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倩蓉还是有些犹疑,“你现在跟郭省长走得这么近,以后会不会……?”

陈子华目光一凝,沉思了半晌才道:“郭省长的为人未必就像别人猜想的那样,再说,我也会小心的,放心吧。”

第二天还不等天亮,就下起了大雨,这让原本还有几分轻松的陈子华心里突然紧张起来,虽然他的印象中,那场洪水要等到下个月初才会形成,现在手里的气象资料也表明上游的洪峰还没有形成,最快也还得几天时间才有可能,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却出乎了他的预料。

天有不测风云,陈子华自然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天气预报上面,同样的,省委书记邢云峰也有着相同的担忧,所以,一早就打电话给陈子华,让他立即返回龙溪市,提前执行既定的防汛方案。

同行的除了省委副书记乔玉山之外,还有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邬语雯,两人同时陪陈子华到龙溪市宣读任命,其中的意蕴已经不言而明,同时代表了省委不同派系的两股重要力量,加上陈子华省委书记秘书的出身,可以说,陈子华在龙溪市,实际已经得到省委的全力支持。

大雨一直都不见减小,坐在车上的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心情都有了几分紧张,假若省委没有迟疑,顺利通过陈子华的撤离搬迁方案的话,这时候处在最危险区域的堰湖区、临江区沿江的几个乡镇,恐怕早就撤离得一干二净了。

但是省委和龙溪市市委都担心会虚惊一场,最后劳民伤财不说,还造成了相当范围内恐慌情绪,万一再出点儿治安问题,谁也不想承担责任,何况,那样一来,原本可以遮掩的一些问题可就一下子都摆在了桌面上,对政府的形象影响,以及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公信力,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可等到洪水可能真正要来的时候,再后悔却已经来不及了,假若这场大雨一直下,很可能会诱发洪水提前爆发,而且雨中搬迁撤离,可不是一点点麻烦。

陈子华等人的车队抵达龙溪市市委的时候,气象部门的资料也已经送了过来,这场雨果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停下来,预计未来半个月之内,将会持续降水,而且还有几次大的降水过程,同时,在龙溪市的上游,昌江市已经连续阴雨一周多了,防汛形势突然严峻起来。

临时召开的市委党政干部大会上,省委副书记乔玉山和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邬语雯先后发言讲话,宣读对陈子华的任命,由陈子华担任龙溪市的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兼任副市长,随后陈子华也简简单单的发了言。

党政干部大会之后,乔玉山和邬语雯都参加紧接着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在会议上,着重讨论了有关抗洪救灾的方案,得到指示的乔玉山和邬语雯都明确支持陈子华提出的撤离沿江几个乡镇的方案,市委书记落潮生最后敲定,由陈子华担任防汛总指挥,具体负责这次防汛抗洪工作。

重新组建的市委市政府防汛抗洪指挥部立即开始运转,市里由市委书记落潮生亲自坐镇,市长钱宝银则赶往临江区,陈子华带着秘书司机,也在第一时间赶往第一线,同行的还有市委副秘书长何素业,主要是负责协调工作的,毕竟在基层,陈子华要生疏很多,有这个何素业跟着,会方便很多。

第四卷 龙溪攻略  第三百六十〇章 堰湖区委

安排何素业跟着陈子华。落潮生也是动了一番心思的,省委对于陈子华的支持,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尤其是省委副书记乔玉山的到来,让他心里起了一丝警觉,省长郭万年的脾性他要比大多数人都了解的多得多,此举不光是为了给陈子华撑腰,也有警告他的意思在内,所以,尽管心里有些含糊,却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眼下这个关键时刻,不是勾心斗角的时候,一旦行差踏错,几十年的奋斗说不定就会付诸流水,况且,即便没有郭万年的支持,他也要在这个时候力挺陈子华,如今有了郭万年的暗示,那就不单是支持陈子华了,还要让他竟此全功,顺顺当当的拿到政绩。

所以。在安排防汛指挥工作的时候,他选择了留守市委,将现场总指挥的权力直接交给了陈子华,还把自己的秘书何素业也派了过去,至于市长钱宝银,也只是安排他前往临江区坐镇,为陈子华做好保障工作,也就是押阵去了。

对于这次救援方案,他已经非常清楚了,只要基层的干部服从指挥,基本上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就是在这个指挥上,有些浪费心思,陈子华毕竟初来乍到,现在哪怕已经是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了,可基层乡镇的那些干部,却没有一个人认识他的。

只是市委书记落潮生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陈子华对此早有预计,这次下去指挥防洪救灾,并非是单枪匹马,随行的除了多了一个何素业之外,还有市纪委副书记成佐栋、市政法委副书记黄文德、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浚,这几个人都是受到领导亲自指示,随从陈子华听候吩咐的,每个人都带了几个随从,尤其是市局的副局长刘浚,还特意抽调了是治安大队的一个中队。可以说,陈子华压根就没指望顺顺利利的指挥乡镇的那些官员。

还没有抵达堰湖区,他就已经让军分区的政委丁磊先一步将指挥中心扎在了堰湖区的区委政府,这里立时成为这次抗洪救灾的心脏,军分区已经调动了全部的运输力量,开始帮助处于沿江的两个乡镇开始搬迁。

堰湖区临近江边的乡镇因为地理环境独特,背侧两面靠着堰湖,正面临着大江,三面环水,所以取名三水镇,是堰湖区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人几乎绝大多数都精通水性,不知有多少人都在堰湖和长江里面讨生活,民风十分彪悍。

与三水镇接壤,同样靠着江岸的是临江区的二郎乡,至于这个二郎乡的名称由来,已经年深日久不可考了,但与三水镇一样,因为靠江的缘故,农业水产方面要相对发达一些,人口虽然没有三水镇八万多人那么夸张。却也有将近五六万的人口。

之所以把指挥中心放到堰湖区,跟这里的撤离任务艰巨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早就计划好了这次抗洪方案,所以陈子华之前就已经让虞思静做了这方面的调查,知道三水镇的撤离将是个比较艰难的任务,但陈子华的目标却是一定要拿下这个三水镇,否则的话,让冯雅君承包堰湖就是一个空话,到时候与当地渔民之间的矛盾,可就有得扯皮了。

车上,陈子华与纪委副书记成佐栋坐在后排,市委副秘书长何素业坐在副驾上,不时地向陈子华汇报着有关这次防汛的一些细节进程情况,另外几个人则分别乘坐在几辆警车里面,紧随在陈子华的车后,包括政法委的副书记黄文德和公安局的副局长刘浚。

对于陈子华出来带着纪委和政法公安系统的几个领导,何素业很是有些含糊,不晓得这个新鲜出炉的市委副书记脑子里打的是啥主意,给人的感觉好像不是来指挥抗洪,反倒像是来办案的,想到这儿,不知怎的,心里就冒出一股寒意,想到堰湖区的区委书记丁丹妮,他不自觉的生出几分担心来,但这个时候却没法子打电话暗示,只能把这份心思藏起来。

丁丹妮是何素业的大学同学,两人关系也是极好,可惜好事多磨。一直不得修成正果,如今丁丹妮已经是正处级的区委书记了,何素业却还是副处级的秘书,享受正处级待遇还得加个括弧,别提多腻味儿了,就这,还整天有人打丁丹妮的主意。

陈子华望着车窗外一直不见停歇的雨幕,皱着眉头轻叹了口气,道:“何秘书,市政府的命令传达下去没有?”市委市政府之前已经通过了决议,将三水镇和二郎乡彻底撤离出去,并且限定了撤离时间,但现在看天气情况,恐怕那个撤退计划还是有所疏漏,万一下面的人执行的稍微不够彻底,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何素业道:“已经传达下去了,开会的时候,临江区和堰湖区的区委书记、区长都在场的,会后市委办还专门下发了文件。”

对于下面是否能认真执行这个市委市政府的命令,其实不说是陈子华,何素业都不怎么看好,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逐渐占到了主导地位。基层乡镇的功能正在逐步转变,政府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与从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加上区县的领导未必对陈子华这个新来乍到的市委副书记上心,别看省委的支持力度很大,但高高在上的省委对于区县的领导来说,距离还是太远了,他们也未必能领会到省委领导的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