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德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可以。”曹寅解下香袋递给卫微。

    卫微接过一看,香袋上绣着鸳鸯,这绣法就是那日乌雅氏教给章佳氏的新式绣法。“这个香袋想必是大人心爱之人绣的吧?”卫微笑着问道。

    “是的。”曹寅回答道。

    一定是章佳氏给他绣的。卫微心想,这种新式的绣法是乌雅氏自己琢磨出来的,会的人并不多,一定是章佳氏。他承认了章佳氏是他的心爱之人,我这么多年放在他身上的心思,他却看不到。卫微笑了笑,把香袋还给了曹寅。此刻她心里又是妒忌又是伤心,缓缓地站了起来,勉强笑着跟曹寅告辞,柔柔弱弱地走了出去。

    夜色浓重。南方的冬天与北方不同,湿冷湿冷的。卫微觉得冷,风吹在她的脸上,冷在她的心里。在黑暗中摸索着走了一会儿,卫微发现自己把灯笼落在曹寅的屋里了,这段路她摸黑走着,竟没有察觉。

    真在为自己的失态而懊恼,见面有一盏灯笼过来。打着灯笼的人,一副精明的模样,正是隆科多。隆科多一见卫微,立刻两眼放光,虽然他如今已经老成许多,不再像从前那样轻浮,但见了卫微仍有点把持不住。

    卫微见了隆科多,根本就不像理睬他,但因为他的身份,不得不装出一副笑脸对他。就算是为了胤禩,也不能得罪他。

    隆科多见卫微朝着自己笑,浑身的骨头都酥了,跟在卫微的身边问道:“您这是上哪儿去呀?”

    “我回德妃娘娘的寝殿去。”卫微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那我陪您一块儿走吧。夜黑,您一个人走着,不安全。”隆科多笑道

    不安全?我遇到你才是不安全呢。卫微心想着,但表面上还是笑道:“那就有劳你了。”

    隆科多提着灯笼,替卫微照着前面的路,走了一会儿,又说道:“您带着什么香呢?好香啊。”

    “大冬天的,谁还带着香呢。”卫微笑道。

    “我明明就有闻到呀。让我再闻闻。”隆科多往卫微身上靠过去。

    “唉。小心让人瞧见。”卫微推开隆科多,笑道,“放尊重些。我已经是皇上的人了。”

    “我真替您感到惋惜。您如此闭月羞花的一个美人,皇上竟然连个嫔都不封给您。您还给皇上生了八阿哥呢。”隆科多说道。

    “我只想着八阿哥好。他好了,我便好了。”卫微笑道,“今后还望大人多多照顾着八阿哥。”

    “哪里哪里。”隆科多笑道,“我还望八阿哥多拉扯我呢。”

    卫微见前面有一队巡逻的过来了,对隆科多说道:“大人,前面有人来了,我们俩在一起走路,被人瞧见了不好。我就先走了。”

    “唉。等一下。”隆科多把灯笼递给卫微,说道,“拿着灯笼走吧。路上小心。”

    卫微朝着隆科多嫣然一笑,转身匆匆地走了。隆科多为卫微的笑容倾倒,在原地站了好'TXT小说下载:。。'久,才回转身去。

    十一月初二,康熙一大早便起身了,派遣内阁大学士席尔达一起前往明孝陵祭拜明太祖朱元璋。他怕乌雅氏的身子撑不住,让她在行宫休息。但乌雅氏说自己吃了药,发了汗,已经差不多痊愈了,便跟着康熙一起去了。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陵墓,因为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孝陵坐落在江宁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其神道与其他帝王陵墓不同,它不呈直线,而是一个弯曲,如同北斗七星的形状,环绕着梅花山。康熙的御驾到了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前,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字,这便是下马坊了。于是康熙便下了轿,沿着神道走上去。乌雅氏也下了轿,跟着康熙走着。

    康熙向来极为推崇明太祖朱元璋,他为了表达对朱元璋的尊敬,便由甬道旁前行,行三跪九叩大礼,又遇宝城前三奠酒。江宁的数万百姓聚在一旁,见康熙如此虔诚,一个个感动得流下眼泪。

    乌雅氏看着康熙,他已经过了三十岁,没有了初见时的那份朝气和激情,添了几分老成稳重。康熙戴着大毛貂尾缎台苍龙教子正珠珠顶冠,穿着黄缂丝面青白赚金龙袍,戴着菩提朝珠,束着金带头线钮带挂带挎,穿着青缎毡磅羊皮里皂靴。康熙的脸瘦削刚毅,眉头微微蹙着,乌雅氏知道他在为南方百姓的事而思索着。

    抬眼望去,百姓黑压压地跪着,有的垂泪,有的呼喊万岁。大臣们穿着朝服,戴着顶戴,一副恭敬的样子。八旗侍卫官兵们威风凛凛,有一种雄壮的气势。而她的丈夫,大清国的康熙皇帝,站在至高点,统领着这一切,大清国的万里江山,大清国的万千子民。乌雅氏敬佩康熙的威严,为康熙而感到骄傲。

    她回头的时候,瞥到了纳兰性德。纳兰性德也成熟了许多,过了而立之年,更添了几分诗人的气质。她心里一动,赶紧收回目光,跟着康熙走了。

    坐在轿子中,听着外面的百姓山呼万岁。乌雅氏的嘴角浮现笑容,虽然累了一日,但心里却开心得很。看来康熙在江南也是很得民心的,大清的国势会越来越强。

    轿子到了行宫,便停了下来。乌雅氏等着人掀轿帘,自己方才可以下轿。等了一会儿,有人掀起了轿帘,乌雅氏抬头一看,却是康熙。

    “皇上……”乌雅氏惊讶地说道。

    康熙朝着她笑着,一脸温柔,一只手掀着轿帘,一只手伸向她。乌雅氏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把自己的手放在康熙的手上。康熙便扶着乌雅氏下了轿子。

    “今天累了吧?”康熙微笑着对乌雅氏说道。

    乌雅氏摇了摇头,她的手握在康熙的手里,感觉到康熙的手暖暖的。

    康熙携着乌雅氏的手,往行宫内走去。他转过头,对乌雅氏笑道:“你穿公服正好看。”

    乌雅氏抿嘴一笑,说道:“好看是好看。可是穿起来太费劲了。一件一件地穿在身上,怪麻烦的。还有这珠顶冠,好沉啊。”

    “沉吗?这里没有外人了,朕给你拿下来吧。”说着,康熙便替乌雅氏解下系在下巴的带子,替她把珠顶冠除了下来,“你这个冠子已经是算轻的了,朕的这个冠子还要更重的。”

    “那臣妾也替您把冠子除下来。”乌雅氏笑道,也替康熙把大毛貂尾缎台苍龙教子正珠珠顶冠除了下来。

    “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啊。”康熙笑道。

    曹寅和纳兰性德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向康熙行礼后,曹寅说道:“皇上,恐怕这行宫得清一清了。”

正文 第四十六回 三太子行刺事败绩

    康熙见纳兰性德和曹寅两人一脸的严肃紧张,便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回皇上的话。巡逻的将士在行宫附近发现了两门大炮。”曹寅躬身回答道,“有人借着朱三太子的名号起义,欲炮轰行宫。”

    “什么?”康熙大怒,“怎么又冒出来一个朱三太子?”

    原来在康熙年间,已有不少人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号,犯上作乱。康熙十六年,漳州人蔡寅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率“白头军”数万人起事。康熙十八年,又有一个叫杨起隆的,自称是“朱三太子”,起兵抗清。如今又冒出来一个朱三太子,康熙感觉犹如芒刺在背,刚才拜祭孝陵的种种太平景象,一下子变为云烟消散,脑子中只剩下朱三太子这个名字。

    “人呢?抓住了吗?”康熙问道。

    “隆科多已经带人去了,想必很快就会把这个朱三太子抓捕归案的。”纳兰性德回答道。

    “皇上,娘娘。请二位暂且找间干净屋子坐坐,待奴才们把行宫清一清,看看有没有朱三太子的同党。”曹寅说道。

    康熙点了点头,携了乌雅氏到一间上房坐着。只听外面人声嘈杂,脚步声纷乱。康熙坐不住了,站起来,来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

    乌雅氏见他眉头紧锁,脸色铁青,嘴角露出几分冷笑,便知他已经怒到了极点。于是她倒了一杯茶,都过去奉给康熙,微微笑着说:“皇上,喝杯茶吧。”

    康熙接过茶,也不顾茶色茶香如何,一饮而尽,把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咬牙切齿地说道:“待朕抓到了这个朱三太子。朕要剐了他!”

    乌雅氏从来未见康熙如此阴毒的一面,听到一个“剐”字,不免感觉身上一冷。

    康熙转过身,一把抱住了乌雅氏,说道:“紫韵,你知道么,朕真的好怕。”

    “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