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委会的集体力量。
原常务副县长周志龙和原副书记李晓军去党校学习之后,市委重新任命两名常委,一个是副书记白文斌,另一个是常务副县长谢映铭,俩人都是学院派出身,白文斌之前是陇东市市委办公室的副主任,到芝兰县任副书记看似平调,实则差别极大,谢映铭却是从邻县的副县长平调过来担任常务副县长,虽然同是副县级,却多了“常务”二字,又是常委,显然是大大的进了一步了。
两人之前都没有明显的派系,属于没有什么背景的实干家,来就是配合陈子华工作的,两人的加入,立地改变了芝兰县常委的构成结构,本地成员的人数第一次处于下风,加上这段时间来,杨文生的配合,陈子华不但掌握了常委会,还熟悉掌握了各个政府部门的基层领导,不至于出现对他这个书记阳奉阴违的情况。
杨文生心里已经明白了陈子华的用意,却又不得不认真配合,否则的话,就不是仅仅被调出芝兰县这么简单了,他已经从童根生部长那里得到信儿,下一步,他即将被调到市技术监督局出任副局长,也算是个很不错的位置了。
白文斌和谢映铭都是第一次参加县常委会,最近一段时间陈子华一直都在基层搞调研,弄得其余的常委也都兢兢业业,唯恐被新书记当了典型,如今连杨文生都服服帖帖,谁还敢造次,没看见副书记李晓军和常务副县长都被送进党校深造去了么。
所以,白文斌和谢映铭除了本职工作之外,也踏踏实实的跑到基层搞了几天调研工作。
谢映铭是常务副县长,几天熟悉下来,对芝兰县的实际情形也下了一番功夫,明白这个时候书记要考核自己的能力和态度了,所以当先发言道:“无论是交通还是电力供应,都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仅凭我们自己想办法,县财政还无法支撑任何一样工程,我的意思是,向省市的主管部门申请,看能不能给咱们县拨些款,改善一下县城到陇东市的主干公路和供电设备,先做到绝大部分地区通电和通路?”
陈子华闻言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目光又看向其他常委,心里却暗暗摇头,对谢映铭的表现颇为失望,虽然思路中规中矩,却对芝兰目前的实际状况没有根本性的改善,何况,省市拨款是那么好申请的?不知有多少张口在等着呢。
白文斌见陈书记的目光扫过来,只好硬着头皮答道:“交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是将县城到陇东的公路重新拓宽铺设,与距离我们最近的省道连接起来,但这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谢县长方才也说了,咱们县的财政还无法支持这么巨大的工程,所以,只能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国家财政支持。”
“电力供应方面,我县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我倾向于开发水力资源,建设水电站,仅是白水河流经我县的河段,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就不下九万千瓦,南渡江、汶水河等其他河流还不曾估算在内,而且建设水电站,还能带动和促进其他相关经济的发展。”
宣传部长陈红梅放下手里的钢笔,合上笔记本,开口道:“白书记的建议我也赞同,开发水力资源,其实一直是我们县的一个大难题,芝兰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因为地处山区,河流落差大,水量充裕,若是不能加以利用,实在是大大的浪费,但是,还跟修路一样,同样缺乏资金的支持。”
蒙海亮也发言道:“纠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还是资金。”
其他几位常委也开始纷纷发表意见,但都是大同小异,没有比白文斌更新颖的点子了,陈子华瞥了一眼坐在那里一直没有吭声的杨文生,虽然已经不打算再留他了,但这人是土生土长的芝兰人,又在芝兰当了这么多年的县长,对芝兰的了解远胜旁人,他的意见或许才是最恰当的方案也说不定。
杨文生察觉到陈子华询问的目光,淡淡的笑了笑,“其实大家的思维都走进了一个死胡同,”端起杯子啜了一口茶,他原本是不打算说什么的,帮助陈子华接掌芝兰实权,已经是他能做出的最大妥协了,只是现在人为刀俎,他已经不得不跟着陈子华的意图走了,否则可就算是不识时务了,“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为什么不能拿现有的又无力开发的资源作为交换,吸引那些拥有资金的人来投资开发呢?水电站、修路,都可以用这种方式。”
谢映铭皱眉道:“那岂不是用未来的收益来吸引前期的投资?这样的话,对县财政来说,可是很大的损失。”
杨文生撇了撇嘴,很有些看不上谢映铭的水平:“不过是预支几年之后的财政来开发现有的资源罢了,哪里有什么损失,谢县长不会连这个来回账都不会算吧?”
陈红梅难得的附和杨文生一次,“况且这个预支还只是一张饼,投资成功了才会支出去,投资失败的话,也没有什么损失,不过是借鸡生蛋罢了。”
谢映铭被两人一挤兑,脸色便有些红,倒不是他想不到其中的关窍,实在是不愿意在这方面踩线而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模式在作怪而已。
陈子华满意的点点头,“还是杨县长思维灵活,勇于创新,不为固有的框架蒙蔽眼睛,很值得大家学习啊,这条思路不错,大家不妨照着这个思维方式考虑问题。”
其余李致平、蒙海亮、刘世雄、周振国、凌峻等人却是始终人云亦云,没有什么像样的点子,即便对前面完全不同的见解,也各打五十大板,既说不上来优点也看不出来劣点,完全就是一副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态度。
陈子华其实最看不惯的就是这样的人,只是现在他无人可用,这几个人虽然没有什么能力,却也正好符合目前芝兰的现实状况,不会给你出什么幺蛾子,最起码要安分一些。
陈子华对白文斌和杨文生提出的想法很满意,道:“文斌和杨县长的建议很不错,操作的可能性很大,大家还有什么补充?有什么想法尽管提,错了也没关系嘛。”
冯雅君见没人说什么了,便道:“我有个想法,就是有些太过天马行空,操作性不是很大,既然书记问了,我就说说,”
谢映铭好奇的问道:“什么点子,说出来听听。”他原本对调到芝兰是有些不满意的,虽然进步了,但芝兰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实在不能跟其他县区相比,他感觉这个常务县长还不如原先的副县长有权势,更不如原来的副县长风光,所以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些情绪的,但自从见到冯雅君之后,那些情绪便消失得一干二净,觉着芝兰就是天堂了,恨不得随时都能看到冯雅君的影子,一颗心早就翻江倒海,不知所云了,否则的话,也不会在常委会上这样接话,引得其他人都以奇怪的眼光看着他。
没有理会谢映铭,冯雅君侧头看着陈子华道:“我看过省城到川西的那条高速公路设计图,发觉咱们县距离这条高速路的距离远比到陇东的要近,假若忽略山区不计,只以直线距离来计算的话,芝兰县距离省城要比距离陇东还近上将近一倍。”
“所以,我们只需要开凿一条总计大约十公里左右的隧道,穿过几座大山,就能与那条高速公路贯通,如此一来,芝兰便可直通省城,与川西高速连在一起了。”
杨文生吸了一口冷气,道:“冯主任的思路果然天马行空,假若真的能够贯通这么一条隧道的话,芝兰的高速发展,指日可待!”
蒙海亮摇摇头,“这个想法是不错,只是太过异想天开,省上也不会同意投入巨大的资金修这么一条隧道了。”
只有陈红梅赞同道:“我觉得冯主任的想法最符合芝兰的发展,我们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不具有可行性呢?完全可以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地质方面的论证,若是可行,咱们便向省交通厅申报这个项目,即便没有资金,也可以贷款修路嘛,不是许多地方都竖起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牌子了么。”
陈子华微微一笑,“这个贷款可是不同于咱们传统意义上的贷款,嗯,红梅部长的意见很中肯,不试试的话,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可行,既然冯主任提出了这个构想,就由冯主任牵头实施吧,先聘请道路桥梁专家进行测量论证,详细的资料出来之后,再考虑资金的问题。”
又转过头对白文斌道:“同样,文斌书记提出水电站的构想,便由文斌书记牵头,搞一下白水河电站的测评报告,如何?”
冯雅君和白文斌都毫不犹豫的应承下来,陈子华对其他常委道:“冯主任和文斌书记负责测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