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童家的老少好好休息一下。
姥姥和弟弟妹妹都在炕上休息了,童新蕊则给旺来送去了食物。没事的四处看看,计划着怎么利用这个家里的地方。现在是九月份,天气一天天冷了。种菜是不赶趟了,只能看看能不能扣大棚了。房子的东边原本应该盖房子的地方,可以利用起来扣大棚,只是不知道要多少成本。也可以养些鸡鸭和猪,虽说要不少粮食,可是自己有空间,还有后面的自留地,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这些东西每样都要钱,自己现在最缺的就是钱,看样子还要继续卖菜。明天就试着卖些自己在空间里腌制的咸菜。她自信,凭借自己的手艺,一定会受欢迎的。然后有时间了看看附近的小学,弟弟妹妹都要上学的,去市里虽说教学质量要好些,可是毕竟太远了,他们又没有自行车,路上也不安全。
这事还要麻烦辛大爷了,毕竟他是这里的坐地户,有了他的帮忙,有些事也好说不是。
再看看后面的地,地里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原本种的玉米,也卖了青棒,只有些玉米棵子还在那里。有时间了要把它们割了晾干,做柴火烧。前院还有些白菜没有拔掉,童新蕊打算让它们长着,长多大算多大,冬天也可以腌制酸菜。毕竟天寒地冻的,还是酸菜好吃。
看了一圈,心里有了打算,也感觉到了疲劳。回到房间,看看炕上躺着的三人,童新蕊不由得又在心里打算,应该再买点棉花,趁着姥姥在这里,帮着做些被子,免得冬天来了客人没有盖的。不知道为什么,她就觉得自家会来客人。
出了房间来到了东屋,现在东屋里放了些杂物,又还没来得及整理的东西,还有家里搬来的米面和坛坛罐罐的。看看没什么事,童新蕊就进了空间。先睡了一个好觉,起来看了看自己腌制的黄瓜、茄子等咸菜,又看了看自己种的蔬菜,受了花粉,又打打尖去去叉。
看着开满了鲜花的蔬菜和果树,童新蕊觉得自己有必要往空间里弄些蜜蜂了,那样自己也可以喝上空间出品的蜂蜜了。看着面前有十多亩地那么大的空间,童新蕊都不由得佩服自己,竟然就这么一点点的从不会到熟练,把它们都翻种了一边,还收获颇丰,她真的要为自己喝彩了。
出来空间,家里还是静悄悄的。出了东屋,给姥姥和妹妹留了口信,她就骑着自己的倒骑驴去附近的市场了,当然车里还有她从空间拿出来的蔬菜和咸菜。为了这些咸菜,她还特意买了些白色的塑料袋,还有几个餐盘,好为了摆放这些咸菜的。
咸菜腌好后,又被她重新拌了一下,很爽口,又不会太咸,颜色也是翠绿的,当然茄子除外,因为童新蕊腌的是蒜茄子,还有酱茄条。
虽说已经下午了,可是童新蕊的倒骑驴一到市场,就被大家包围了。有些是吃好了她卖的菜,有些则是被她拌的咸菜吸引过来的。隔老远就可以看见红的绿的咸菜,而且看起来还那么干净,很让人有食欲。
这一天是收获的一天,晚上童新蕊在空间里数钱的时候,嘴角一直翘着,就是眼睛也亮晶晶的。最后一统计,竟然卖了近二百元。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爸爸工厂里的那些工人叔叔大半年的收入。想想自己未来的幸福日子,童新蕊就心情飞扬。
数好了钱,又开始摘菜,清洗,腌制。为了浇菜和洗菜方便,童新蕊特意在空间里放了一口缸,趁着没人时候就从外面弄些水进来,开始的时候一天总要弄几缸的水才够用,后来竟然几天也用不了一缸水。不是说水用的少了,而是缸里的水似乎会自己增多,这真是神奇。后来童新蕊异想天开的把家里的米和面放到空间里一些,希望也像水似的可以自己增多。可惜她真的只是异想天开,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所以对于水的增多,她就把它归置在了神奇事件当中了。
累了就用水洗洗,躺在空间的**上,看看书。这些书虽说没有什么修仙功法之类的,却有很多生活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历史很有帮助,而且很多还是那种故事本的,很有可看性。
休息的差不多了,就从空间里出来,回到屋内,和姥姥还有弟妹唠唠嗑,就洗洗睡觉了,属于新家的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第三十五章 扣大棚
第二天,童新蕊在辛大爷的陪伴下来到了林家村附近的林村国小,为弟妹办理了转学手续,并跟老师为弟弟请了假,妹妹则是下周开始上学。
又独自一人到了临近的农资商店,买了扣大棚需要的塑料布和竹竿还有竹坯子,又买了几把农用工具和竹篮子,装了满满的一车才意犹未尽的回了家。
回去后,就开始和妹妹一起翻地,比量着怎么扣大棚。可惜两人都没有干过这样的活,最后只得无奈的请辛大爷帮忙了。
看着面前堆在地上的东西,辛大爷心里不由得对童新蕊这个小姑娘感到惊讶。这两天的相处,已经把童家的情况摸了个透,也知道是她在养家。可是一个小姑娘,不但能养育弟妹,还能在不卖掉原来住房的情况下买下这里的房子,这得需要多少的钱呀?现在看着面前的这堆东西,怎么也要百八十的吧?她怎么就有这么多的钱呢?卖菜?真的能赚这么多吗?不然的话,这钱是哪里来的?
据他所知,她的爹妈似乎也没有给姐弟三人留下什么,她是怎么赚的这么多的钱呢?
看着辛大爷若有所思的表情,童新蕊的心提溜了起来。看来自己还是急功近利了,一个没有大人的家,在短期内买了新房,还能有余钱买这些东西,搁谁身上也要怀疑了。自己要怎么解释这些钱的来路?卖菜?恐怕说出去谁也不信吧?卖咸菜?也只有今天而已。说借的?跟谁借的?自己家的亲戚都没有来往了。自己认识的人也就眼前的几个,最有钱的恐怕也就是金明庸那个正太了。可是自己能说是从他那里借的吗?
辛大爷只是狐疑了一下,就放下了这样的想法。作为知天命的年纪,哪里还有那么多好奇心?只要这孩子是个好孩子,这钱来路正,自己又何必想那些有用的没用的?
“你说的那个大棚,我虽说没见过,可是要建起来恐怕也不是我们几个人可以干出来的。要不我再去叫两个人去?那样也干的快些,还能和大家商量着来。毕竟这是第一次干这个,我也没底。”
见辛大爷没有问什么问题,童新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对于辛大爷的提议,她不赞成。“我来告诉您怎么弄,只要我们三个就够了,反正也不急,今天没干完,就明天干。总有干完的一天吧?”
辛大爷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听着童新蕊的讲解,心里依稀有了大棚的雏形。
三人在靠近房子的地方,没搁一米挖了个大坑,把买来的竹竿子放到里面,足足挖了有十二个。最北边的和房子一齐,最南端的则挖到了洋井那里,正好把洋井包了进来。和杆子一条直线,距离杆子三米多的地方又开始挖一排坑,里面放的是比原来的杆子矮些的竹竿子。又是十二个坑,十二个杆子。最后则是用买来的竹坯子在这些杆子中间搭了个桥,连接的地方用铁丝和钉子固定住,竹坯子都用破布包了起来,免得刮坏了塑料布。当一个大棚的雏形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了。
最后一步是放塑料布,现在的塑料布还没有后世的那种宽大的。童新蕊买的是最宽的,也只有四米的宽窄,可是她的大棚跨度就有八米,而且还有高度,怎么也要十多米的距离才可以吧。所以为了完全盖住大棚,童新蕊把三块塑料布黏了起来,用的是塑料专用胶。黏好后,三人把塑料布展开,覆盖在棚架上。四周用土埋好,就是挨着房子的这边也把塑料布用土盖好,免得风大的时候被吹开。
看着眼前初具模型的大棚,辛大爷不得不佩服新蕊这孩子。没有求人,没有波折就这样凭借三人的力量就把大棚给弄好了。而且还考虑的那么仔细,连门都留出来了。
“大爷,这附近有卖草帘子的吗?我想买些草帘子,免得下雪的时候,大棚的塑料布被冻裂了。”
“行,这事交给我吧。”这几天在一起干活,一起吃饭,辛大爷已经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看了,有什么事情也不用她们出头就考虑好了。
“那行,您看看还有什么不周的地方没有?”越熟悉,越喜欢这对老夫妻。对人和善,爽朗,而且还无欲无求,是从心里喜欢着自己和弟妹们。
“你打算要种什么呀?冬天的太阳可没有这么大,大棚的温度怎么办?”辛大爷也没有客气,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种什么我还没有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