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未完待续)
(接上)
有一年,家里有一个女眷,在过节之前,跟狐狸精暗示,她想要一面漆背金花镜,日夜悬想,茶饭不思,可是,那么贵重的物事,以她那点的月钱,就是攒上几年,也攒不够。假如新妇能够满足她这个愿望,她一定会感激不尽,纵然以后效犬马之劳,也是心甘情愿。
新妇一口应承下来。啊!夫家的人竟然肯开口求她,用那么卑微的语气!她们,是真的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吧!
漆背金花镜,那是前朝的古物,市面上根本就没有卖的。不过,她知道谁家有,也知道,这镜子藏在什么地方。
月朗星稀,夜静更深。
一个灵巧的身影,悄悄潜入人家的宅院,没费任何周折,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镜子盗了出来。
照以往的经验,得手以后,得赶紧撤退。
人的身体有很多局限,为了方便奔跑跳纵,她显出了原形。将金花镜挂在脖子上,贴着墙根,无声无息地朝前窜去,只要溜出大门,就安全了。
行走中,不知道碰到了什么东西,咚的一声,声音不大,然而,在寂静的夜里,却惊心动魄,传得很远,很远。
一伙儿家丁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手持棍棒,高举火把,气势汹汹地赶过来。
她想快点跑出去,冲出人丛,跑到外面去,已经来不及了,那些人,凶神恶煞般地围了上来,棍棒,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她左冲右突,然而,冲不出去,冲不出去。
终于,她倒在了血泊里。
“嘿,真新鲜,狐狸还会偷东西!”
“可不吗,人赃俱获!”
“看这皮子,油光水滑的,能给夫人做一领上好的狐狸围脖了!”
“是啊!是啊!”
在众人的喧嚷中,狐狸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她死了。
没有人,会为一尾狐狸的死而悲伤。
虽然,她那么想成为这个家的一员,那么想,被贺兰家接受。
她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而,得到的又是什么。
她死了,《广异记》上说,“自尔怪绝焉!”——从此以后,这个家里,就再没有精怪出现了。
说到底,人家还当她是个“怪”!也许,内心深处,巴不得她快点消失!
她终于还是消失了,该是皆大欢喜吧。
象贺兰进明这样的才子,合该娶大户人家的女儿,怎么能同狐狸结亲。
家里由一尾狐狸忙里忙外,让外人看见,象什么话!
简直就是家门不幸!
这个故事,狐狸是主角,那个才子贺兰,隐藏在发黄薄脆的纸页之间,在历史的尘埃中,渐渐风干。
狐狸死后,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反应。痛心疾首,还是庆幸自己得到了解脱?
他并不是杜撰的人物,也非籍籍无名之士。这个名列《唐才子传》的男子,不但写过动人的诗篇,也曾跃马弯弓,也曾驰骋疆易。他在地方上担任的,都是非常重要的职衔。
不过,要想知道这个狐狸精的夫君,究竟是何等样人,还得沿着时光的坐标,往前追溯。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贺兰进明登进士第,从此以后,进入仕途。
安禄山叛乱之后,他以御史大夫兼节度使,守卫临淮。
当时,他的同僚张巡被困睢阳,叛军兵临城下,城中粮食短缺,很多守军因饥饿而死,幸存的不是疲惫不堪,就是身负重伤。睢阳岌岌可危。
他们将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了,草根、树皮、鞍鞯,包括形影不离的战马,最后,一个个形销骨立,状似饿鬼。
那个杀妾劳军的故事,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危急关头,张巡杀其爱妾,煮熟之后,犒赏将士。
这还仅仅是个开端,围城期间,妇人及老弱,被食者达三万余口。
张巡及其幕僚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倘若失守,叛军便会大举南下,进军江、淮。而且守城将士早已疲惫不堪,就算弃城而去,也是断无生理,所以,决定死守睢阳。人在,城在;人亡,城亡。
与此同时,他派部下骁将南霁云从城东门杀出一条血路,搬请救兵。但拥兵临淮的贺兰进明,因妒忌张巡的声威和功绩远在自己之上,不肯出师相救。
但是,他对于勇壮的南霁云却是青眼有加,想将其留在身边,为己所用。
宴会上,珍馐盈列,歌舞升平,战争,对于此间,好像一个渺不可及的梦。
南霁云眼睛里要喷出火来,实在忍不住,按剑起身,慷慨陈词:
“我来时,睢阳守军已经断食月余,现在,这满桌子的美酒佳肴,又如何下咽!”
说罢,拔出佩刀,自断一指,鲜血,从伤口汹涌而出,在座之人皆感动不已,为之泣下。
贺兰进明虽亦为之变色,却绝口不提发救兵之事。
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是指望不上了,遂单骑出城,飞驰到城门口的时候,弯弓射向寺院的佛塔,箭镞射进塔转一半有余,他大声道:
“此箭为证,此番若能破敌,归来必灭贺兰!”
这年十月,当叛军再度攻城时,城内守军已失去了战斗力,城破,张巡及南霁云等人,皆死在叛将手中。
睢阳血战是安史之乱中最惨烈的战役。虽然最后兵尽粮绝,以失败而告终,却有效地阻止了叛军的南下,为朝廷的最后反攻,赢得了时间。
若贺兰心胸开阔一些,睢阳的结果,或许不至此。
就不说他的文治武功了,这人的道德人品,简直令人发指。
那美艳的狐狸精,竟然为了这样一个人,送了自己的性命。
连我都为她不值。
出《广异记》
原文如下:
唐贺兰进明为狐所婚,每到时节,狐新妇恒至京宅,通(“通”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名起居,兼持贺遗及问讯。(“讯”原作“信”,据明抄本改。)家人或有见者,状貌甚美。至五月五日,自进明已下,至其仆隶,皆有续命。家人以为不祥,多焚其物。狐悲泣云:“此并真物,奈何焚之?”其后所得,遂以充用。后家人有就求漆(“漆”原作“膝”,据明抄本改。)背金花镜者,入人家偷镜挂项,缘墙行,为主人家击杀,自尔怪绝
焉。(出《广异记》)
64求佛
唐朝坊州中部县县令长孙甲家,全家笃信佛教。
长孙氏的信仰,极为虔诚。家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净手、洁面,踱至佛堂,撤掉昨天的清供,在佛前换上清水,燃起旃檀,以香花、果品、供奉。
青烟腾起,黄色的帷帐之后,佛的面容在动荡的光影中明明灭灭,仿佛自昨夜的假寐中惊醒,脸上,是亘古不变的,神秘的微笑。
敛目合十,口诵经文:愿我佛佑护长孙氏人丁兴旺,福泽绵长,一切魔障妖祟邪不可侵,往生之后,合家大小,脱离三途六道,上升天堂,得予龙华三会,值佛闻法……
在中部县的居士中,没有人对佛的信奉,能比长孙家更虔敬。
这样全心全意,旷日持久的礼拜祈请,远在西天的佛祖,也应该有所感应吧。
没想到,佛真的有了感应。那一天,全家人正在进行斋戒之时,忽然看见五色的祥云,自虚空中神秘的涌现。
天空高远澄澈,自无边的苍穹中,生出缤纷络绎的香花,铺天盖地,迷了人的眼。
一位菩萨的真容,在五彩祥云中若隐若现,牵引着众人的眼睛。只见他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顶,身披袈裟,左手持青色莲花,右手执一柄宝剑,胯下是一头威猛的狮子。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众人纷纷惊叫。
菩萨脚下的云朵,在飞速移动,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长孙家的屋檐旁边,停在那里,凝然不动。
长孙家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猝不及防地击中,齐齐跪在地上,重重地叩头,请求文殊菩萨降临长孙氏的佛堂。
云气浮动,变化出无穷无尽的奇丽幻象,摄魂夺魄,众人皆为之迷醉,高声唱诵佛号,继续叩头在地,过了好一会儿,似乎终于被长孙家的虔诚感动,云头徐徐下降,菩萨降至佛堂。
长孙氏奔走相告,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吃斋念佛,礼拜祷请,终于没有白费,菩萨降临,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认肯。现在,使出浑身解数,让菩萨在他们家多留驻几天,以增长善根,他日之后,得大果报,就是他们家人的最大希冀。
只有一个人,对此事半信半疑。这个人,就是长孙甲的儿子。在全家人都如痴如狂时,只有这个年轻人,还保持着清醒。
文殊菩萨为华严三圣之一,长伴如来左右,怎么会轻易降至人间。根据他以前读过的佛典,菩萨深入民间,摄化有缘人时,常示同凡人,随机说法,普度众生,怎么会如此兴师动众,而且,独独对长孙氏青眼有加,留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