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在陈家坪呆了三天,陈子华先后去给许泽华、曾华和林安东拜了年,又跟鲁嫱等同学聚会了一次,直到正月初六的时候,才借着去白云山的功夫,秘密跟陈红梅在山顶的冰湖别墅幽会了一次,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下午便与李倩蓉、林月虹一起,乘飞机返回龙溪。

李倩蓉原本打算会安全局继续上班,不过陈子华却没有同意,这还是第一次在李倩蓉的工作上面提出自己的异议。陈子华不想夫妻两人都在这种特殊部门工作,而且随着自己地位的不断变化,很多事情都不能亲自去掌控了,比如生意上的事情。

所以,陈子华想趁着这个机会,让李倩蓉从政府机关当中抽出身来,专心经营自家的产业,为此,他已经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将名下的许多产业都进行了重新组合,通过换股票的方式全部由倩华股份公司进行控股,包括冯雅君的雅华国际以及很多国外产业。

他要做的就是由李倩蓉担任倩华股份公司的董事长,这从他最早的时候为公司所取的名称上就能看出来,而且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在经济上依靠李家,所以,对于华源集团的事务始终都不怎么上心,李家通过华源集团划分给李倩蓉的股份,陈子华也从来都没有过问。

夫妻两人经过一番长谈之后,李倩蓉有些沉默了,说真的,对于经营管理方面的事情,她丝毫都不懂,让她去做这个董事长,纯粹就是个样子货,真要把这么一大滩交给她管理,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败得一干二净,但这事自己家的产业,不交给她,难道继续让陈子华遥控?那样的话,李倩蓉自己也知道可能性不大,随着陈子华身份地位的变化,这些东西势必成为他仕途上的障碍。

陈子华自然看得出李倩蓉心里的犹豫,笑着道:“其实并不需要你现在就去做什么决策,你只需要管理好人事即可,公司的架构已经非常完善,几个管理人员也是非常值得信任的。最起码在未来十多年里面不会出现管理上的危机,有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你学很多东西了。”

李倩蓉还是有些迟疑:“现在公司是什么人在管理?”

陈子华道:“是一个德国人,专职经营人才,另外,我让林月虹陪你一起去,有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不是还有我嘛,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根本不存在距离的问题。”

李倩蓉琢磨道:“那要不要把公司的总部迁到内地来?”她还是不想离开内地,也不想跟陈子华长期分居,其实她也并非不知道陈子华将倩华公司总部放在香港的深意,只是心里上有些不愿意承认罢了,能提出这一点,实际上她已经从内心接受陈子华的安排了。

随后,李倩蓉向国家安全局打了辞职报告,至此,她离开特勤也已经超过两年,完全够条件退役,何况,陈子华如今又进了特勤,又成为特勤在东南的负责人之一,李倩蓉是不是在国安呆够两年,已经不是必要的条件了。

三月初,李倩蓉在林月虹的陪伴下,离开龙溪前往香港,随后接任倩华股份公司董事长职务,杨欣担任总公司的法律顾问,从美国回来的姚晨担任杨欣的助手,负责其公司的法律部门,弗兰卡继续担任倩华股份公司的总经理,而冯雅君的雅华国际,则正式成为倩华股份公司控股的下属分公司。

第四卷 龙溪攻略  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雨欲来

将生意上的事情完全交给李倩蓉之后。陈子华需要考虑的事情立即简单了许多,几乎将全部精力都转移到工作上来,开始致力于龙溪市的发展,一方面是加快龙溪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政绩。

政绩工程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实际上也是面子工程,不过陈子华有钱有关系,能搞来投资商,短短的两年时间,已经让龙溪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临江区二郎乡与堰湖区三水镇的洪灾之后,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完善的完成了灾民安置工作,两个乡镇的灾后重建也很快完成,建起了横跨临江区、堰湖区和洪山县的经济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由几个开发商投资,修建了从省城东华到经开区的高速公路。

这条高速公路的投建,同时为龙溪市的城市规划铺垫了格局,原来的市中心开始向东河区转移,在东河区政府与玛莎医院之间,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建成了高新科技苑。成为吸引高精尖科技的投资中心。

有祺祥商贸为主导,在高新科技苑投资兴建了一座大型的电子城,准备把这里建成东南地区最大的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科技示范园,同时,龙溪光能科技股份公司的总部也入住高新科技苑,而堰湖经济开发区那边,则成了光能科技股份公司的厂部。

原来的龙溪轧钢厂,被临海钢铁集团并购之后,将原厂迁移到龙溪市新规划的工业园区,重新投入海量的资金,进行了优化组合,新的轧钢厂已经在热火朝天的兴建之中了,预计最低在今年的年底,就能投产,开始出钢材了。

氧化铝厂走上了与轧钢厂完全不同的模式,限于龙溪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氧化铝厂基本上算是彻底解散了,原来的资产被新公司打包出售,然后在原来的厂址上兴建商品楼,铝厂的职工则经过培训之后,转入在工业园区新建的有色金属厂,新企业在还市内兴建了宾馆等事业单位,原氧化铝厂的职工基本上按市政府的比例予以安置。

几条横跨整个龙溪市的高等级公路相继开始兴建,包括连接华坪县、山南县等经济落后地区的公路,都在这两年内逐步建成,可以说,龙溪经济发展的基础。已经初步完备,所差的,就是一个机遇和时间了,最近一半年,陈子华通过各种渠道,为龙溪吸引了不少投资商。

市委市政府里面,陈子华已经团结了绝大多数的常委和中层干部,通过这两年的逐步布局,基本上完成了对龙溪市的掌控,常委中也不是完全听不到不同的声音,比如副书记钟思明和市长商春云,总能在不经意间唱些反调。

不过,陈子华对于钟思明和商春云两人却从来没有进行过明显的打压,两人在常委会上却也始终都没有占过上风,俩人之间同样有联合也有矛盾,因为陈子华始终牢牢的抓着人事权,钟思明和商春云两人也无法在基层的争夺中压过陈子华。

陈子华并非不能把钟思明和商春云打压下去,只是那样做的话,自己肯定也在这个位置上做不久,必须给钟思明和商春云一些希望,让他们觉得。自己差一点点就能压过陈子华,但却始终都踏不到点子上,这也是一种火候的掌握。

用省委组织部邬语雯的话来说,这党政班子啊,一有监督就不团结,一团结呢,肯定就要出事儿,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会出来,说得难听点儿,就是蛇鼠一窝,所以,上面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龙溪目前的这种状况,不停的有人往上打小报告,却又不会脱离省委的掌控。

所以,这一切,也正是陈子华有意为之,有了钟思明和商春云这么两个随时准备找茬子的人在,自已也能少犯一点错误,工作也会做得越发严谨一点儿。

只是这种情形究竟能保持多久,陈子华自己心里也是没底。

春节前夕,潘邵晖从他手里调走了钟思明相关的所有材料,让他察觉到,恐怕上层会有一些变动,最有可能的就是会针对钟家,想起钟思明初到龙溪时的情景,陈子华心里约略有些眉目,下半年就是换届前夕的党代会了,呼声极高的钟万里。很有可能再进一步。

在钟思明与商春云之间,陈子华更看重钟思明一些,这个人有背景有手段,尤其是常年在机关里面养出来的那种走一步看三步喜欢背后算计的性格,很让陈子华警惕,加上钟家在安东暗中经营多年,根基深厚,不由他不随时警觉。

至于商春云,陈子华反而不怎么在意,一来商春云的能力有限,二来商春云不比钟思明,背后的后台并不强硬,几年下来,谭书记的影响正在逐步削弱,等到明年换届之后,影响会越来越不足为凭,更何况,陈子华手里,还有商春云的把柄,当年收拾商清云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今天,压根就不怕商春云会翻出自己的掌握。

果然,四月初的时候。省里一纸调令,将钟思明借调回京,说是部里另有任用,龙溪市的市委副书记暂时便空置下来,省里也没有重新任命新的市委副书记,这让市委市政府的人以为只不过是正常的借调,但陈子华却预感,钟思明怕是难有机会翻身了。

当年钟思明担任部委工业司副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