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亚男] 邮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不可能。这想必又是那些好事者的恶作剧,连墓地都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尼尔斯查看了墓的四周,泥地上没有留下脚印,杂草也没有踩踏过的痕迹,看来对方的手段还是够高明的。不论这是谁干的,对自己都无关紧要,只是可怜了那些受愚弄的人。尼尔斯这样想着,转身走向门口准备离开,就在他的脚即将迈出围墙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尼尔斯好奇地转回头,眼前的景象使他瞪大了眼睛,嘴也张得老大:一只粗大多毛的手穿过信箱后的档板伸进了信箱,摸索着把报纸、字条和金镑抓起,又穿过档板抽了回去!那手仿佛凭空伸出,不见身体,真的如同来自天国或是地府。尼尔斯的眼睛告诉自己,这不是恶作剧,人是不可能办到这些的!真的是幽灵!他呆在那儿,一动不动,连夹在腋下的邮袋掉在了地上都没有察觉。
    中午的时候,穆勒接待了一位稀罕的来访者——波尔。波尔是位博物学家,住在伦敦郊外的小镇另一端,两人并不熟识。从心里讲,穆勒一点儿也不喜欢波尔,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外貌或是别的什么,而是由于他的职业习惯。波尔对一切古旧的东西有种癫狂的嗜好,他常向别人不厌其烦地求购它们,所以一旦波尔同谁讲话,谁就会疑心他又看上了自己家的什么东西。除此以外,波尔对一般人弃用的东西还情有独钟,据说他曾在废品回收站发现过拿破仑的宣战书,但穆勒不相信这是真的。
    波尔进来的时候,胳膊下夹着一个颇大的画夹。莫非这家伙又迷上了美术作品?穆勒暗自猜疑。出于待客的礼节,他还是客气地请波尔坐下,为他煮了咖啡。波尔把画夹放在餐桌上——穆勒很不喜欢这样,但他没表示异议。
    “穆勒先生,很抱歉这么冒昧地打扰您,不过有件事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只好登门拜访。”波尔打开画夹,穆勒发现那里夹着一张报纸,那头条标题和揉皱的痕迹使他一眼就认出那正是自己早上扔掉的那张。“今天上午我在回收站的故纸堆里发现了这个。据那里的工人回忆,那些废纸是从小镇北区第6街运来的。上午我向邮局查询,发现北区六街订阅《泰晤士报》的仅您一家。我不明白,为什么如此珍贵的一份报纸,您却弃若敝屣呢?”
    “珍贵?你别开玩笑了,不就是一份前天的报纸么,邮递员本该送今天的报纸给我。要知道我再也不想读科索沃战争爆发之类的东西,我要知道今天的股市行情!”一提起这件事儿,穆勒就大为光火。
    “前天的?科索沃战争?”波尔愣了一会儿,随即就明白过来,“您是说这份报是邮递员投到信箱的?不会的,他投的报在您门前的台阶上,我已替您拿进来了。”波尔从画夹旁边的口袋里抽出一份报纸递给穆勒,正是当天的报纸。“我想您一定是误会了,看到标题‘战争爆发’您就认为说的是前天的科索沃战争。您一定没细看过这份报纸吧。要知道,这可是1840年6月3日的《泰晤士报》,上面说的‘战争’,是一百五十多年前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当——”穆勒正给咖啡加糖的羹匙掉在了桌上。他手扶桌子俯身细看,在“战争爆发”大粗黑体标题的下面有一行副标题“为自由贸易之权利而战”。再看正文:“神圣无敌之大英帝国海军远征舰队于昨日炮击中国沿海城市——厦门和定海,初战告捷,重创清军。此役缘于中国政府剥夺大英帝国向中国出口罂粟之神授自由贸易之权利……”一点儿不错,报上记载的正是那场战争!穆勒看了报纸上顶端的日期:1840年6月3日。但纸质却引起了他的怀疑:报纸的印刷用纸虽然很薄,却洁白如新,丝毫没有泛黄,连油墨模糊的迹象也没有。而这些都是古旧书报的明显特征。
    “这报纸根本不像是经历了一百五十多个春秋,倒像是刚从印刷机上出来似的。”穆勒不由得脱口而出。
    “您说得没错,它就是刚从印刷厂出来的,您看这里,”波尔伸出右手食指按住纸面上的文字,用力一搓,油墨立刻散成了混沌状,波尔的指尖也沾上了油墨。“油墨都还没干透哩!”
    “纸质这么新,不会是赝品吧。”
    “今天我已经向《泰晤士报》编委会传真了这份报纸。他们和存档资料对照了,报纸的版式文字章节完全一致。至于纸质么,我有把握证明它是真的——尽管它是崭新的,但那一定另有原因。您别忘了,我自己就是博物学家。”
    穆勒没有理由说明这报纸不是真品,但又实在无法解释眼前的一切。他木然地回答着波尔的询问,目光总是游移于信箱和波尔之间。而波尔除了得知报纸是穆勒从信箱中取出的之外,再也问不出什么。他只好把这暂且归结为一个善意的“玩笑”,不过这玩笑的代价似乎大了些。穆勒昏昏沉沉,他只记住了波尔临行前留的最后一句话:“穆勒先生,我想您会愿意把这报纸卖给我,我出两千英镑,绝对高于古玩市场上的价格。当然您可以考虑一下,报纸我先替您保管吧,这可不是我自作主张,我是怕您又会把它扔掉,那我可就再也找不到它了。”
    临近傍晚的时候,尼尔斯的邮袋终于又一次瘪了下来,他和他的老马都已筋疲力尽。在邮局交还了马车,他步行回家。晚饭之后他想起了索菲亚,和她独处时总有说不尽的喜悦,有心去邀她散步,又怕皮尔逊那冷冰冰的嘲讽。尼尔斯就这么犹豫着经过塔桥走向索菲亚的住所,在寓所门前整整徘徊了一刻钟才下定决心进去。可偏巧皮尔逊正从里面出来,门外等着他的,是一辆华丽的四轮马车,仆人已经拉开了车门。看到尼尔斯,皮尔逊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你这无赖,又来纠缠我女儿?死了这条心吧,你连一只金丝雀都养不起,拿什么娶我女儿?我绝不会再让你见她。快滚,不然我的仆人就要赶你了!”
    尼尔斯刚要争辩,无意中抬头瞥见楼上窗子后面索菲亚那黯然神伤的眼睛,也就不再说什么,转身缓缓离去。一路上,昏黄的街灯把他的影子拖得好长。
    昨晚穆勒睡得很不好——白天的事几乎让他整夜失眠。十点整,穆勒准时来取报——那信箱现在已令他感到怪异。穆勒的手伸进信箱时,他脸上的表情凝住了,手指触到了异样的物品,那是什么东西?当他抽出手来的时候,他惊奇地发现手里除了报纸,还多了一张字条和三枚金币。穆勒急转身冲回桌前,把这些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他先看了看报纸,那又是一份《泰晤士报》,日期是1840年6月4日。头版的标题是“上帝保佑我们”,正文如下:“帝国皇家海军之利炮使清军防线土崩瓦解,舰队不日即将北上,进逼天津,直指中国之首都——北京……”最使穆勒感兴趣的,还是那些金币和字条,他看过字条,又拿起金币仔细审视。对于古玩鉴别,当编辑的穆勒的确是门外汉,他辨不清这些金币的真伪。这时,门外传来了刺耳的引擎声,穆勒从门镜望出去,只见那辆破旧的雪佛莱自远处不要命地飞驰而来,随着一声狠命的急刹车,停在了穆勒家门口。那邮差显然又喝酒了,鼻子红得像马戏团的小丑,他僵硬地钻出车子,取出报纸一甩手丢在门前的台阶上,随后上车一溜烟跑了。
    下午穆勒去了伦敦城里的古董店。店里的老板是位戴眼镜的老人,一头棕发,有些发胖。他接过金币用放大镜看了许久,又把它们丢在红木柜台上听坠落的声音,还用电子秤计量了重量。一切做完后,他肯定地对穆勒说:“这是真品,1839年铸的金镑,重半盎司,铅版,制作精细,似乎没怎么使用过。您看连女王头像的浮雕轮廓都清晰如初呢。这可算是上等货色,能值个好价钱。您愿意出售吗?”
    “如果我出售的话,它能值多少钱?”
    “大概每枚6000英镑。要是您愿意,我现在就可以付款。”老头儿说着掏出支票本。
    “不,您先别忙,我还需要考虑一下。”
    “那……也好。这是我的名片,您随时可以和我联系。价钱么,也还有商量的余地。”老头儿似乎很舍不得那些金币。
    “我一决定就立刻打电话给您,再见。”
    回到家里,穆勒对着字条和金币冥思苦想。以前也听说过时空隧道之类的奇闻,但作为一份经济杂志的编辑,穆勒对此一直抱审慎态度,只把那当成纯粹的消遣,可这两天以来发生的事他实在难以理解。有人和自己开玩笑?可谁又会使用价值两万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