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9年中央提出了允许和鼓励社会上一部分人由于辛勤努力而先富起来的政策, 打破了平均主义的桎梏,放开了人们致富的手脚。这是对多劳多得机制的认可,形成合理的分层机制,使多劳者进入上层,不劳者流入下层 。
户籍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1985年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政策,使农民向城市的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可能。同时,作为户籍制度重要基础的商品(粮油)服务及就业的计划供应、分配政策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蓄之愈久,其发必速 。这些重大政策诱发了中国人中蕴藏了许久的追求富裕生活和自我发展的利益动机,并不断推动这种追求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二)改革创新:形成变迁之力
市场经济成为冲击原来僵化、凝固、封闭的阶层结构的基础性推动力量。深圳率先以市场化为取向,改革计划经济下的制度体系,为人们变换角色、进行流动、改变身份打开了制度缺口。
1。打破统包统配的劳动用工制度,初步建立了市场化就业机制,重新配置人力资源
对社会流动有着最直接影响的是对劳动力的计划管理。在我国过去单一的固定工制度下,企业不能随意辞退工人,职工也不能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选择职业。由于大量“三来一补”企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企业每年约需要劳动力10万人,而特区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仅5000人左右。1985年以前,内地劳动力通过各种渠道每年进入特区各企业事业单位的约有4万人左右,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劳动力流动市场。同时这些“三来一补”企业用工比较急,量也大, 其生产主要是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特别是香港市场的影响,因此,对工人的招用,就要随着订单的变化而变化, 外商不满意固定的劳动用工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是从1979年开始的,改革的核心是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先是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对新招的工人采用劳动合同制,以后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市所有企业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新招的工人逐步实行合同制。1983年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标志着深圳的劳动合同制用工制度正式启动。1993年市政府颁布了《关于企业取消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各类企业一律取消干部工人身份界限,打破工人中固定工、合同工与临时工的界限,统称企业员工,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到年底,全市已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的企业员工3。3万多家,员工200多万人,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5%。
深圳新的劳动用工制度的特点是:第一,冲破了地区禁锢、城乡分割的僵化就业格局,培育开放式劳动力市场,疏通了省内外城乡劳动力供求渠道,引进了特区短缺的大量劳动力;第二,建立了双向选择的竞争就业机制。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需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劳动者,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志趣选择企业和岗位,于是就有了“炒鱿鱼”这个代用词。
2。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制, 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特区建立后,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工资制度受到了挑战。1982年深圳市友谊宾馆等合资企业进行改革,根据工作需要,干什么工作,拿什么工资,离开了这个工作岗位,工资也相应取消。随后各企业都陆续根据各自的生产特点和企业管理条件,采用了不同的工资形式:或计件工资;或岗位职务工资加浮动工资, 浮动部分工资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本人的表现确定,不划线,不封顶;或全额浮动工资,所有工资都是根据工作表现来定。这3种不同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劳动生产效率挂钩,与各人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和表现好坏相结合,干的多多得,干的少少得,没有干的不得。由于不断地推出适用经济发展要求的分配制度改革新举措,深圳收入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得到突破性的改革,建立了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宏观调控的新型工资分配体制。工资、奖金作为主要分配形式,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也参与分配,房地产租金、资本利润、股票收益、企业员工持股、技术或管理知识入股、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制度(1998年市属国有企业实行经营者年薪制办法的共80家)、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等多种分配方式与按劳分配并行不悖。
改革开放后深圳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2)
3。改革干部调配制度,通过招聘选拔干部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大胆改革单一的干部调配制度,采取了招聘、选调、聘请、技术协作、承包项目、对口支援和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和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等多种形式,引进了大批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从1982年起,连续多年每年都派出招聘工作组,到内地城市公开招聘干部,选取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 。1983~1986年,面向京、津、沪、川、陕、鄂、苏及东北等地,公开招聘干部累计达3000多名。到1991年常住户口干部已达10多万人,其中市属单位干部62724人,驻深内联单位干部3万多人;特区初期干部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只有568人,占干部总数的8。7%,到1991年占52% 。
4。建立公务员制度
为了尽快建立一支适应国际惯例、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公务员队伍,深圳从1988年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截至1998年8月,全市共完成14939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过渡工作。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体系由14项单项制度组成,其中,考试录用制度改变了过去统包统配和推荐录用的用人制度,引入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准则。从1993年10月至1998年2月份,共进行了30次公务员招考,招考人数达16497人,择优录用了9143人。
(三)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变迁之基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到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逻辑关系的联动过程: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促进阶层的分化,阶层分化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1。雄厚的经济基础
深圳先后完成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4个五年计划。“八五”期间,深圳经济由以往的打基础全面进入经济增长和经济质量同步提高的新阶段,综合经济实力迅速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九五”时期,通过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升级,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格局,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65。24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739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首位。
2。合理的所有制结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深圳率先打破“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积极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大力引进外资,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各种形式的内联企业,同时,在传统体制的缝隙中,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上,孕育、萌生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逐步实现了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国有、外资和私营经济“三分天下”。
国有经济是特区经济的重要基础,主要在金融、电信、电力交通、供水、供电等部门。截至1999年,共有市属国企1778家,区属企业193家,各种类型的内联企业近8000家。1980~1999年,市属国有企业的总资产由1。61亿元增加到1617亿元,年均递增41。28%。1998年在工业、建筑业、金融业、商业、交通邮电业、房地产6大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吸纳的就业人数为44。96万人,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15。72%,国有企业上缴的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0%以上。
主要涉足出口加工业的外资投资经济,在特区所有制结构中具有特殊地位。截至1999年,有外商投资企业11744家,已投产经营的8500家,其中大型跨国公司150家,外商投资经济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1。2%,就业人数80。3万人,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