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您可来了,我等着您都等出病来了。”站在福宁宫门口的陈阿娇,见到了走来的人,满脸的嗔怒。馆陶长公主拉着陈阿娇快步朝里头去,“不是让人捎信儿给你,说了用过午膳才来,你倒急得!”
“怎么不急了?”陈阿娇皱着眉,“我跟你说了七八回了,您总是推搪我……母亲,我可是您的女儿,这宫里头没人待见我,到了母亲这里,竟也要这样左等又等的……”“看你这丫头!”长公主抬手点着陈阿娇的脑门,“见了面就数落我的不是,你以为现在是什么局面?还是你皇祖母当朝么,母亲入宫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又要带个人……”
“母亲寻到了?”陈阿娇眼睛亮了,“人呢?”“不就在么,”长公主看着阿娇,一脸的无奈,回过身去冲着同来的一个宫女道,“这就是皇后娘娘啊!”
“就是她么!”陈阿娇已然迫不及待,上前去一把拉住,细细看着,“上回听母亲说是位神人,瞧人瞧命尤其的准,还能替人转运、得子是不是?”“那是当然,长安城里多多少少的人受了恩惠呢,”长公主笑道,“如若没有那些事迹可循,也不可能被大家称道了。阿娇,我可是费了好翻唇舌才劝动大仙人的……没想到入宫来也不容易,这几日怎么宫门口的侍卫多了那么多?还一个一个的盘查审问,皇上他……又搞什么呢?”
“还不是匈奴作怪么!”陈阿娇扁着嘴,“听说最近匈奴袭了几回,皇上不高兴呢。”随即翻了翻白眼,“不过他也想不到上我这儿来,侍卫是多是少,我管不着。”“你啊,就是这脾气不好,皇上吃软不吃硬,你这丫头,怎么就永远学不会呢!”长公主略有些气恼,“你再这样,就眼睁睁看着那卫子夫爬到你头上来吧!”
“母亲——”陈阿娇也气了,扭着身子,“卫子夫……,我可不会让她好过!对了,不是有神人来了么,女儿这回一定会有转机的。是不是,大仙?”
陈阿娇满怀期待看着那宫女,等着回答。宫女微微一笑,抬手拉开了披在身上的外袍,立刻——露出了里头一身黑色绣红彩的奇异长服来。陈阿娇瞧着她脸上始终平静的笑容,浑身竟然一颤。
“楚服向娘娘保证,”那宫女声音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嗞嗞声,“娘娘想要得到的,一定会实现。”
(卷三 毕)
卷四: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第七十一章 无为制衡 上
更新时间:2012…3…1 16:41:06 本章字数:3444
御花园凉亭内,刘彻同主父偃、严安、徐乐几个人正看着案上的竹简,讨论得十分盎然。
“陛下,依臣所看,这些日子匈奴的扰边虽然让人心烦窝火,可是也到底看出了我朝在对匈防御上的虚空。”严安话一落,徐乐立刻接上,“是的,上一回马邑之围,我朝派遣了三十万大军征伐,原本没什么问题,可是后来大军回朝来,便出现了路途军粮不济,略有断档的情况。臣为此特意想过,如果今后发动对匈的大举进攻,几十万大军分了几路而行,还要远出边境,到达匈奴草原……这万一粮草又出了问题,那错漏不是大哉?”
“卿家……说得甚有道理,”刘彻颔首,“这些的确需要考虑,看来马邑之战虽然不能成事,但毕竟让人看到了一些东西,挺好,说明这一仗也是没白去。”看着众人点头,刘彻揉了揉耳垂,“众位卿家,问题提了不少,可想到对策没有?”话一出口,便见几个人都瞧向一直没出声的主父偃,刘彻心中一笑,指了指他,“原来都看你,那就说说吧。”
“臣遵旨。”主父偃自怀中掏出了一封竹简来,递到刘彻面前,“陛下,臣和诸位大人讨论过这些问题,所以也想了些主意……这就跟陛下禀报。”
刘彻取过竹简,展开看了,示意主父偃继续说。
“匈奴之所以屡屡对我朝边境进犯,乃是因为我朝历年来无为自治,因此在防御上实在欠缺良多,所以,臣以为必须尽量调动劳动壮力,垒石为墙,栽树为栅,依山势险阻在雁门一带修建连片的防御工事,从而达到限制匈奴骑兵的活动范围的功用,同时也可为日后北伐匈奴的军事据点做伏笔。”
“甚好!可行。”刘彻点头。
“征伐匈奴是年深日久的事情,虽然目前国库充盈,可是毕竟不能保证十几年的军事费用,臣想着目前百姓安居,商贾赢利甚多,那么就可以适度增加对商贾的车辆税收,按商人拥有运输工具的多少收取税费,以扩充作为军事经费之用。”
“可行可行。”刘彻再次点头。
“至于此次军粮不济的情况,臣想着如若今后大举北伐,光靠增加辎重人数是不够的,而是应该修建水利粮道,方为上策。臣建议陛下颁旨征调劳力开凿漕渠,自长安到黄河的距离长约三百余里,虽然工程浩大,可是如果建成,沟渠不但可以供军队运输粮草之用,兼有灌溉农田等多方面的用处。这样一来,如今关东地区的粮食就能通过水路运入关中地区,那么陛下今后便可以关中地区作为出击匈奴的军事基地。”
“好主意!绝了!”刘彻听得两眼放光,不停抚掌,“主父偃,你果然是个奇才!”
“陛下夸奖了!”主父偃低首而笑,旁边的两人也轻声笑着。
“臣卫青叩见陛下。”一声铿锵的奏报打断了众人的说笑,“臣来晚了,陛下恕罪。”“仲卿啊,”刘彻抬头,招手让他过来,“你啊,怎么这时候才过来,倒是白白错过了主父偃的绝妙好计啊!”
“臣刚在宫门处巡视,所以耽搁了。”卫青坐下,微微而笑。“怎么?有什么事么?”刘彻问。“也没什么,”卫青道,“见到几个侍卫盘查来人,臣便去看看,后来见是长公主,就让侍卫们放人了。”“长公主?”刘彻一愣,“她进宫来,看阿娇么。”“该是吧。”卫青轻应,不再搭话。
刘彻哼了声气,抬眼瞧见主父偃他们,立刻又换上了笑容,“好了,咱还是说刚才的。主父偃所说的几条甚好,你回去好好写成条陈,明日就到朝上去,朕让丞相他们着手去办。”
“什么好计?”卫青有些奇了,探头来问。刘彻一见,将手中的竹简塞了过去,“说你错过了吧,看看,快看看……”突然,瞧着卫青,心头一热,脱口而出,“主父偃,替朕在明日的条陈上再加一桩——全国征集身强力壮、敢于征战的男儿,扩充期门军,朕全权交由卫青负责进行骑兵战的训练和长途奔袭的战术技巧!”
“臣遵旨!”主父偃微笑接旨。
“臣……谢陛下。”卫青只是一愣,连忙也原地叩首,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和感激。
电闪雷鸣,倾盆不停,哗啦啦的雨声将整个未央宫都笼在一片灰暗中。来回走动的宫人们都没了踪影,连原先立在石柱、走道上的内禁卫都移到了屋檐下,静静看着天上如倾如注的水流铺满整个宫群。
“好大的雨啊!陛下。”小唐瞅着宣室滂沱的雨水,探头又缩头,“这般下下去,可不知哪里又要遭灾了……”
伏案的刘彻闻言,立刻抬了头,轻轻一笑,“哟,你什么时候也知道忧国忧民了?能说出这么番话来,长进了!”“皇上这话说的,”小唐凑过来,“跟着皇上,还有太傅这么多年,就是个傻子,也能长出些智慧来,皇上心里头惦记的,总是百姓……”
“真甜嘴!”刘彻屈指敲他脑袋,“先前让你去请太医给子夫瞧瞧,可办了?”小唐捣米似的点头,“当然去了,皇上一吩咐奴才半分不敢耽搁,就去太医处请了……不过,刚才到寝宫去,太傅正午睡着呢,奴才……就让太医等等,让太傅睡醒了,再唤子儿通知太医。”
“机灵!”刘彻颔首,“子夫这几日一直不太舒爽,偏生她又不喜(…提供下载)欢问脉,这小东西……”“皇上,这些天天气不好,太傅身子乏些,也说不准。”小唐劝解,“等过阵子,雨停了,您抽空陪太傅出宫去走走,奴才想,太傅一定高兴呢!”“多嘴!”刘彻笑骂,“什么时候竟学会教朕做事了!”“奴才不敢,奴才这是……替皇上出出……馊主意……”小唐谄媚笑着。刘彻一把将人推落出去,“滚,知道是馊主意,就给朕闭嘴!”
“滚,奴才滚。”小唐嘀咕着,窃笑着开门出去了。刘彻见状,揉了揉鼻子,止住笑继续去看刚才的竹简。
“皇上,皇上……”才出去的小唐又冒了回来。“你个死东西!回来讨打?”刘彻“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