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漂泊家传奇--漂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样宁静的世界里,他们的心灵缓缓地平静了,情绪也开始舒畅通达起来。刘梅才说道:“前段时间我找到了中国五&;#8226;四历史上属于我们身边的历史杰出青年人物!”

  肖骁霄验证式地问道:“是匡互生吧?”

  刘梅点点头,轻轻地说道:“是的。”

  匡互生,历史上长河人士现属于宝庆府人,一个开创时代的伟大青年,也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们和后来者的杰出楷模和优秀代表人物。这是肖骁霄对他的评价,而不是御用历史书对他的肯定。

  历史定格在公元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之特权。中国乃参加对德宣战之战胜国,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

  五月四日这一天,北京学生游行示威,乃在天安门###,提出“外御强权,内惩国贼”之爱国口号。

  中有一热血青年,名匡互生。他彻夜难眠,热血沸腾,乃与相知好友月下密谈,决计为国牺牲,写好遗书,将后事托嘱友人,说:“我死后,要家人知道,我为救国而生,为抗敌而死,虽死无怨。”言语悲壮,感人至深。

  有关历史和故事书记载匡互生的英勇事迹:游行队伍的小白旗上书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等口号。队伍抵至曹汝霖的宅子,已是下午四点半左右,大门紧闭,匡互生心急如焚。此刻,他猛然发现大门右侧有一窗户,即以少年时代练就之武功,纵身跃上窗台,一拳将窗户玻璃砸个粉碎,两手用力一瓣,把窗户上之小钢筋拉弯,然后一跃而入,接着又有四五个准备牺牲之同学爬了进去。

  宅子内几十个全副武装之警察,早被外面之呼声震骇,见匡互生与同学跳了进来,更是目瞪口呆,竟自动取下刺刀,退出枪弹。他打开曹宅大门,游行队伍昂扬而入。


()好看的txt电子书
  匡互生在宅子里寻找曹汝霖,居然见不着人,他旋即从曹汝霖的卧室里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演出“火烧赵家楼”最壮丽一幕。

  之后,火烧赵家楼之义举,震动全国。“五四”爱国运动,迅速蔓延中华大地,军阀政府继续采用高压政策,部分学生发生动摇。

  匡互生看到这种情况,十分担忧,奔走呼告:“如此下去,以壮烈始,而以畏惧终,于国事无益,宜冲破网罗,继续运动,与军警决斗,获最后之成功!不成,则以死继之。”

  匡互生与进步同学一起。组成讲演队,出校演讲,随时都有被捕的危险,但他无所畏惧。在他们这群进步学生之推动下,终于取得了运动之胜利。

  ###,军阀政府在全国人民之压力下,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释放被捕之学生。

  此时,一直为学生运动奔忙操劳之匡互生,虽十分憔悴,然充满胜利之喜悦和快慰。

  英雄,英雄,真是英雄,肖骁霄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快慰平生的美妙人生!

  但是,历史毕竟已经无情地成为了历史。唯有一个软弱无能的北洋军阀政府为了个人小集团的利益,才不顾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尊严,出卖民族灵魂。这里,又是日本鬼子这个阴暗的小偷,准备窃取中国。

  看来,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历史上的这个时代,中华民族,分崩离析、离心离德。小人窃国得志,成为既得利益者,奴性十足专搞窝里斗,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尊严、民族精神。这群混蛋也就随意侵犯人权、国权和族权,不被列强搞个半死才怪。

  那么,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中华民族又是一个什么样中华民族?

  肖骁霄有些焦虑,要到那里去验证自己身处的这个中国和作为一个分子的中华民族?他无比愤怒,难道自己就被这大山包围了,已经没辙了?

  这时候,驻扎在长河地区、雪峰山脚下的“二炮”某部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个时候,“二炮”某部正和雪峰高级中学结成“双拥”单位,并且在“二炮”某部的支持下,雪峰中学的“少年军校”也正式成立了。有了这样接近“二炮”某部的便利条件,肖骁霄决定利用校园小记者团和“二炮”某部的军人进行一次对话式的沟通。利用这么一个小小的校园小机构,举办一次带有男儿血性色彩的“五月的花海”活动。

  肖骁霄的这个设想使得刘梅兴奋不已,她说:“骁霄,我支持你这个设想,现在我才感觉到,我真正开始对你有些无以复加的崇拜了!”

  肖骁霄看看她,有点酷地说道:“别,免得我那天栽下来了死得很惨。”

  刘梅认真地说:“假如真有这么一天,我肯定会从空中接住你,给你新的信心!”

  肖骁霄沉默了一下说:“我这么重,你接得住吗?”

  刘梅想也没想,干脆地说:“能!”

  两人觉得心灵更加相通了,于是立马行动,开始筹备这个超强的活动。肖骁霄和刘梅找来李辰钰、周勿和杨思想一起协商。听了肖骁霄的初步设想,他们三人也非常支持。有了这样三个杰出的“有生力量”支持,肖骁霄和刘梅感觉到非常好办了。

漂泊家传奇--漂魂(12)
基于上次校园小记者在初二&;#8226;三班的优异表现,肖骁霄非常有信心地提议说:“我觉得还是用记者招待会的模式比较好沟通,而且直觉告诉我,这是很有可能实现的最佳方式。”

  李辰钰听了很有兴趣地反问:“纯粹就是直觉吗?”

  肖骁霄笑了笑,不置可否。

  周勿简要干脆地说:“也是,我们先试一试再说。”

  杨思想跟着表态:“我支持!”

  于是,五人密谋了好一会儿,敲定了行动方案,分头散去。

  从上学期初一新生进校伊始,雪峰高级中学就开办少年军校,为期三年,也就是到初三结业。据说将来他们若上军校,此三年可算作军龄。这令初二学生羡慕不已,曾有不少家长找到校长说情,期待能让自己的儿子重新从初一开始学习。虽说荒唐,然也见怪不怪。但有一点,从此雪峰中学,有了一道比较扎眼的军营绿色,二炮不少教官,轮流在校值班。这样一来,校园小记者多了新的用武天地,广播站每天也多了军人的话题。

  “二炮”某部常驻雪峰中学的军官姓刘,名青锋,年纪不详,乃一中慰,大家一般叫他刘教官,据说十七岁就打过对越自卫还击站。这样的英雄经历,使得大家对他尊敬有加。刘教官在少年军校之工作,也因此如鱼得水,很快与大家打成一片。

  肖骁霄和周勿首先找刘教官,说明去二炮采访之意。这群鬼精的家伙知道,只有军方先答应了,肖剑云那里才会顺利批准。刘教官自是大包大揽,满口应承。

  一天后,刘教官告诉肖骁霄,部队首长答应接受采访,要记者团将采访内容提纲和活动计划报上去审批,然后执行。

  “肖李杨周”立马并肩作战,写好了方案,由李辰钰以学生会的名义报给肖剑云。而肖剑云的反应却是十分的重视,批准了方案并答应到时候将亲自督战。



  于是,“肖李杨周”一起将报告交给刘教官,静候消息。

  再过两天,刘教官传来信息,方案通过,首长会依照既定计划组织,欢迎他们。

  校园小记者们兴奋了,这绝对是一次非凡的采访,大家积极推敲问题,咋咋呼呼,仿佛部队出征,唯恐备战不周,出师不利。

  一周之后,周六傍晚,部队开来绿色大巴,并派来上尉军官姚军接队。肖李杨周、刘梅和记者团全体记者,以及广播站和《雪峰青年》部分代表,肖剑云和刘教官,一起出发,奔赴二炮。

  肖骁霄和刘梅,两人相互倾慕已经不是这个圈子的秘密了,“一对”之形象,已经为学校增添风景。车上占“座位”,大家自然为二位创造条件,两人坐在一起,聊天自是亲密自然,幸福无比,整个车上,肖骁霄就感觉到只有刘梅的存在。

  然而路短,很快就到了二炮驻地,肖李杨周四人进入紧张布置工作。其他人员,由刘教官带进休息室休息,姚军则去报告首长。不久,四人布置完毕,也来到休息室等待。

  片刻,姚军陪同政委兼团长路日月上校进入休息室,大家鼓掌。路日月一一和大家握手,他跟肖剑云已经很熟悉,赞叹地说:“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