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虎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一章(5)
  巧莲喜欢上了燕子,那精灵一般的燕子简直是一种寄托,如果不是婆母支使,她宁愿整天去看燕子。流星似的燕子穿梭不已,她的心思也随之飘忽。没事的时候,巧莲推开后窗户,让裹了泥和草的湿气扑面而来,柴草和豆荚的清香温柔地抚摩她的面颊,若有若无的,丝丝痒痒的。窗口上方的屋檐下有燕子窝,是泥巴草屑垒的。这燕窝前年就有,今年春上,燕子又一口口地衔来新泥草屑,修修补补。燕子出出进进忙着觅食,在燕窝和田畴垄上往返,而雏燕在窝里叽啾,嗷嗷待哺。阴雨来临,燕子便在雨水滋润的草丛上贴地争飞,低低地闪过,翠色的燕尾剪出一道影子。傍晚时分,忙碌一天的燕子归巢了。斜斜地掠过幛子上的牵牛花,晕在西天火烧的夕阳中,黑色的羽翅镀上了一层金黄。巧莲痴痴地想,叹口气:“燕子都有个窝呀。”心里一阵酸痛,扑簌簌的泪水夺眶而出。
  婆母越发地客气了,不时地劝她改嫁。婆媳手握着手,说说眼泪就刷刷地流淌下来,仿佛到了离别的时刻。泪水就像是多雨的季节一样,湿漉漉的,打湿了悲伤的夜晚。这天,郭占元回来说:“可给巧莲找了个好人家。”他说,男方是刚死了老婆的,才三十二岁,住在安城城边种菜,家境好着呢,有五垧好地两掛马车,嫁过去做个填房,嘿嘿,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吕氏笑嘻嘻的,说:“有房子有地,人又不老,这下妈可放心了。”
  半路改嫁无需太多准备,老郭出钱叫扯了几尺花布,做了套新衣裳,吕氏也跟着打扮了一番。出嫁的日子说到就到,农历七月初八一大早,一辆带棚的马车驶入南沟。车上跳下个男人,一脸大胡子,身后跟了两个浪不流丢的女人。老郭迎上前:“来接姑娘的吧?”
  “对。”大胡子仰脸朝天,摘下礼帽不停地摇晃扇风。“人呢?”
  吕氏一路小跑,欢天喜地说:“这就来这就来。”
  那两个女人身穿扎眼的花边缎子夹袄,头发梳得油亮亮的,一个劲儿地揉腰,抻懒腰晃脖子,嚷嚷:“这破道颠死人了。”她们连院门都没进,眼睛四下里打量,脸上打腻子一样地涂满了脂粉,浑身缭绕着呛人的香气。她们漫不经心地磕着瓜子,放肆的瓜子皮从红红的嘴唇里喷吐出来,“别啰嗦呀,别磨蹭了。”
  接姑娘的马车惊动了前院和隔壁的邻居,赵成运女人和儿媳扒着墙头张望,一探头恰好和吕氏的目光相接,赵成运的女人刘氏不得不搭讪,一头雾水地问:“巧莲要出门吗?”吕氏受宠若惊,慌忙不迭回答,表情多少有些炫耀:“出阁出阁,在城里头找了个好人家,要享福来着,有车有马的大户呢。”
  巧莲眼圈红肿着出来了,刚一迈出大门,反身扑到吕氏的怀里:“妈!”吕氏连拍带劝,说:“好闺女,人家可等着呢。”巧莲抬眼瞧着来人,打了个哆嗦,“妈呀,俺那也不去,俺伺候你一辈子,端水端尿……”
  一只燕子倏地翩转翻飞,露出了雪白的腹部。巧莲死死拉住婆母,失声痛哭起来:“妈呀,俺不走,俺不走。”
  那两个女人做匪夷所思状,道:“这事儿还有自个儿愿意的?真是怪了!”
  郭占元动手了,他掰开了巧莲的手,将她抱上马车,说:“快走吧,嫁到城里可是住洋房哩,吃香的喝辣的穿绫罗绸缎呀,快走吧快走吧。”
  两个妖艳的女人按住了巧莲,也上了车,说:“哭啥呀哭?叫你去享福去哩。”村前的土路一派泥泞,道边的马兰花一簇簇幽绿,细长的叶子扁平扁平的,深蓝色的小花开得一派凄惨。大胡子摇动着鞭子,驾辕马的铃铛叮当叮当的,马车碾过两道车辙,巧莲的哭声渐远。
  吕氏怀里抱着孩子愣了一会,忽然有追赶马车的冲动,她喊:“常回门看看啊。”老郭推搡着她进了院,先放下小闺女,然后就给女人一耳光,说:“别他妈的装西洋景了。”
  吕氏的脸腮火辣辣的,她看见墙头上赵家婆媳倏地缩回头去。她忍住眼泪,问:“真的卖了?”
  郭占元死死地盯着她看,说:“你咋这么死心眼儿呢?”又说:“没钱啊,不卖她卖你呀?”
  女人吸了口凉气,想了半天,骂道:“郭占元,你不是人!”
  “啪”,又是一记耳光,郭占元说:“狗戴帽子装好人,还不是你的主意?!”
  女人疯了似的猛扑上去,抓挠撕打:“你做损呀,你这个王八羔子啊……”
  这时,墙头上赵家婆媳又探出头来。
第二十二章(1)
  1932年是中华民国21年,日本昭和7年,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东北军在辽西走廊与日军激战,仅支撑了十几个昼夜,辽西防线便告失守。1月3日,咽喉重地锦州易手,日军切断东北与关内的联系,同时窥视平津、热河,势迫华北。日本军民甚嚣尘上,对中国全线紧逼。各地日侨纷纷滋事,在山东,千余日人围攻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在上海,日本浪人三十余人纵火焚烧三友实业社纺织厂,打死打伤租界华捕三人,在中国当局一再道歉让步的情形下,日本海军悍然发动进攻,动用军舰飞机持续轰炸上海闸北、真如等地。驻守闸北的国军十九路军奋起抗战,著名的一二八凇沪抗战爆发。2月16日,大汉奸张景惠牵头,伙同熙洽、臧式毅、马占山等人在奉天举行“建国会议”(又称四巨头会议),日本关东军亦派代表与会,按日本关东军事先拟好的方案拼凑了“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张景惠任委员长。马占山江桥保卫战一战成名,成为民族英雄,不想也意欲向日方妥协,他的表现对东北抵抗运动影响至深。18日,“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发表《满蒙新国家独立宣言》,宣布东北各省与国民政府脱离关系,后来马占山、齐王等数人拒绝在《宣言》上签字。3月9日,日本在东北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末代清帝溥仪任“政府执事”,郑孝胥为“国务总理”。张景惠等人在日本的授意下炮制了“全满建国促进运动大会”决议,由溥仪出任元首,“国旗”采用红蓝白黑黄五色旗,定都长春改名“新京”,年号为“大同”。9月15日,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全权大使武藤信义,和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签定了《日满协定书》以及系列密约附件,日本宣布承认伪满洲国,至此东三省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
  然而,日本人的天下坐得并不稳当。仅仅在安城境内,就有大小四支抗日武装。反抗接连不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城外总有人打冷枪,乡下警署常遭袭击,更为严重的是一辆汽车在郊外翻了车,司机和三个日本兵被打死,随身携带的枪枝弹药丢失。就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安城县通往外界的电话线路被砍断。凡此种种,日伪当局如临大敌。出入城门严格盘查,天一黑就四门禁闭,架起探照灯来回扫动,一有风吹草动就地向城外点射,“突突突”的机枪枪声让人们心头发毛。如此窘状,实在难堪,日寇想了一个办法:大队人马出出进进,伪装成|人多势众的样子。一会儿让大个子士兵打头扛旗,一会儿又叫小个子的领头,今天有一队骑兵出城,明天再来一队步兵进城。三回五回下来,安城县的老百姓看明白了:呵,敢情小鬼子转兵玩呀!
  日军造势吓不倒真正的抗日武装,一夜之间,东兴火车站被付之一炬。事发地点距离安城县还不足三十公里,日军闻讯赶来,约七百余米的铁路和一座桥梁被毁。日本人分析,修复桥梁大概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至少有一千人参加了破坏活动。他们清楚,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他们的敌人。车站邻近的村屯空无一人,连牲口都没了踪影,留下的只有柴禾垛和村头的老井。搜查无果,鬼子恼羞成怒,一路焚烧民房泄愤,烈焰腾空劈啪爆响,绿野深处的村落化为灰烬。强盗必然要付出代价,有两个士兵仆倒在归途,复仇的子弹是从青纱帐里射出的。鬼子吃了大亏,又判明不了对手的方位,只能用铺天盖地的枪弹梳理苞米地,草屑碎沫发疯了似的漫天飞舞,又纷然飘落。对手神出鬼没,叫日军气炸了肺,迎风招展的绿叶闪闪发光,哗哗哗响着,重重叠叠犹如嘲弄的波涛。
  日军躲进了南北大营,愈发戒备森严。他们沿城墙四周挖掘了护城壕,城壕边上立满木头桩子,拉上了铁丝网,铁丝网上挂着破铁桶罐头盒子之类的东西,有风的时候会发出叮当的声响,颇有草木皆兵的味道。夏秋之交,日本人在做两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