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学与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为分析(behavior analysis):强调寻找学习和行为的环境决定因子的心理学领域。
  行为分析家认为,人的本性可以通过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扩展而得到理解。其任务是去发现在具有可比性的情景下,所有动物物种包括人类,共同出现的学习的普遍规则。
  通常假定,学习的基本过程在物种演化中被保留下来——在所有动物物种中,这些过程就其基本特性来说是具有可比性的。
  行为分析寻求的是确定一些顺序性原则,它们是人们对其经验所做出的行为改变之基础。关心的焦点,仍然是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关系,而不是行为与心理事件的关系。
  行为分析寻求的是确定一些顺序性原则,它们是人们对其经验所做出的行为改变之基础。关心的焦点,仍然是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关系,而不是行为与心理事件的关系。
二、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一种由一个刺激或事件预示另一个刺激或事件之到来的基本学习方式。

()
1、巴甫洛夫的意外观察
  经典条件作用的核心是反射性反应。反射(reflex)是一种无须学习的反应,它是由有机体生物学相关的特定刺激自然诱发地。任何能够自然诱发反射性行为的刺激,都叫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 UCS),由无条件刺激诱发的行为,叫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 ; UCR)。
  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的中性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 CS),因为它诱发UCR行为的力量是以它与UCS的联系为条件的。经过几次匹配之后,CS所引发出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 ; CR)。
2、条件作用的过程
  习得(acquisition),即CR首次被诱发出来并随着试验的重复而不断增强其频率的过程。
  延迟条件作用,CS先出现并至少要持续到UCS的呈现。
  在痕迹条件作用中,CS在UCS呈现之前即结束或被取消了。痕迹指的是有机体对UCS出现时已经不再呈现的CS的记忆。
  在同时性条件作用中,CS和UCS是同时呈现的。
  在倒摄条件作用情形下,CS出现在UCS之后。
  通常,条件作用在CS和UCS之间间隔很短的延迟条件作用模式下最有效。不过,产生最佳条件作用的CS和UCS之间准确的时间间隔依赖于几个因素,包括CS的强度和被条件化的反应。
  同时性条件作用的效果通常都很差,而倒摄条件作用则更差。
  当CS(例如,声音)不再预示CS(食物)时,CR(唾液分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弱,最终不再出现;消退过程(extinction)就发生了。经过一段休息或暂停后,无须再与UCS匹配,CR即可突然重现的现象,巴甫洛夫称之为自发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
  节省(savings)学习的一个例子:再次习得某一反应比初次习得该反应时所需的时间要少。
(1)刺激泛化
  通常,一旦CR被一个特定的CS条件化了,与CS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CR。这种反应自动扩展到从未与最初的UCS匹配过的刺激上的现象,叫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当对一系列在某一维度上差异逐渐增加的刺激所诱发的反应强度进行测量时,我们发现了泛化梯度。
  泛化梯度的存在表明了经典条件作用在日常经验中的作用方式。刺激泛化通过最初特定经验拓展学习范围,从而建立相似的安全因素。借助这一特性,新的可比事件可以被认为具有同样的意义或行为价值。
(2)刺激辨别
  刺激辨别(stimulus discrimination)就是生物体学会在某些维度上对与CS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有机体欲在环境中表现出最佳行为,就必须平衡泛化和辨别过程。经典条件作用提供了一种允许生物体对其环境结构做出有效反应的机制。
3、聚焦习得
(1)相倚:罗伯特?雷斯科拉,为使经典条件作用能够发生,除了CS与UCS相接近——出现的时间靠近以外,CS还必须可靠地预期UCS的出现。
(2)信息性
  里昂?卡明,CS还必须具有信息性。
  UCS的先前经验而使被试用第一个CS来降低第二个CS的信息性的能力,称做阻断(blocking)。
  中性刺激仅仅当它既有相倚性,又有信息性时,才能成为有效的CS。
4、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
(1) 情绪和偏好
恐惧条件作用。
(2)了解药物成瘾者的成因
  巴甫洛夫(1927)和贝可夫指出,当个体预期到鸦片的药理学作用时,他对鸦片的耐药性就会提高。

()好看的txt电子书
  西格尔:毒品的使用情境作为条件刺激物存在,个体通过阻止药物的常规效应而学会了保护自己。
  机体对药物的对抗反应是无条件反应(UCR)。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补偿反应就变成了条件反应。换言之,在与使用药物通常相联系的情境(CS)中,机体会对药物的预期效应做出生理准备(CR)。由于在那种情境下,有机体必须消耗一定量的药物克服补偿反应,才会开始出现“正”效应,因而抗药力便提高了。
(3)利用经典条件作用
  学习过程能够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
  罗伯特?阿德:习得联结本身就足以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使实验组老鼠更易受到多种疾病的攻击。学习效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在后来的研究中,一些老鼠仅仅是喝了糖精溶液便死掉了。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经典条件作用可以用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研究领域的目标之一就是发现一些技术,利用条件反射来替代大剂量的药物治疗。
  服药真实的常现仪式可以作为CS,所以当它开始预言UCS——药物时——其行动本身即可诱发降低血压的反应。这样,安慰剂——无须给予有效物质便能再现服药仪式化情形——即能诱发有益的机体反应。
三、 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
1、效果律
  学习是情境中的刺激和动物学会做出的反应之间建立的一种联想:刺激—反应联结。
  S—R,联结学习是随着动物通过盲目的尝试错误体验到动作的结果之后,以一种机械的方式逐渐自动产生的。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桑代克将这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效果律(law of effect):跟随着满意结果的反应,以后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大,而跟随着不满意结果的反应,以后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2、行为的实验分析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性行为(operant)指的是任何有机体自发的,而不是由特定刺激诱发的,能够按照它作用于环境可观察的结果来描述它的特点的行为。
行为将来出现的可能性可以通过操纵它们对环境作用的结果来增加或减少。操作性条件作用,作为行为产生的环境结果的函数,就可以矫正不同类型的操作性行为概率。在许多操作性行为实验中,测量的兴趣是动物在一段时间里能表现出多少次特定的行为。
3、强化相依
  强化相倚(reinforcement contingency)是指某一反应和它产生的环境变化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1)阳性和阴性强化物
  强化物(reinforcer)即与行为相倚的——随时间的推移能增加行为出现可能性的任何刺激。强化即在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的解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都能增强在它们之前出现的行为反应的可能性。阳性强化通过继反应之后呈现令人喜爱的刺激而增强行为反应的频率。阴性强化则相反,它通过解除、减少或阻止反应之后出现讨厌刺激来增强行为反应的可能性。
  若将强化消除,操作性消退(operant extinction)就会出现。因而,如果某一行为不再产生可预期的结果,那么它就会退回到操作性条件作用之前的水平——它就消失了。
(2)阳性和阴性惩罚
  惩罚物(punisher)是在反应之后施加惩罚物,任何一种刺激——当它伴随在某一反应之后出现时——能降低该反应以后发生的概率。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物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