敏还在床上看电视。

朱宝国道:“树欲静而风不止。”

聂唯敏听了这话,把电视关了。

朱宝国道:“你的宝贝女婿,想低调做人,人家还不让。”

聂唯敏道:“怎么回事啊?”

朱宝国把情况说了说,道:“揭开这个盖子不难,难的是幽州烟厂的生存啊。如果激怒了上面,搞不好直接下令让烟厂关了。”

聂唯敏道:“这事是很棘手。”

又问:“涉及到京城的关系,你想清楚了没有?”

朱宝国道:“王老看似身份显赫,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常委都没进过。在老的里面,他算年轻的,在年轻的里面,他又太老了,命不太好啊。”

聂唯敏就笑:“这话让你说绝了。”

朱宝国又道:“王老家里出点丑闻,开基同志手里又多了张牌。”

聂唯敏“啊”了一声:“对啊!那还犹豫什么?”

朱宝国道:“你说犹豫什么?还不是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聂唯敏道:“幽州烟厂的事,还不至于需要惊动开基同志吧?”

朱宝国道:“有二个关系可以救这个烟厂,一个是丁家;一个是袁家,而袁家的背后,就有开基同志。”

聂唯敏道:“如果是找丁家,我出面比较合适;如果找袁家,你、我都不合适。”

“你别忘了,聂信不是介绍三立认识了袁孟起?”

“对啊!”

……

牛三立做梦也没到,邹叶的事,后来竟然牵扯到了京城的政治博弈。

睡觉前,牛三立一边练功,一边任思维驰骋。

朱宝国一再强调要“谋定而后动”。

“谋定而后动”,先是要“谋”啊。

多谋善断,强调的也是“谋”。

我们的老祖宗,历来很推崇谋略。诸葛亮就是智慧与谋略的化身。

上次在京城,外婆谈到周总理的谋,也是推崇备至,还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革”期间,聂成铸有一次见到总理,当时流行戴**像章,聂成铸胸前也戴了一个大大的**像章。总理则戴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像章。

聂成铸问道:“总理啊,你不戴主席像章,不怕人说你啊?”

总理笑着回答:“聂老总啊,为人民服务,不就是主席亲笔题字的吗?”

在那个全民狂热的年代,差不多就周总理一个人敢公开地不戴主席像章,可谁又能说他什么?

后来,不流行戴像章了,总理则依然戴他的“为人民服务”。

这就是智慧啊。

这样的故事,从外婆这样有亲身经历的人嘴里说出来,与在书本上看到,是不一样的。

外婆跟朱敏、牛三立讲这些,当然也是希望晚辈们能从中悟出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觉悟,觉悟,“觉”离不开“悟”啊。

现在,面对邹叶这件事,牛三立觉得,自己真的要好好想清楚,如果郭运昌知道了这件事,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

后来,有一个人的出现。加了邹叶的暴露。这个人叫何乐培,是幽州市交警支队的副支队长。

这天,牛三立接到了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何乐培的电话。

电话中,何乐培自报家门,然后请牛秘书什么时候赏光一块吃个饭乐呵乐呵?

这类在电话中表示要请客吃饭、喝茶、k歌、泡脚之类的事,牛三立遇到过不少,不好答应,但也不好拒绝,只好打呵呵:“谢谢,谢谢。”

不答应,其实就是婉拒,但不伤人面子。

其实人家本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人家也可能就是做出一种姿态。

大家都别太认真。

来日方长不是?

没想到,这何乐培却是一位认真的人。

下午下班后,牛三立并没急着跟郭书记回“书记楼”,而是在机关食堂吃完饭后,又回到办公室,准备继续加班。政研室有几个干部最近写了点东西,到牛三立的电脑上了,他要抓紧时间看看,要有个说法。

没等牛三立进入状态,就有人找到办公室来了。来人是一个中年警官,身材高大,微胖,皮肤很黑。

中年警察含笑道:“牛秘书吧?我是交警支队的何乐培。”

“何支?”牛三立反应过来,伸出手去:“何支你好,上午接到你的电话,就觉得何支是个热心肠。”

何乐培呵呵笑道:“牛秘书,我听刘琦大队长说起过你。牛秘书很够朋友。”

何乐培指的是通南县的交警大队长刘琦了。

可见,何乐培为了结交牛三立,没少下功夫。

牛三立道:“刘大不错!我在冠山乡工作时,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搞运输公司,刘大很支持,真的很感谢他!”

何乐培听了也很高兴,道:“刘大跟我说,牛秘书又会做事,又会做人,真是没错啊!”

一边说着话,牛三立给何乐培泡了一杯茶。

何乐培连道“谢谢”,还问:“牛秘书吃饭了没?”

牛三立道:“吃过了。”

“啧啧,刚吃过饭又来忙工作了,牛秘书是我学习的榜样。”

“那里,你们交警才真是辛苦,现在车辆增加得快,道路又跟不上,交警部门的压力太大了!”

“哎呀,牛秘书说得太对了!”

牛三立这才微笑道:“何支,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说啊?”

何乐培道:“恩,是这样,我们交警每年都会查到一些黑牌车,有的是偷来的。有的是走私车,这些车一般就由我们支队处理了,正好现在就有一辆车,我开过来了,牛秘书要不先去看看?”

这个情况牛三立是听说过的,交警内部就有不少干警也是开的这种车,只要不出省,问题不大。

牛三立也不好拒绝,就道:“车开来了是吧?那就看看?”

何乐培很是高兴,站起身来:“车就在外面。”

二人来到市委停车坪,牛三立跟着何乐培来到一辆宝蓝色蓝鸟车前。从外观上看,这几乎就是辆新车。

二人上了车,何乐培将车动了,打开了空调。

何乐培道:“绝对新车,才跑几千公里。”

牛三立“恩”了一声:“确实是好车。”

“有不少人在打这辆车的主意哩,牛秘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